标准解读
《HY/T 092-2005 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海洋科学研究与监测中使用的具有数据实时传输功能的潜标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海洋环境中长期或短期部署,用于收集并实时传输海洋环境参数(如温度、盐度、流速等)信息的潜标装置。
根据该标准,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组件、数据采集单元、通信模块以及能源供给部分。其中,传感器负责测量预定的海洋参数;数据采集单元则用来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可发送格式;通信模块利用无线技术(如卫星通讯)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陆地接收站;而整个系统的运行依赖于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对于设计方面,《HY/T 092-2005》规定了潜标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指标,比如工作深度范围、耐压能力、最大功耗限制等。同时,也对材料选择提出了建议,要求所选材料必须能够抵抗海水腐蚀且不影响海洋生态。
此外,该文件还详细描述了测试方法和验收准则,确保所有出厂前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这包括但不限于防水性测试、电气安全检查、通信稳定性验证等环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0 7N9 20 6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海 洋 行 业 标 准HY / T 0 9 2 - 2 0 0 5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R e a l - t i m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mo o r e d s u b s u r f a c e b u o y s y s t e m2 0 0 5 - 1 1 - 1 1 发布2 0 0 6 - 0 1 - 0 1 实施国家海洋局发 布HY/ T 0 9 2 -2 0 0 5月9吕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O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 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O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云海、 陈璐琪、 谷军、 徐燕、 孙善春。HY / T 0 9 2 -2 0 0 5海洋实时传输潜标 系统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设计、 生产、 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含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 T 2 8 2 8 .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AQ L )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 B / T 3 1 9 0 -1 9 9 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 / T 9 1 7 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 T 1 4 9 1 4 海滨观测规范 GB 1 7 3 7 8 . 2 - 1 7 3 7 8 . 7 海洋监测规范 G J B 1 4 5 A防护包装规范 G J B 2 1 0 . 1 - 2 1 0 . 8 -1 9 8 6 特种工业用皮革 G J B 2 4 5 -1 9 8 7 1 6 0 1 密封腻子 G J B 2 4 6 -1 9 8 7 1 6 0 1 密封腻子带 G J B 2 4 7 -1 9 8 7 5 4 0 1密封材料 G J B 2 9 4 -1 9 8 7 铝及铝合金熔焊技术条件 G J B 1 1 8 2 防护包装和装箱等级 GJ B 2 3 7 4 理电池安全要求 G J B 5 0 3 7 -2 0 0 1 航空橡胶板、 绳、 管及型材规范 G J B / Z 5 3 . 