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doc_第1页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doc_第2页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doc_第3页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doc_第4页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 “帮联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专报 第8期 贵州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办xx年8月23日 落实帮扶项目,积极支持发展 缺乏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一个瓶颈,为做好今年的帮扶工作,确实为所驻村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省农委专门召开了帮扶项目专题会,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省农展馆、省果蔬站、省农广校的领导和专家先后深入驻村点,实地调研,了解情况,把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种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积极落实帮扶项目,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新仁乡小寨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向省农委有关部门申报了20万元的软籽石榴示范种植项目、5万元的矮杆蔬菜种植项目和20万元的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帮扶项目资金总计45万元。通过实施这些项目,一是对小寨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一定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能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引导农户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建设美丽家园。目前,申报项目均已获批复,正按项目实施方案抓紧落实。此外,省农展馆还向小寨小学赠送了一批教辅器材和学习用品,购置了一批粮油食品慰问了小寨村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同志。 报:省委督察室、省政府督察室、省委作风建设年办公室、 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办公室 送:委领导 发:机关各部门(单位)、六盘水市农委、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 共印100份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 “帮联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专报 第9期 贵州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办xx年9月30日 省农委落实专项培训经费帮扶水城县农村基层干部赴云南取经 xx年9月22日至27日,省农委联合中共水城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局,组织全县部分行政村致富能人和优秀村干部,参加水城县第一期农村基层干部农业产业化培训班,赴云南省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此次外出学习由省农委“同步小康”工作队副队长、县委副书记方雷明同志带队,省农委“同步小康”工作队、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各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参加,协助开展培训工作。本着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参学人员视野,增长参学人员见识,帮助参学人员借鉴先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成功典范为目的,在5天的学习培训中,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集中安排了新农村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打造、果蔬栽培技术、花卉园林艺术等内容进行实地教学。参学人员认真记录,与授课老师互动活跃,每一位学员都受益匪浅。 在宜良县雪峰生态园现场教学中,面对硕大的红枣,参学人员惊叹不已,争相了解种植技术。教学人员详细地给大家介绍红枣种植、桃树栽培与管理和果子的防爆裂技术。基地负责人毫无保留地给大家传授合作社发展经验,告诉大家发展经果林关键是要选好品种,因地制宜选对种植项目。 在泛亚花木城,学员们受到当地农业局的热情接待,参观了由烤烟复烤房改造成的民族特色餐饮区和住宿区,见识了泛亚花木城数不尽的奇花异草,感受了观念转变下新型园区发展模式的魅力。学员们纷纷表示:“面向东南亚的泛亚花木城,吸引十多个省份在这里进行花卉种植育苗,这种模式好!” “在昆明附近,给大家的印象是,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大家,这里是花的王国”龙场镇的一名学员这样感叹。昆明特殊的红壤,四季如春的气候,为种植花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宜良县万家凹村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个200多户人家1000多人的村寨,种植山茶花和三角梅是从明朝以来就延续的传统,现在的万家凹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对外联系,家家户户靠种花为生、种花致富。面对品种繁多的三角梅和山茶花在村里争奇斗艳,学员们不由地发出啧啧称赞声。 现场教学的第三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学员们来到云南利鲁环境建设公司。大家在这里看到了令人叹服的生物科技,这家从事花卉种植和加工企业,竟然可以让秀美天然的花卉保鲜一年,实现了人们珍藏自然界花草珍宝的美好愿望,而这个核心技术就是细胞置换。在花草种植基地,授课人员还给大家实地讲解了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大家对这个污水处理系统十分好奇,主动上前记录拍照,希望把这种生态技术带回家乡。 “云南第一村,全国十佳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玉溪市大营街村和昆明市福保村。整齐豪华的乡村建筑,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亚洲最大的水上剧院,一道道亮丽的村景时而呈现。村里不仅拥有自己的高级中学和幼儿园,还办有电视台,完善的社会医疗体系,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企业,一幕慕令人称羡的发展成果,在场的学员无不叹服新农村建设的奇迹。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大开眼界啊,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都看到了,真是不虚此行啊”在晚间学习讨论中,勺米镇的一名学员激动地说道。省农委“同步小康”工作队副队长、县委副书记方雷明、省农委“同步小康”工作队队员、县农业局副局长雷强,对各学习小组进行了走访座谈,指出希望大家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回乡后因地制宜的推动水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此次组织水城县部分致富能人和优秀村干外出取经,是省农委连续三年对口帮扶工作的基本方法,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省农委始终坚持绝不夜郎自大、不做井底之蛙,进行盲目帮扶。