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_第1页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_第2页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_第3页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_第4页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河北省滦县雷庄镇学区中心校 张双利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作教学的建议中还指出: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自主为前提,通过制定多样化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 的时空等措施,在教活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以吾手写吾心,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习作教学的本色。鲁迅先生曾在作文秘诀中谈到多看和练习所指引的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被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着。这里的多看即指多阅读, 练习则指习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2 / 7 一、激发兴趣,画画写话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曾经说过 :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小学生们喜欢画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我们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儿童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 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画写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话可写。而儿童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 由此可见,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3 / 7 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已之心,但不管以哪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 表达。作家秦牧也曾经说过: 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写话是共通的。 二、挖掘教材内涵,仿写先导 现在的教材内容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又富有想象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仿写、续写、创编,并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当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努力挖掘文本的内涵,拓展文本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给故事加个结尾;说说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 收获?这些想象的拓展训练,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通过流利的表达以后,再让他们把这些话写下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也是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内化,大大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课文语言和掌握了范文的写作章法时,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迁移到写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写,更重要的是有章可循。4 / 7 自然,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拓展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提出: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 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但是有一层最应注意的,就是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累的。只要是他们所积累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做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开始的,一至三岁有显著发展, 三至九岁,其进展更为迅速,九至十三岁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显而易见,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增加积累的最佳时期。下面是引导学生积累的几条途径: 1.课内阅读,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查阅相关资料,如学习囫囵吞枣,引导学生去读有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古代的名人故事;如学习后羿射日,就指导学生读相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 7 2.阅读同学之间的优秀习作,体验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3.利用在校时间,教师有意识地推荐一些接近学生生活,语句优美的文章,和学生共同阅读。如感动小学生的100 个故事古诗篇 70 首上下五千年 365 个故事等。老师可以利用上课初始的 3 5 分钟,让学生选其一篇文章带领大家阅读,只要坚持,积少成多,学生的积累就自然多了,写出来的文章就有味了。 4.鼓励阅读课外读物,并在学生之间充分交流。每天早上有 30-40 分的阅读时间,其中用 10-15 分钟个人阅读,学生可以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进行早读。课外书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童话故事、科技幻想、 历史小说等,只要健康,教师不加以限制,阅读过后,学生讲述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要求是要讲得使大家都喜欢看这本书,谁来讲,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天 3 人,每人 3-5 分钟,讲得好的学生,大家鼓掌表示祝贺,故事讲得好的学生,班级登记在册,到期末进行评比,因此学生受到激励,阅读会有很好效果。这样的活动每周可举行两次。长此以往,他们都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定期开展评选读后感、读书笔记等6 / 7 活动,养成正确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四、走进生活,积累写话素材 改变单调的课堂习作教学模式,拓宽生 活的途径,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泉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如:三年级的习作大自然中的发现,习作前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观察后,学生们交流:在这段时间里,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很多,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到的。有的说:我发现种大蒜先把大蒜放在水里浸泡一夜,再种到土里,大蒜长得快 一点。有的说:我发现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上面还有一些细细的花纹,很像老人脸上的细纹。有一个学生说他发现小蚂蚁有好多种教师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启发学生用上学过的一些句式和合适的词语;有条理的表述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叙述的内容写下来,通过这样的观察 说话 写话的教学过程,学生们都经历了体验,写出来的作品很有自己的个性。 7 / 7 五、评议赏识,在对话中反思 叶圣陶曾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有不少教师认为,教师改更快,而且改得更好。其实,让学生自己该,互相改更是一种好办法。 学生初步完成作品以后,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而修改的策略是评议。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学生是听众,现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评议中自我表现提高。在评议中,教师要提供帮助,要明确评议的重点,否则,大杂烩的评议会失去评议的有效性。评议重在赏识,所以,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互相赏识,要防止评议演变成批判。诚然,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应该主要看优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