2 -1 9 9 4 军用电池系列型谱理电池 C B / T 7 6 5 -1 9 9 7 电器、 仪表和武备涂料涂硬技术条件 C B / T 3 7 6 4 -1 9 9 6 金属镀层和化学扭盖层厚度系列及质量要求 H J B 2 7 8 -2 0 0 3 海洋潜标系统通用规范 HY / T 0 4 2 -1 9 9 6 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 r e a l - t i m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m o o r e d s u b s u r f a c e b u o y s y s t e m 通过锚泊于海面以下的主浮体、 浮于水面的通信浮标和设置在陆地或舰船上的岸站等, 可实时、 长期、 定点、 连续监测海洋环境要素的海洋监测系统。 注:每套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主浮体配有多个通信浮标, 在当前通信浮标失效或损坏后, 传愉控制中心可以将 装载主浮体上的备用通信浮标按设定程序适时释放到水面, 继续进行监侧和信息的实时传抽。 1HY / T 0 9 2 -2 0 0 53 . 2 主 浮体 m a i n b u o y 装载测量仪器、 通信浮标、 传输控制中心和电源, 在规定水域完成规定功能的流线型耐压浮体。3 . 3 通信浮标 c o m m u n ic a t i o n b u o y 装载有卫星通信终端、 控制模块和电源等, 并通过系留通信缆与主浮体进行联系, 能够进行主浮体和岸站通信的浮标。3 . 4 当 前通信浮标 c u r re n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u o y 浮于水面, 进行监测信息实时传输的通信浮标。3 . 5 备 用通信浮标 s p a r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u o y 处于水下主浮体内尚未被释放的通信浮标。3 . 6 系留通信缆mo o r i n g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c a b l e c o m p o n e n t 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可以保证电缆切割后海水不会进人主浮体内的通信缆组件。3 . 7 切割释放装置 c u t t i n g a n d r e le a s in g d e v i c e 用于切割当前通信浮标系留通信缆和释放备用通信浮标的执行机构。3 . 8 定深锚装置 d e p t h s e t t i n g a n c h o r d e v i c e 能将主浮体 自动布放在规定水深的锚泊装置。3 . 9 传输控制中心t r a n s mi s s i o n c o n t rol cen t e r 设置在主浮体内的具有数据采集、 监测信息处理、 传输及自容存储功能, 并能对通信浮标进行检测与释放的控制系统。 注: 传箱控制中心主要由徽处理器, A/ D变换、 时钟芯片、 传输接口、 驱动模块、 贮存器、 值更电路及电源等组成。3 . 1 0 岸站s h o re s t a t i o n 设置在陆地或舰船上的通信数据接收系统, 包括卫星通信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 系列网络模块、 数据处理及回放设备等。型号与 组成4 . 1 型 号 产品的型号应符合 HY / T 0 4 2 -1 9 9 6 第 4 章的有关规定。4 . 2组成 产品主要由主浮体、 通信浮标、 系留通信缆、 切割释放装置、 定深锚装置、 传输控制中心、 岸站、 测量仪器组成 。5要求5 . 1 外观5 . 1 . 1 系统应无损伤或变形, 表面的电镀层、 油漆层无缺漏和明显划痕。5 . 1 . 2 主浮体、 通信浮标、 系留通信缆必须进行防腐蚀、 防寄生表面涂覆处理, 涂覆的表面质量应符合HY/ T 0 9 2 -2 0 0 5C B / T 7 6 5 -1 9 9 7 第9 章的要求。5 . 1 . 3 通信浮标表面应为蓝色, 主浮体表面应沿轴向涂红、 白相间颜色或橘黄色。5 . 1 . 4 金属镀层和化学覆盖层的外观质量和厚度应符合C B / T 3 7 6 4 -1 9 9 6 第 7 章的要求。5 . 2材料5 . 2 . 1 主浮体耐压壳体的材料宜使用 5 A 0 6防锈铝合金。防锈铝合金 5 A0 6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 / T 3 1 9 0 -1 9 9 6 的规定, 焊接接头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 外表面对接焊缝应按 G J B 2 9 4 -1 9 8 7中的II 级接头的规定执行。在满足 5 . 3 . 1 . 1 , 5 . 3 . 1 . 2 , 5 . 3 . 1 . 3气密性和耐压强度的前提下, 对接环焊缝及对接纵焊缝允许存在单个尺寸不大于3 . 5 mm, 1 0 0 m m内数量不多于 1 2 个的气孔、 夹杂。5 . 2 . 