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_第1页
xx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_第2页
xx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_第3页
xx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_第4页
xx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XX 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 :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轮复习材料 1 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基础扫描 (一)生物体具有个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和,前者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的携带者;后者在除病毒以外的生物中的基本单位是。 2、生物体都有作用,它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 ;它是指细胞内 . 3、生物体都有,它对外界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 4、 生物体都有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和的特性 6、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环境 (二)生物学的发展史:共分个阶段 生物学阶段生物学阶段生物学阶段 阶段时间代表成果 描述性 生物学 2 / 9 阶段 1900 年以前 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的,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地阐明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实验性 生物学 阶段 1900 年 1953 年 孟德尔的重新发现 分子 生物学 阶段 1953 年 现在 ( 1944 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 是遗传物质; ( 1953 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 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是 20 世纪生物科学最伟大的成就,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 (三)生物工程:又叫,是生物科学与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分为、四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是;和被称为上游处理技术, 3 / 9 和被称为下游处理技术。 (四)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微观方向发展到水平(如生物工程中的基因工程和酶工程)、宏观方向发展到水平(如生态农业)。 二、难点突破 1、生物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分别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结构方面的保证。 新陈代谢是应激性、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基础。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表现出生长、发育;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身体状况保持稳定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时期是。 应激性是适应性的基础;生长、发育是生殖的前提;通过生殖实现了遗传和变异。 2、概念 区分 应激性: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判断时一定要找到刺激(包括微生物、植物的应激性、动物的反射) 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判断4 / 9 时常常找不到刺激 遗传性:上、下代的相似性,对生物性状有决定作用 变异性:上、下代的差异性 ,下一代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 稳定性:通过遗传,物种能保持稳定性 连续性: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多样性:强调种类很多 差异性:强调二者的彼此不同 特异性:强调某物与他物的不同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专一性:酶有特定的催化底物和所催化的反应 (此外,载体对物质的运输、激素对靶器官的作用等,也有专一性)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植物的向光性、向重力性、背重力性、向水向肥性。是应激性的一种。 三、例题精选: 1、( 2002 年上海高考题):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证身体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环境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遗传变异 2、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产生后代 5 / 9 3、能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物基本 特征是() A、新陈代谢和细胞结构 B、应激性和适应性 c、遗传变异和生殖 D、新陈代谢和生殖 4、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呈黄褐色,这种现象不能说明的是生物的() A、应激性 B、适应性 c、变异性 D、多样性 5、( 1994 年上海高考题)夏日,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 ;。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基础扫描大量元素:含量大于:包括 1、生命活动的微量元素:含量小于:包括 物质基础:主要是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 1)组成化合物:如水中的 H、 o 元素 ( 2)影响生命活动:缺,会使植物 “ 花而不实 ”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 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 6 个 ( 2)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生物具有作用 (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没有一种生命特有的元素 6 / 9 ( 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 5)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统一性:组成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 6)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性:组 成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二、难点突破 1、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的关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首先要求是 必需元素,生命活动的非必需元素,不论其含量多少(大于或小于万分之一)、也不论其来自哪里(空气、水、土壤),都不能列入其中(生物体内的元素,可能是非必需元素: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其次,它们之间有交叉:如大量矿质元素;微量矿质元素。 2、上述概念是针对整个生物界来说的,对于某种特定的生物或生活环境,还可能有其他元素:海带、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要加入。 3、不同化合物的元 素组成:糖类、脂肪、一般蛋白质、胰岛素、 肽聚糖、血红蛋白、核酸、磷脂、 叶绿素、青霉素、味精(不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酶或。 7 / 9 4、 c 是最基本的元素, c、 H、 o、 N、 P、 S 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 三、例题精选 1、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是指() A、大量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 B、生物体内可有可无的元素 c、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必不可少的元素 D、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小于万分之一的元素 2、分子式为 c63H140o85N12S2 的物质,最可能是() A、脂肪 B、核糖核酸 c、纤维素 D、生物催化剂 3、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用缺少该元素的 “ 完全培养液 ” 进行培养,应该() 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营养液 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 c、以沙土为基质,加上述营养液 D、只用上述营养液,不用基质 4、( 2000 年上海高考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淀粉 葡萄糖 脂肪 磷脂 蛋白质 核酸 A、 B 、 c 、 D 、 5、( 2000 年广东省高考题)临床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估算某一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那么,被 分解的这一物质是() 8 / 9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尿素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基础扫描 1、原生质:, 2、构成细胞无机物:和 的化合物有机物:、 3、水 ( 1)含量:在鲜细胞中,水的含量 ( 2)存在形式:和 ( 3)功能:自由水;结合水 ( 4)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细胞中的自由水较多,结合水较少,则细胞的代谢强度和生长状况较、抗寒性较;如果细胞中的自由水较少,结合水较多,则细胞的代谢强度和生长状况较、抗寒性较。 4、无机盐 ( 1)存在形式:多数为,少数为 ( 2)功能: 是某些复杂的的组成成分:缺 mg(叶绿素)则叶片发;缺 Fe(血 红蛋白)会患缺铁性;缺 ca( caco3)则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小孩会患。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过低,会出现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