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文 /李淑俊 摘 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美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一些教育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意境以及思想之美,从而使学生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美化。当下语文教 材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中华历史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它们无不散发着美的光芒,无不蕴含着美的基调,这就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教学中就要对这一美的富矿进行挖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 / 10 一、启发学生赏析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如若不能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其他美也就很难体味得到。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若能引导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里遨游,定会开阔视野,陶冶美好的情操。 美读是感知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叶圣陶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提 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通过美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自然而然地领会作品的语言美。通过指导学生美读与欣赏,可以让学生发现绿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的温柔和谐之美;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轻柔秀丽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之美 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艺术美也是语言美的主要内容。王实甫的西厢记其语言文采斐然,又流利畅通,典雅而3 / 10 质朴,华丽而秀美。教材节选长亭送别中听得到一声去也,送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令人瞠目结舌的夸张;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夸张、对比、衬托,将离愁烦恼写足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口满香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年称誉的诗剧。 叠音词和叠语口气是语言美的另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这在李清照词中表现 尤为出奇。如梦令(昨夜雨流风骤)这首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二叠语口气宛然,绿肥红瘦红绿相映,肥瘦相称,可谓色、形、神俱有;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把内心的悲切寂寞惨痛写得声泪俱下,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有此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如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通过品味这些优美的语言,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既能感受到美,得到美的陶冶,又能深刻理解作4 / 10 品的含义,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将思想、立意、情感水乳交融而描绘出的具体景象,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感情释放。以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为例,这折戏主要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情别绪,并无特别情节。授课前,让学生先设想一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离别的古老话题,然后回到课文感受圣手王实甫的这幅优美、动人的画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难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唱段一开始就选择了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构成了一帧廖远扩大、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霜林如血。这些景物共同组合了一个萧瑟苍凉的深秋之境,已使人不由黯然神伤。在如此的情景之下一个倾城倾貌的痴情女子崔莺莺站在十里长亭,即将与自己心爱的人分别,一种无力把握自己幸福的悲凄之情油然而生、跃然纸上。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作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的特点,进而体会剧本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张生远去,独留莺莺,人远山遥,含情凝望,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终归岑寂,整折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5 / 10 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回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写深秋的枫叶被染,一个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让学生体会两个染有何不同,为何会不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情景,得出:一个是经霜的枫叶被莺莺的离情感动而染红,充满斜阳残日的寂寞之美;一个是被词人的万种豪情、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而染红,洋溢着豪迈奔放的阳刚之美。不知不觉中作品便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熏陶了学生的情 操,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审美教育主要靠审美客体的魅力诱惑,吸引审美主体不知不觉地受到教益,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启发,而要摒弃生硬的说教,将学生带进作品美的意境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去深入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三、指导学生感受人物强大的人格美 中国的 许多文学瑰宝,其珍贵之处不仅在于艺术上的成就,同时还在于思想上对后世的影响。中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作者强大的人格魅力,能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真善美,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自6 / 10 己,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审 美观。 离骚是屈原胸怀忧愤、仰天长叹之作。这部气势磅礴的作品,记录了屈原生平的思想。屈原不仅注重外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毕生坚持的更是内美,具有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诗人的精神美是他人格的核心素质。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涉江中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等,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一生都为此努力,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的伟大魅力,感受屈原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光辉,学习屈原那种爱国爱民、用于求索、不畏艰险、坚持真理的精神,以这种精神所蕴含的久远而无穷的力量激励自己。 李清照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奇葩,她的作品孕育着荡气回肠的美,她的人格也焕发着永久的魅力。醉7 / 10 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高雅清秀、聪慧超凡的李清照。这样一个柔弱女子面对祖国破碎的山河会怎样呢?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直接讽刺那些却将杭州作汴州的南渡君臣,并对一些拯社稷、救苍生的爱国志士以期许。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这样一个深闺妇女身上所蕴含的独特的精神魅力 巾帼不让须眉的崇高气节与伟大抱负。 语文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也塑造了许多真善美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鲜明、个性丰富,又具有一定美质,有真实展现的历史人物,也有经过加工塑造的艺术形象,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鼓舞性和感染性。如,嫉恶如仇,路见不平的鲁达;具有超人胆识、英武豪迈气概、勇敢爱国的花木兰;具有卓越才华和高雅情怀的梁启超;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桑迪亚哥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以情打动着学生,以美感染着学生,学生会以竞赛的目光注视这些卓越的榜样,使灵魂得以提升。 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 / 10 对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学生在创造 中享受到更高的精神愉悦。比如,春中对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故都的秋对秋的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学生对春雨、秋天再熟悉不过了,却不会用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欣赏了这些美文,学生享受到了美的愉悦,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产生的共鸣越强,越能深刻体会,才能吸取其精华,受到启发,将生活中的可感之事经过酝酿、加工变成笔下生花之作。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让学生即兴发挥也是一种创造美。比如,琵琶行中对琵琶女弹奏的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让喜欢音乐的学生根据这段描写谈感受,有可能的话还会当堂弹一曲;欣赏故都的秋中小院秋景时,则是发挥喜欢美术学生的特长了,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描绘一幅小院秋 9 / 10 景图;欣赏窦娥冤时喜欢戏曲的学生则会唱一曲学生在这种哪怕是小小的创作中都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享受到愉悦。所以大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作品的创作和表演,小到服饰、发型的选择、日常家居的布置等,都需要审美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更加鼓舞了学生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 现在有些中学生,由于许多原因导致他们对美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语文的教学中更要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鼓舞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学生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有了这种精神面貌,才能提高审美创造力,学生的前途才是美好灿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个人住宅抵押担保与乡村旅游发展合同
- 2025版模具设计创新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5年辅导班教师家长沟通聘用合同
- 2025年度网约车安全运营管理合同
- 2026届青海省黄南市中考英语仿真试卷含答案
- 股权质押与风险投资转让合同
- 2026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 股份分配的协议书(2025版)
- 家具安装劳务合同(2025版)
- 工装施工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数据要素流通指数:理论框架与行业实践探索白皮书
- 幼儿飞行知识课件
- 2025届江苏省镇江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反家暴法宣传课件
-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培训
- 2025年部编小学一至六年级课本内古诗词
- 崇川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招西宁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 药品广告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