2 通信浮标壳体应采用满足电磁波透波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5 . 2 . 3 与海水直接接触的不同种类金属彼此接触时, 应优先选用在电化学序列中小电位差的金属, 对于不同种类的金属, 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绝缘电阻应大于 1 0 ma) 或进行牺牲阳极保护。5 . 2 . 4 橡胶制品应优先选用 G J B 5 0 3 7 -2 0 0 1中所规定的品种。5 . 2 . 5 密封材料应满足 G J B 2 4 5 -1 9 8 7 , G J B 2 4 6 -1 9 8 7 , G J B 2 4 7 -1 9 8 7 , G J B 2 1 0 . 1 - 2 1 0 . 8 -1 9 8 6规定的要求。5 . 3 组、 部件性能5 . 3 . 1 主浮体5 . 3 . 1 . 1 在 。 . 1 MP a的内压下应保证气密。5 . 3 . 1 . 2 用设计布放水深静压值的 1 . 5倍一2 . 0 倍进行耐压强度试验, 应无破坏现象。5 . 3 . 1 . 3 加压到耐压强度值的4 0 %-5 0 %, 保压 2 4 h , 应无渗漏。5 . 3 . 2 通信浮标5 . 3 . 2 . 1 在0 . 1 M P a 的内压下 应保证气密。5 . 3 . 2 . 2 耐压强度要求同 5 . 3 . 1 . 2 ,5 . 3 . 2 . 3 加压到耐压强度值的4 0 %-5 0 %, 保压 7 2 h , 应无渗漏。5 . 3 . 3 系留通信缆5 . 3 . 3 . 1 系留通信缆外径为0 3 . 0 . ( 标称值) 。5 . 3 . 3 . 2 系留通信缆密度为 1 . 1 0 g / c m ( 标称值) 。5 . 3 . 3 . 3 系留通信缆组件抗拉强度应大于1 0 0 0 N,5 . 3 . 3 . 4 盘绕后的系留通信缆在水中展开力应不大于5 0 N,5 . 3 . 3 . 5 耐压强度要求同 5 . 3 . 1 . 2 , 在耐压强度值的压力作用下, 应能保证径向水密、 轴向水密和正常通信。5 . 3 . 4 切割释放装f5 . 3 . 4 . 1 接通电源, 电 点火具动 作后, 切割释放装置的 割刀应顺利地切断阳m m电 缆并能畅通地推进基体内, 同时释放备用通信浮标。5 . 3 . 4 . 2 电点火具应满足安全性和系统匹配性要求。5 . 3 . 4 . 3 在切割释放装置动作前后, 切割释放装置承受耐压强度值的压力时, 应满足装置自身水密性以及与主浮体装配的密封性要求。5 . 3 . 5 电池及电池组5 . 3 . 5 . 1 应优先按G J B / Z 5 3 . 2 -1 9 9 4选用铿电池系列, 其安全性应满足 G J B 2 3 7 4 的要求。5 . 3 . 5 . 2 电 源宜采用模块化设计。5 . 3 . 5 . 3 电池的并联组合宜采用隔离措施。5 . 3 . 5 . 4 锉电 池应申接热敏开关、 熔断器等 保险 装置。5 . 3 . 5 . 5 电 池组的容量 应满足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水下工作期限 要求, 一般应留不低于理论计算值或通过试验确定的所需电池容量的2 0 %余量。】 n / T 0 9 2 -2 0 0 55 . 36海洋测t仪器5 . 3 . 6 . 1 温盐m流综合测It仪 其性能要求如下: a ) 壳体耐压强度满足设计布放水深静压值的1 . 5 倍; b ) 水下工作时间: 大于等于2 1 0 d ; c ) 数据存贮容量: 不小于 6 4 K( R AM带掉电保护) ; d ) 流速: 3 c m/ s - - 2 5 0 c m/ s , 士2 c m/ s 或士( 读数X2 %) c m / s ( 取较大值) ; e ) 流向: 0 0. 3 6 0 0 , 士5 。 ; f )温度: 0 一+3 2 0C, 士0 . 0 5 C; g ) 电导率: 2 m S / c m 6 5 m S / c m , 1 0 . 2 %( F . S . ) ; h ) 深度精度: 士。 . 1 %( F . S . ) 。5 . 3 . 6 . 2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 其性能要求如下: a ) 测流深度: 标准制式 0 m- - 2 0 0 m; b ) 测流层数: 具有可设定功能; c ) 测流范围: 0 c m / s - 5 0 0 c m/ s ; d ) 测流方向: 0 0 - 3 6 0 0 ; e ) 水下工作时间: 大于等于 2 1 0 d .5 . 3 . 6 . 3 温度链 温度链测量主浮体以上水深的温度剖面数据, 测温点位置和数量( 标准制式: 5 点) 应按需求设置。其性能要求如下: a ) 温度: 一2 *C-3 5 C, 士0 . 1 C; b ) 压力: 0 MP a -2 MP a , 士0 . 5 %( F . S . ) 。5 . 4系统性 能5 . 4 . 1 电性能5 . 4 . 1 . 1 系统装配完好后 , 传输控制中心、 通信控制模块以及测量仪器等均应能正常工作, 并满足各自技术条件的要求。系统应具备自动恢复能力。