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创”狂热下的冷思考.doc_第1页
“硬创”狂热下的冷思考.doc_第2页
“硬创”狂热下的冷思考.doc_第3页
“硬创”狂热下的冷思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创”狂热下的冷思考 撰文/邹韬 邹韬,资深工业设计师,在工业设计领域有多年工作经验,是首批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工业设计师。曾先后供职于长虹集团、东亚电子和香港Altplus设计机构。目前为深圳市知行创新工业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曾连续3年获得国际消费电子最高荣誉CES国际消费电子创新设计与工程奖,并获包括红点奖等诸多国内外奖项。商业设计成功设计案例多项。 近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他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这对“创客”们的鼓舞极高。而“中国智能硬件蛋年创新大会”在北京和深圳的相继召开,也持续推动了这种火爆。 打开此次的“创新大会”的行程,各种硬件创业的沙龙,各种路演、孵化器、推动器和创业者学院等,以前不知道的名词现在的出现频率极高。让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你现在不讨论硬件创业,就被这个时代的大潮所淘汰一样。 笔者作为设计师,也很欣喜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大家在创业的路上,必然会对设计的认知有很高的提升。同时,在此浪潮的影响下,笔者对“创客”的成果也产生了好奇,心生向往,所以也购买了几个“全球首款”的手表、手环等智能设备,准备从此就过上“智能”的生活了。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在使用了这些产品几天后,笔者就被折磨得“累觉不爱”了。 一般来讲,拿到产品的第一步,必然是要装上其相应的app,然后在连接时,总是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通常需要折腾好几次。在连接好以后,在使用时,又会常常产生时灵时不灵的状况,基本,是看运气。更不必说其糟糕的界面设计了。几天后,这些智能产品又放进了抽屉,而我,也从“智能”生活里倒退出来。 由此,想起之前听微信硬件的相关负责人说过的一件事:在微信硬件刚做第一个手环产品时,发了3000个给腾讯的员工试用,当时有人提出一个赌约:在一个月后,还在试用此手环的人不会超过10个。结果不幸言中。 这些都颠覆了我对一个产品的认知。在大家都在谈“产品定位”、“需求”、“用户体验”和“人性化”的今天,智能产品虽然有了APP、“云端”和“大数据”等很多高大上的说法,而且几乎都在说“全球首款”,但是产品本身却还处在“是否能使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和层面上。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和太急于求成了呢? 产品的可用性(usability)是一个产品的基本属性,是衡量产品用户体验的重要质量指标。它的定义,是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这些具体的属性构成了一个衡量产品的指标。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议硬件创业者可以补充下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1)是否加入了网络、APP和“云端”的设备就是智能硬件? 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定义的: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这个定义没有问题,但很多产品实际上是满足了联网,软硬结合,但是没有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和服务”,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2)我们能否在智能硬件很火的时期,尽量避免给地球增加一些电子垃圾? 几年前我们就在谈“绿色设计”,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和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和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和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在智能产品中,我认为硬件创业者或创客们应有这样的意识,成熟的产品面世也就避免了电子垃圾的产生。 (3)设计师与创客是否能携手共进? 能。在前几期的文章里。我一直在探讨设计与创客的结合,这也是目前大家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不过在现实中,创客和设计师有了一些零星的合作,但是还处于相互接洽的状态。建议可以建立一个联盟,让设计师与创客可以充分地对接需求,这一定可以让我们的智能产品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笔者也在尝试与创客的深入接触,打造一些优秀的智能硬件产品。 编者按:因为创业的号召,所以在工程技术领域,产生了颇多创客。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创客,所以我们有机会见识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这为中国的工程技术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不拘泥的新势力,当然绝对是好事。但是,当市场上开始一窝蜂地出现诸多用于计步的手环、用于拍照的无人机、用于实现简单动作的机器人时,当某些创客项目把关注点放在投资而非产品本身时,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保护这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改变整个工程领域价值链的新形式:为“创客”这一新职业设定一个门槛。让更多有志于此的人了解:创客并非适合所有有梦想的人;创客不仅仅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更需要扎实的工程技术作为基本功,不能用拼装乐高的态度去做一个严肃的产品。当然,一定会有人举出一个又一个的所谓成功案例,来证明只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就可以成功。但是请记住,没有一个成功可以随便获得,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