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_1_第1页
xx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_1_第2页
xx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_1_第3页
xx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_1_第4页
xx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XX 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考场热身探究性高考考综合测试 1 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质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 N 肥 B提高 co2 浓度 c喷洒 P 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答案: D 指导:因不能传粉受精,故不能产生种子,从而引起果实发育不良。通过喷酒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2 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水俣病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糖尿病 呆小症 夜宵症 巨人症 A B. c D 答案: A 指导: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水俣病是日本 “ 水俣村 ” 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由于人们饮用了被汞污染的水,汞进人人体后,在人体内积累导致的疾病;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引起的疾病;呆小症是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疾病;夜盲症是人体内缺乏维生素 A 引起的疾2 / 10 病;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3 鱼体内也有内分泌腺,在淡水养鱼中,对鱼体催情进行人工繁殖时,常取免的某种内分泌腺,将其研碎 ,注射到同利,龟体中,这种内分泌腺应是 A.性腺 B垂体 c.肾上腺 D甲状腺 答案: B 指导:催情的目的是使鱼性腺加速发百,雌鱼排出更多的卵细胞,雄鱼产生更多的精子,以提高生殖率,性腺是受垂体调节控制的,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 4 夏夜一些昆虫会聚集在路灯下,刚孵化出的灰腿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幼年黑猩猩学习成年黑猩猩的动作从树洞中取食白蚁,以上行为依次属于 A.本能、模仿、条件反射 B趋性、模仿、本能 c.非条件反射、本能、印随 D.趋性、印随、模仿 答案: D 指导: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昆虫的趋光性;刚孵化动物有印随学习,如刚孵化出的灰腿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如幼年黑猩猩学习成年黑猩猩的动作从树洞中取食白蚁。 3 / 10 5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氧和二氧化碳 D氨基酸 答案: A 指导:血红蛋白属于细胞的组成,不属于细胞外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葡萄糖、氧 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组成,属于细胞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不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6 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B胰岛素既能减少血糖的来源,又增加了血糖的去路 c胰岛素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答案: c 指导:本题考查胰岛素的作用。糖尿病 的病因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像该题判断四句叙述正确与否的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需要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才能正确作出判断。本题考查的胰岛素,能通过增加血糖去路,减少来源来降低血糖含量,且是唯一一种降低血4 / 10 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胰岛 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解决该类题型的规律是: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既能促进血糖分解,又能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素与胰高血糖京的拮抗作用使血糖平衡。 7 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的抗体不相同的是: A.来源 B作用 c.分布 D化学本质 答案: c 指导:该题考查了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陶个难点。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府的抗体都是由效应 B 细胞产生的,其他本质都是免疫球蛋白,都能与相应的抗原 (或过敏原 )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所不同的是体液免疫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是,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物中。而过敏反应的抗体,则吸附在黏膜或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8 艾滋病病毒 (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 RNA。下图为 HIV 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 3 表示病毒正在 浸入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 _。 (2)4-5 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_。在 6 8 的过程中,6 中的腺嘌呤与 8 的 _互补配对。 (3)图中淋巴细胞指的是 _细胞,该细胞的死亡,使5 / 10 患者丧失了 _免疫 (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人。 (4)HIV 有 I、 两种类型,其中 HIV I 型又分为 A、 B、 c、D、 E、 F、 G7 个亚型。 HIV I 型的基因组共有 6 个基因和数个调节基因。其中 4 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分别为: po13,1tr5, gag6, env22。有研究指出 HIV 有 100 种不同的形态,有 20的遗传物质因人而异。众多 HIV 变异株是目前研制 HIV 疫苗的主要障碍。 HIV 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_的结果,这种变化特点是 _。 答案: RNA 答案:逆转录尿嘧啶 答案: T 细胞 答案:基因突变不定向的,突变频率较一般情况高 指导:本题考查免疫缺陷病的有关知识。首先解答本题应善于从图中题中获取相关信息。 (1)图中提供了 HIV 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可归纳为: RNADNA 艾滋病。 (2)通过阅读材料可得出 ” 基因突变 ” 的结构及 “ 突变不定向 ”“ 频率高 ” 等特点。其次,要明白艾滋病的病因是 HIV攻击免疫系统,使 T 细胞大量死亡。而 T 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解决该类题型的规律是: HIV 的遗传物质是两条 RNA;HIV 专一攻击人的 T 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HIV 潜伏 T细胞的过程是: HIVRNADNA 中; HIVRNA 是单链结构,易发生6 / 10 基因突变。 9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变化 (实线 )和 DNA 变化 (虚线 )的是 答案: D 指导: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是染色体分裂并分成两组向两极移动到达两极的过程,末期 细胞是形成子细胞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因此,只有末期结束子细胞形成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和 DNA 才由母细胞中的 4N 降至子细胞中的2N。而 A 图认为后期结束即末期开始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 就由 4N 降至 2N,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末期结束以前,4N 的染色体和 DNA 仍在一个细胞中。 B 图中 DNA 复制 情况不对。 c 图中的错误是,认为子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 的数目是逐渐下降的,实际上染色体和 DNA 数目由 4N 降至 2N是在子细胞形成的瞬间实现的。 10.下图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免疫为 _免疫中的 _免疫。 (2)用图中数字标出该免疫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 _; 反应阶段 _; 效应阶段 _。 (3)试写出 b 细胞和 c 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油细胞_, c 细胞 _ (4)若用大剂量的 X 射线杀死 b 细胞和 c 细胞,对机体免疫7 / 10 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_。 (5)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的过程中,是否能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的特异性免疫 ?_。 答案:特异性细胞 答案: - 答案: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菌,在体液免疫中处理并呈递抗原在体液免疫中呈递抗原 答案: b 细胞被大量杀死,可使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c 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答案:能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指导:由图可知,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抗体无法与抗原直接进行异性结合,人体要通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消除抗原,因此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为感应阶段,包括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然后呈递给 T 淋巴细胞;由 为 反应阶段,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由 为效应阶段,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根据图示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 b 细胞为吞噬细胞, c 细胞为 T 细胞,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8 / 10 到吞噬细菌的作用,在体液免疫中有处理并呈递抗原的作用; T 细胞还可参与体液免疫,在体液免疫中同样起到呈递抗原的作用。由于 b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起作用,因此当 h 细胞被 X 射线杀死后,非特异性免 疫能力下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因为抗原除了吞噬细胞的处理途径外,有的抗原还可以直接刺激 T 细胞和 B 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由于 T 细胞是细胞免疫中抗原呈递和识别的必经途径,因此期若 T 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过程中,肯定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这样靶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抗原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被彻底消除。 11 下图是测定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与刺激后天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初次抗原刺激机体产 生免疫应答的过程: _ (2)再次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过程: _ (3)根据曲线分析,再次抗原刺激与初次抗原刺激相比,机体免疫的主要特点: _ ; _ ; _ 。 (4)图中两次应答都与效应 B 细胞有关,而与效应 T 细胞无关,试问效应 B 细胞与效应 T 细胞所含的基因是否相同 ?_。为什么 ?_ 9 / 10 _效应 B细胞能产生抗体,而效应 T细胞不产生抗体,其原因是 _ 答案:抗原 记忆细胞效应 B 细 胞 抗体与抗原反应发挥免疫效应 分化 答案:产生抗体所用的时间短抗体数量较多维持时间较长 答案:相同因为效应 B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都是由同一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指导:此题考查的是体液免疫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相关知识,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理解透彻、对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分析清楚,才能准确地解答。初次抗原刺激时,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实际上就是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经过这次免疫,已产生了对该抗原有识别能力的记忆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