可用专用检测设备对系统进行参数预置、 检查和诊断。5 . 4 . 1 . 2 电路板应无明显变形, 线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应无松动、 脱落, 并应进行三防处理。5 . 4 . 1 . 3 各电路模块电源电压应满足设计指标要求。5 . 4 . 1 . 4 系统定时或定期发送海洋动力参数测量数据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2 1 0 d , 具有大于 2 1 0 d的原始数据存储能力。5 . 4 . 2 回收性能5 . 4 . 2 . 1 每套潜标系统应并联使用两套规格性能相同的声学应答释放器, 作为系统回收组成件。5 . 4 . 2 . 2 声学应答释放器工作深度和甲板单元声学指令作用距离应满足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最大使用海深要求。5 . 4 . 2 . 3 声学应答释放器负载释放能力应满足回收系统时其承受的负载。5 . 4 . 2 . 4 声学应答释放器自带电源应满足水下工作时间不小于 3 6 5 d .5 . 4 . 3 实时传输性能 实时传输的误码率应不小于 1 0 - s , 可通率应达到 9 9 %.5 . 4 . 4 岸站性能 应具有自动完成对监测到 的数据 的处理、 存储、 传输 的能力, 监测要素 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 / T 1 4 9 1 4 的规定。HY / T 0 9 2 -2 0 0 55 . 45补给性能 若当前通信浮标失效或损坏时, 系统应能自动释放一个备用通信浮标使其补充成为当前通信浮标。5 . 4 . 6 自动定深性能 利用定深锚装置对主浮体进行 自动定深, 应满足主浮体的实际深度值和预定值的误差不超过 1 0 0 0 ,5 . 4 . 7 力学性能5 . 4 . 7 . 1 系留索 系留索的载荷安全系数应不小于3 。系留索力学性能见表 1 , 表 1 系留索 力学性能单位为千牛顿名称破 断 拉 力系留钢丝索妻 1 8聚丙烯索 3 6包塑钥索 3 6三 叉 系 留 索 1 85 . 4 . 7 . 2锚链 、 卸 扣、 转环及圆环 锚链、 卸扣、 转环及圆环载荷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3 。其力学性能见表 2 , 表 2锚链 、 卸扣、 转环及 圆环的力学 性能 -单 位 为 千 牛 顿名称破断拉力锚 链 2 5卸 扣 2 7转 环 2 5圆 环 2 55 . 4 . 7 . 3主浮体 系耳 单个主浮体系耳与连接三叉系留索的连接强度不小于 1 8 k N,5 . 4 . 8 抗流性能5 . 4 . 8 . 1 系统最大使用海域水深4 0 0 0 m, 正常工作海表面流应不大于3 k n , 系 统生存极限海表面流为 4 k n ,5 . 4 . 8 . 2 主浮体在表面流 4 k n 以下的海域中, 应保持通信浮标垂直向上, 主浮体轴线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 1 0 0 ,5 . 4 . 8 . 3 通信浮标在表面流3 k n以下的海域中, 应保持通信浮标浮出水面, 并完成正常通信传输。5 . 4 . 9 布放性能5 . 4 . 9 . 1 布放前, 产品紧固部分应牢固, 无松动; 活动部分应自如, 无卡死现象。通信浮标在主浮体内不应有轴向位移。5 . 4 . 9 . 2 系统应适应吨位在8 0 0 t 以上, 有3t 吊杆, 甲板面积 3 0 m ? -5 0澎 的普通船舶的布放要求,应能承受布放时所产生的冲击应力, 并保证布放船舶的安全。5 . 4 . 1 0 水下工作期限 系统进行实时传输工作时, 水下有效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1 8 0 d , 最大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2 1 0 d , 测量仪器水下有效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1 8 0 d ; 若系统只进行自容测量, 有效工作时间应不小于3 6 5 d ,5 . 5 数据分析浏试与质.保证 数据分析测试与质量保证应满足G B 1 7 3 7 8 . 2 - 1 7 3 7 8 . 7 的要求。 5HY/ T 0 9 2 -2 0 0 55 . 6 可靠性5 . 6 . 1 系统布放成功率 P )O . 9 ( c =0 . 7 ) ,5 . 6 . 2 工作有效期可靠度R )O . 8 ( c =0 . 7 ) .5 . 6 . 3 实时传输接收成功率P -O . 9 ( c =0 . 7 ) .5 . 6 . 4 系统回收成功率 P )O . 9 ( c =0 . 7 ) .5 . 6 . 5 声学应答释放器平均无故障释放次数应大于 1 0 0 0次。5 . 6 . 6 声学应答释放器甲板单元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 B F应不小于5 0 0 h .5 . 