坚持不断更新帮扶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以项目帮扶和理念帮扶相结合,助推水城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报:省委督察室、省政府督察室、省委作风建设年办公室、 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办公室 送:委领导 发:机关各部门(单位)、六盘水市农委、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 共印100份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 “帮联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专报 第10期 贵州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办xx年11月6日 看望驻村干部情暖帮扶村 省农推站开展“慰问驻村干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xx年10月17日,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全体职工在站长朱怡的带领下,前往水城县青林乡龙发村看望慰问我站派出的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曾涛同志,在帮扶村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在水城县农业局副局长雷强和李西安的陪同下,省农推站一行深入龙发村看望了驻村干部曾涛同志,对其表达了亲切的慰问,详细询问了驻村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在青林乡党委书记张瑜同志的陪同下,首先走访了龙发村帮扶户,深入村民家中查看了驻村帮扶项目火鸭生态养殖的进展情况,与村民进行了亲切交谈,及时了解群众的帮扶需求。朱怡站长对火鸭生态养殖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做好火鸭的卫生防疫及后续的市场销售工作。 随后在龙发村召开了座谈会,青林乡党委书记张瑜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董恩国分别介绍了龙发村的基本情况,曾涛同 志汇报了驻村帮扶开展的工作情况。省农推站站长朱怡、副站长冯泽蔚和金明对曾涛同志驻村以来所做的帮扶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指导,希望驻村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帮扶项目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及规范性,在有限的驻村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帮扶力量。 农推站一行在得知龙发村有8个孤儿的情况后,随即对8个孤儿捐资800元,委托村委会给这些孤儿购买一些御寒衣物,希望孤儿们能在冬日来临前感受温暖。之后,农推站一行来到了龙发村爱心小学,为这里的200多名学生带来了学习文具及体育用品,希望学生们能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所学来报效家乡,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这一次的“慰问驻村干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极大地鼓舞了驻村干部的士气,温暖了帮扶村的群众,一定程度上积极推动了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的进展。 报:省委督察室、省政府督察室、省委作风建设年办公室、 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办公室 送:委领导 发:机关各部门(单位)、六盘水市农委、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 共印100份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 “帮联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专报 第11期 贵州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办xx年11月9日 省农委第八党支部赴黔西县小寨村“结对子”帮扶活动 根据省农委xx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实行党支部“结对子”对口帮扶的要求,第八党支部(农宣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及工作人员,于6月中旬和7月初两次赴罗丁涛同志帮扶所在地黔西县小寨村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 在帮扶活动中,第八支部为小寨村小学献爱心,赠送一批教学器材,并重点帮助10名困难学生解决部分学习用品;在7月的帮扶活动中,与小寨村党支部20余名党员一起开展组织生活会,并在会后为10名困难老党员赠送粮油等生活必须品。 报:省委督察室、省政府督察室、省委作风建设年办公室、 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办公室 送:委领导 发:机关各部门(单位)、六盘水市农委、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 共印100份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干部下基层 “帮联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专报 第12期 贵州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贵州省农委机关党办xx年12月5日 省农业执法总队到素朴塘山送温暖 xx年11月6日,冬寒料峭,贵州省农委省农业执法总队的总队长胡刚、副调研员王健、办公室主任突然冒着严寒出现在毕节市黔西县素朴镇。 黔西素朴有老俗语曰:“素朴素朴,吃水当吃肉。男人不在家,女人坐在家里哭。”素朴非常缺水,通常要到很远的地方有点水源去用拖水车拖点水回来节省地吃个十天半个月,遇上天干,会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没有水吃。由此可见素朴条件、生存环境的恶劣。 而塘山村是素朴最为边远的山村,村支部离镇政府有14、15公里,最远的组离镇政府有20公里以上。山上都是石头,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困难。塘山村办公室一滴水都没有,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在这里克服困难坚守岗位,为群众服务。 把黔西素朴和省农业执法总队联系起来的正是xx年省农委、总队派出的一名驻村的女同志-孙慧同志。 省农业执法总队长的一行这次突然出现在这里原来是他们要在这里进行慰问活动、送爱心的。这次行动就是因为11月4日下午总队长的一句话:“天气冷了,我们要对塘山村的贫困户进行慰问,帮助他们渡过这个冬天。”头天下午刚刚决定的,第2天上午就开始行动,买米、买油,然后确定要慰问的贫困户,11月6日一大早就出发了。 上午10点多就到素朴。这可是他们第二次到这里,上次是6月来看望孙慧同志。到了素朴总队一行第一时间见到孙慧同志以后,在素朴镇镇长周卓、副镇长成祥、党委委员曾伟和黔西县农牧局农业执法大队、的陪同下到塘山村进行慰问活动。走过满是水和泥泞的路,我们终于到了塘山村。本次慰问的对象分别是塘山三组贫困户李胜武、塘山二组贫困户张德全、塘山三组贫困户李顺进。我们和村干部、驻村干部一起先来到李胜武家。李省武今年68岁,是转业军人,优秀党员,儿子在外打工,就老两口在家。他经常生病,做过胆手术,生活困难。我们来到他家,把3袋米、3桶油交到他手上,他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省农业执法总队的关心。同时他还对总队长说,孙慧同志,一个女同志,还是外省刚来贵州的,非常不错,能吃苦,夏天大太阳嗮,风吹雨淋都不怕,是好样的。 随后我们来到二组张德全家。老人今年90岁了,是一名贫困老党员。我们到的时候老人正坐在外面吃饭,我们看到,所谓的饭就是米饭拌着一点水。看到这里,我们心里都很难过。我们把米和油放到老人身边,老人拉着我们的手,和我们诉说。老人跟我们说他上个世纪三几年就参加工作了,1954年入的党,当了40多年的村支书,可谓老革命。可是老人家确是家徒四壁,一间房子没有封顶,儿子难以保障他的生活,老人腿也摔断了,生活非常困难。临走时孙慧同志跟老人说一定会再去看望老人的。 最后我们来到塘山三组李顺进家。李顺进今年67岁,是五保户。他的生活有专人照料,我们把送给他的3袋米、3桶油亲手交给照顾他生活的人,叮嘱她好好照顾他的生活。 天气虽然严寒,可总队的到来让塘山的人心是暖洋洋的,总队的慰问活动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