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_第1页
xx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_第2页
xx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_第3页
xx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_第4页
xx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XX 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 :必修 1 第三章第四章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必修 1 第三章第四章 单元体系构建 一、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1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核糖体动、植物脱水缩合作用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有 “ 能量转换器之称 ”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 ATP 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结构名称细胞类型生理作用 细胞 质基质动、植物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线粒体动、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2 / 5 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注意: 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多。 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中多。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 (合成载体 )、线粒体 (提供能量 )。 二、验证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1)实验室证据:科 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均匀分布。 (2)细胞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蛋白、磷脂的流动,还包括膜蛋白的自主流动。载体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可以认为是蛋白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3)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3 / 5 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4)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大。依此推测,热带生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饱和程度要高一些。 (5)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它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非常重要。 (6)细胞融合技术 (把两个同种或异种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 )就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的。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验证实验 (1) (2) (3)含不同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不同植物测定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的初始浓度 ,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浓度 【自主训练】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9 年,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4 / 5 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 1897 年, crijins 和 Hedin 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材料三: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 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 材料四: 1970 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抗体,使小鼠和人细胞膜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但在37 水浴中保温 40 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了。 (1) 材 料 一 和 材 料 二 可 以 说 明 的 问 题 是_。 (2) 材 料 三 可 以 说 明 的 问 题 是_。 (3) 材料四出现荧光点均匀分布现象的原因是_。 5 / 5 解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水解作用,如果生物膜中无蛋白质存在,则蛋白 酶不会对生物膜起任何破坏作用。既然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