7 维修性5 . 7 . 1 系统布放前预防性维修时间不超过 1 5 d .5 . 7 . 2 系统陆上预防性维修时间应不超过 7 2 h .5 . 7 . 3 因故障紧急回收并维修后重新布放需要的时间应不超过 1 5 d o5 . 8 互换性5 . 8 . 1 系统中同类型的主要零部件应能互换。5 . 8 . 2 系统应最大程度地采用标准件、 标准零部件。优先从现有国家标准中选用, 并尽量减少品种及规格 。5 . 9 环境适应性5 . 9 . 1 温度 仪器设备的温度环境条件为: a ) 仪器 贮存温度: - 4 0 一5 5 0C ; b ) 岸站仪器工作温 度: - 5 0C - - 5 0 0C ; c ) 水下仪器工作温度: 一2 C -4 0 V ,59 . 2 相对湿度 应满足 H J B 2 7 8 -2 0 0 3 中 3 . 6 . 2 的要求。5 . 9 . 3 振动冲击 应满足 H J B 2 7 8 -2 0 0 3中3 . 6 . 3 的要求。5 . 9 . 4 盐雾 应满足 H J B 2 7 8 -2 0 0 3 中 3 . 6 . 4 的要求。6试验方法6 . 1 外观检验 装配完好的组件、 部件、 待装配的零件、 标准件及密封件在系统总装布放前采用目测和手感的方法等进行外观检查, 结果应符合5 . 1 的要求。6 . 2 组、 部件性能检验6 . 21 主浮体6 . 2 . 1 . 1 密封试验 将主浮体密封, 加内气压至。1 MP a , 保压 1 0 mi n , 结果应符合 5 . 3 . 1 . 1的要求。6 . 2 . 1 . 2 耐压强度试验 将主浮体密封放人高压釜中, 缓慢而均匀地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的4 0 %时保压 2 0 mi n , 继续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 8 0 %时保压 3 0 m i n , 最后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 保压 1 0 m i n , 结果应符合5 . 3 . 1 . 2 的要求。6 . 2 . 1 . 3 渗漏试验 将主浮体密封放人高压釜中, 加压到满足规定压力和时间要求, 结果应符合 5 . 3 . 1 . 3的要求。HY/ T 0 9 2 -2 0 0 56 . 2 . 2通信浮标6 , 2 . 2 . 1 密封试验 将通信浮标密封, 加内气压至。 . 1 MP a , 保压 1 0 mi n , 结果应符合 5 . 3 . 2 . 1 的要求。6 . 2 . 2 . 2 耐压强度试验 将通信浮标密封放人高压釜中, 缓慢而均匀地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的6 0 %时保压2 0 mi n , 继续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 保压 1 0 m i n , 结果应符合 5 . 3 . 2 . 2的要求。6 . 2 . 2 . 3 渗漏试验 将主通信浮标密封放人高压釜中, 加压到满足规定压力和时间要求, 结果应符合 5 . 3 . 2 . 3 的要求。6 . 2 . 3系留通信缆62 . 3 . 1 抗拉强度试验 将系留通信缆每根截取 5 0 0 m m长度进行破断拉力试验, 破断值不小于 1 0 0 0 N; 水密接头按 1 0 0 0抽样做抗拉试验, 破断值不小于 1 0 0 0 N; 结果应符合 5 . 3 . 3 . 3的要求。6 . 2 . 3 . 2 模拟试验 盘绕整齐的系留通信缆在水中用配重浮标进行模拟试验, 结果应符合 5 . 3 . 3 . 4的要求。6 . 2 . 3 . 3 耐压强度试验 将系留通信缆密封放人高压釜中, 加压到耐压强度要求值, 保压 1 0。 , 结果应符合5 . 3 . 3 . 5 的要求。6 . 2 . 4 切割释放装里 切割释放装置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率见表 3 , 检验结果应符合 5 . 3 . 4 . 2的要求。 表 3 切 创释放装it检 验项 目、 检验方法 、 检验率检 验 项 目检 验 方 法检验率动 作 性 能在安全地点, 将切割释放器放在内衬橡胶板的钢质盒中, 加上电源点火进行检查1 %不少于2发电阻值QJ- 4 1 M电雷管侧试仪检查1 0 0工 作 电流Q J 3 - 2 爆破器材参数综合测试仪与 电 阻 值 结 合 进 行耐 压 强 度加压到耐压强度值, 保压 1 0 m i n2 。 %不少于 2 个6 . 3 计f性能往验6 . 3 , 1 侧,范围 按 5 . 3 . 6 海洋侧量仪器计量性能设置被检测参数上、 下限, 进行侧量范围检验, 应符合 5 . 3 . 6的要求 。6 . 3 . 2洲f准确 度 检验按以下方法进行: a ) 抽样按7 . 5的有关规定执行; b ) 测量准确度检验参照 H J B 2 7 8 -2 0 0 3中 4 . 6 . 1 4的检验方法进行相关准确度检验, 应符合 5 , 3 . 6 的要求。6 . 4 电性能检查 电性能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率见表4 , 检验结果应符合5 . 4 . 1 . 3 的要求。 裹 4 电性能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率检 验 项 目检 脸 方 法检 验 率电 源翰 人用万用表检测1 0 0 %稳 压 愉 出用 万 用 表 检 侧1 0 0点火电路工作电流接人模拟负载, 用万用表检侧各路输出电流1 0 0 %HY/ T 0 9 2 -2 0 0 5检 验 项 目 表 4 ( 续 ) 检 验 方 法 按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各电系统实际工作状态, 测量工作电流. 计算电源容量. 确定系统工作时间 在实验室中将系统按实际工作状态进行连续工作, 考核系统最大在位 工 作 时 间检 验 率系 统 最 大 在 位 时 间1台6 . 5 回收性能试验6 . 5 . 1 通过两套并联声学应答释放器, 通过声学应答释放发射设备向声学应答释放器发出释放指令,声学应答释放器应能可靠释放。6 . 5 . 2 声学指令作用距离 声学应答释放器应进行湖试或海试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 将声学应答释放器和声学指令发射接收机的换能器按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最大使用深度 1 . 4 倍 的距离分别放人水中; b ) 发送声学指令给声学应答释放器。 结果应符合5 . 4 . 2 . 2 的要求。6 . 5 . 3 声学应答释放器负载释放能力 试验方法 如下 : a ) 将声学应答释放器经手动加力机构和拉力计挂于试验吊架, 下端按布放时的连接方法经释放 链或卸扣固定在试验吊架底部; b ) 用回收系统时其承载的负载的 1 . 5 倍设置和维持恒定拉力; c ) 用声学指令发射机发射释放信号, 使仪器的释放机构动作, 释放钩脱落为合格。 结果应符合 5 . 4 . 2 . 3 的要求。6 . 6 实时传输和岸站性能试验 使传输控制中心、 通信浮标和测量仪器及岸站在实验室或水池进行连续工作不小于 2 d , 加密工作周期, 通过通信浮标将测得的数据( 或试验模拟的数据) 定时传输到岸站, 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贮存, 结果应符合 5 . 4 . 3 , 5 . 4 . 4 的要求。6 . 7 争 卜 给性能试验 将组装完好的系统放人不小于 2 0 m的水池内, 接通保险器使系统进入运行状态, 模拟当前通信浮标失效或损坏情况, 观察备用通信浮标是否被释放并自动地浮出水面成为当前通信浮标。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4 . 5的要求。6 . 8 自动定深性能试验 将定深锚和主浮体或具有相当浮力的代用浮体连接好, 在试验水池或水库按定深锚试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定深锚试验。各机构的动作应正常,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4 . 6的要求。6 . 9 力学性能试验6 . 9 . 1 系留索 系留索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 ) 原料索的破断拉力试验是从整条索的首、 尾截取适当长度进行拉力试验; b ) 系留索部件的破断拉力试验, 样件长度一般为 1 m, 两端按工艺要求与接头粘接后, 连接强度 试验 ; c ) 系统配置的全部索部件, 按使用长度截断, 其两端按工艺固定索具套环后, 按系统设计的额定 拉力进行拉力试验; d ) 抽样索破断拉力, 抽样粘接强度的破坏试验, 全部或部分抽测索单元体的额定强度的拉力试HY / T 0 9 2 -2 0 0 5 验, 保证使用安全系数不小于 3 .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4 . 7 . 1 的要求。6 . 9 . 2 锚链和卸扣 锚链和卸扣按 7 . 5抽样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结果应符合 5 . 4 . 7 . 2的要求。6 . 9 . 3 转环和圆环 转环和圆环按 7 . 5抽样进行额定强度的拉力试验和扭矩试验, 结果应符合 5 . 4 . 7 . 2的要求。6 . 9 . 4 主浮体系耳 在每个主浮体系耳上用销轴连接三叉系留索, 吊挂 1 8 k N的重物 1 分钟, 结果应符合 5 . 4 . 7 . 3的要求。6 . 1 0 抗流性能试验6 . 1 0 . 1 主浮体水中姿态检查 将主浮体及需装载的测量仪器或模型按设计要求装好, 进行水池拖曳试验或江河海模拟试验, 结果应符合 5 . 4 . 8 . 2 的要求。6 . 1 0 . 2 通信浮标水中姿态检查 将通信浮标及需装载的组件按设计要求装好, 进行水池拖曳试验或江河海模拟试验, 结果应符合5 . 4 . 8 . 3的要求。6 . 1 1 布放性能试验 先用吊车将主浮体放人水中, 然后将温盐综合测量仪及浮子、 声学应答释放器等布放水中, 使系统在水面展开, 将定深锚吊出舷外, 解脱释放定深锚。系统布放后, 应能按设定工作程序正常工作, 结果应符合 5 . 4 . 9 . 2的要求。6 . 1 2 水下工作期限模拟考核 对传输控制中心、 卫星通信模块、 测量仪器等进行通电试验, 按可靠性预计和专家评估方法考核, 评估结果应符合 5 . 4 . 1 0 的要求。6 . 1 3 可靠性试验 按可靠性预计方法和在一定的专项试验基础上进行评估、 计算, 试验计算结果应符合5 . 6的要求。6 . 1 4 维修性检验 取 1 0次不同程度故障的实侧修复时间进行侧算, 结果应符合 5 . 7的要求。6 . 1 5 环境适应性试验 按H J B 2 7 8 -2 0 0 3 中4 . 6 . 2 2 的规定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 结果应符合5 . 9 的要求.7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海洋实时传输潜标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 目、 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 5 .表 5检验项 目、 要 求及试 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及内容型 式 检 验出 厂 检 验要 求章 条 号试 验 方 法章条号全 检抽 检1外 观.5 .16 . 12主浮体密 封 性 能.5 .3 .1 .16 . 2 . 1 . 1耐 压 强 度.5 . 3 . 1 . 26 . 2 . 1 . 2渗漏.5 . 3 . 1 . 36 . 2 . 1 .3HY / T 0 9 2 -2 0 0 5表 5 ( 续 )序 号检 验 项 目及 内 容1 . 劣 生 ,出 厂 检 验要 求章 条 号试 验 方 法章 条 号巴 生 竺J、1 红 翎红全 检抽 检3通信浮标密 封 性 能.5 . 3 . 2 . 16 . 2 . 2 .1耐 压 强 度.5 . 3 . 2 . 26 . 2 . 2 . 2渗 漏.5 . 3 . 2 . 36 . 2 . 2 . 34系 留通 信 缆抗 拉 强 度.5. 3 . 3 . 36 . 2 . 3 . 1模 拟 试 验.5. 3. 3. 46 . 2 . 3 . 2耐 压 强 度.5. 3 . 3 . 56 . 2 . 3 . 3口切割释放装置动 作 性 能.5. 3. 4. 16 . 2 . 4电 阻 值.5 . 3 . 4 . 26 . 2 . 4工 作 电流.5. 3. 4. 26 . 2 . 4耐 压 强 度.5. 3. 4. 36 . 2 . 46计 量 性 能测 量 范 围.5 .3 .66 . 3 . 1测 量 误 差.5 .3 .66 . 3 . 27回 收 性 能声学指令作用距离.5 . 4 . 2 . 26 . 5 . 2声 学 应 答 释 放 器 负 载 释放 能 力.5 . 4 . 2. 36 . 5 . 38力 学 性 能系 留 索.5 . 4. 7. 16 . 9 . 1锚 链 和 卸 扣.5 , 4 . 7 . 26 . 9 . 2转 环 和 圆 环.5. 4. 7. 26 . 9 . 3主浮体系耳.5 . 4 . 7 . 36 . 9 . 49抗 流性 能主 浮 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车库物业管理与租赁服务合同
- 养老机构情督导方案
- 住宿用品补充方案
- 网络风气面试题及答案
- 洁具物流费用分析方案
- 针法灸法考试题及答案
- 水务公司面试题及答案
- 物流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评审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11 9.2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 质量过程报告记录汇总表-scr与ncr表格报检单
- 患者误吸风险评价表完整优秀版
-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新高一英语入学分班考试试卷【含答案】
- Q∕SY 1477-2012 定向钻穿越管道外涂层技术规范
- k-bus产品手册中文版ip interface使用手册
- 第九讲有机化学结构理论
- 能力管理控制程序
- 工程化学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童志平版本PPT课件
- 论中心蝶阀、单、双、三、四偏心蝶阀
-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 庭审笔录郭英贺驳回-离婚案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