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_陈现平.pdf_第1页
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_陈现平.pdf_第2页
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_陈现平.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 陈现平 ,王文省 ( 聊城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摘 要 给出两个矩阵同时合同对角化与同时相似对角化的一些条件. 关键词 矩阵; 实对称矩阵; 正定矩阵; 同时对角化 中图分类号 O151.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077( 2005) 02-0011-03 在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中, 矩阵对角化占有重要地位. 在矩阵理论、二次型及线性变换等 问题上有广泛的应用. 单个矩阵对角化的问题已在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教材中有系统的讨论. 然而, 经常遇到两个矩阵同时相似对角化或同时合同对角化的问题. 本文主要给出两个矩阵同 时合同对角化与同时相似对角化的充分或充要条件. 这些对于深化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的学 习及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益的. 1 两个矩阵同时合同对角化 对于两个实对称矩阵, 可有如下的同时合同对角化的条件. 定理1 5 设A, B 为 n 阶实对称方阵, 且 A 正定, 则存在实可逆矩阵P, 使 PTAP =E, PTBP =diag( 1, , n) 其中 i R , i =1, n. 定理2 1 设A, B 为n 阶实对称半正定方阵, 则存在n 阶实可逆矩阵P, 使PTAP 与PTBP 同时为对角矩阵. 定理3 设A, B 为n阶实对称方阵, 且B 可逆, B- 1A 有n 个互异的特征根, 则存在可逆阵 P, 使 PTAP 与PTBP 同时为对角矩阵. 证明 设 1, , n为 B- 1A 的 n 个互异的特征根, 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 ,n, 即 B- 1A i=ii, i =1, , n. 由于1, , n线性无关, 故 P =( 1, , n)可逆, 且B - 1AP =Pdiag( 1, , n) , 即 AP =BPdiag( 1, , n) 上式两端左乘 PT得 PTAP =PTBPdiag( 1, , n) 而PTAP 为对称的, 故 PTBPdiag( 1, , n)=diag( 1, , n) PTBP 又 1, , n互异, 不防设P TBP =diag( b 1, , bn) , 于是有 PTAP =diag( b1, , bn) diag( 1, , n)=diag( b11, , bnn) 可得结论成立. 定理4 设A, B 为 n 阶实对称矩阵, 则存在正交矩阵 Q, 使QTAQ 与QTBQ 同为对角矩阵 11 收稿日期 2004-12-20 作者简介 陈现平( 1976- ) , 男, 山东临朐人,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 2005年 4 月 第22 卷 第2 期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Apr. 2005 Vol. 22 NO. 2 的充要条件为 AB =BA. 证明 必要性. 设 QTAQ =diag( 1, , n) , Q TBQ =diag( 1, , n) , 则有 QTABQ =diag( 11, , nn)=QTBAQ 由Q 为正交矩阵有AB =BA. 充分性. 由 A 为实对称矩阵, 则存在正交矩阵P, 使得 PTAP =diag( 1En1, 2En2, , sEns) 其中1, , s互异, n1+ +ns=n. 由AB =BA 有 ( PTAP) ( PTBP)=( PTBP) ( PTAP) , 故 PTBP =diag( Bn1, Bn2, , Bns) 其中Bn i 为ni阶实对称方阵. 而B 为实对称矩阵, 可对角化. 故Bn i 也可对角化, 即存在正交矩阵 Rni使得RTniBniRni( i =1, , s)为对角矩阵. 令 Q =Pdiag( Rn1, Rn2, , Rns) 则Q 为正交矩阵, 且使得QTAQ 与 QTBQ 同为对角矩阵. 2 两个矩阵同时相似对角化 对于一般的两个矩阵, 若 A, B 可交换且满足一定条件, 则A, B 可同时相似对角化. 定理5 6 设矩阵A, B Fn n, A, B 均可相似对角化, 且A 的特征值相等, 则A, B 可同时 相似对角化. 定理 6 设A, B Fnn, 且A 在F 中有 n 个不同的特征值, AB =BA, 则存在可逆矩阵P Fn n, 使 P- 1AP, P- 1BP 同时为对角阵. 证明 由A 在F 中有 n 个不同的特征值, 则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 1AP =diag( 1, , n) . 其中1, , n为A 的 n 个不同的特征值. 由 AB =BA 有 ( P- 1AP) ( P- 1BP)=( P - 1BP) ( P- 1AP) 从而 P- 1BP 为对角阵, 即结论成立. 定理7 设A, B Fn n, 且A, B 均相似于对角矩阵, 则存在可逆矩阵P Fn n, 使P- 1AP, P- 1BP 同时为对角阵的充要条件为AB =BA. 证明 与定理 4类似. 由矩阵相似于对角矩阵与初等因子, 最小多项式的关系, 有如下推论. 推论1 设A, B Fn n, 且AB =BA, A, B 的初等因子全为一次的, 则A, B 可同时相似于 对角阵. 推论2 设A, B Fn n, 且AB =BA, A, B 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 则A, B 可同时相似于对 角阵. 由于幂等矩阵,对合矩阵可相似对角化, 故 推论3 设A, B Fn n, 且 A2=A, B2=B , AB =BA, 则 A, B 可同时相似于对角阵. 推论4 设A, B Fn n, 且 A2=B2=E, AB =BA, 则 A, B 可同时相似于对角阵. 推论5 设A, B Cnn, 且Ak=Bk=E, AB =BA, 其中k 为正整数, 则A, B 可同时相似 于对角阵. 推论6 设A Fn n, 且A 可对角化, A 表示A 的伴随矩阵, 则A, A可同时相似于对角 阵. 证明 设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 P- 1AP =diag( 1, , n) , 利用( AB) =B A有 P A ( P- 1) =diag( 1, , n) 又AA =A A, 故由定理7, 结论成立. 推论7 设A Fn n,且A B =A B, A, B 相似于对角阵,则A, B 可同时相似于对角阵. 证明 只证 A +B =AB 时结论成立, 对A -B =AB 类似可证. 由A +B =AB 有AB -A -B +E =E, 即( A -E) ( B -E)=E, 故 ( A-E) - 1 =B -E. 12 枣庄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期 于是 E =( B -E) ( A -E)=BA -B -A +E 由此可得BA =A +B, 故 AB =BA, 由定理7可证. 对于一般的可交换的两个矩阵A, B , 则有如下结论. 定理 8 设A, B Fn n, 且A, B 的特征值都在F 中, A B =BA, 则存在可逆矩阵T Fnn, 使得 T- 1AT , T - 1BT 同时为上三角阵. 证明 对矩阵阶数 n 用数学归纳法. 当n =1时, 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结论对 n -1阶矩阵成立. 由于 AB =BA, 故A, B 有公共的特征向量 ( 4 ) , 设为1, 将其扩充为Fn的一组基 1, , n, 令 Q =( 1, , n) 则Q 可逆, 且 Q- 1AQ = 1 0 A1 , Q- 1BQ = 1 0 B1 , 由AB =BA, 可得A1B1=B1A1, 由归纳假设, 存在n -1阶可逆矩阵Q1, 使Q1- 1A1Q1, Q1- 1B1Q1同 时为上三角矩阵, 令 T =Q 1 0 0 Q1 则T - 1AT, T- 1BT 同时为上三角阵. 从而结论成立. 参考文献 1 张锦川. 实与复方阵的相合标准形和同时对角化 J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20( 2) : 21-25. 2 徐利治, 等. 大学数学解题法诠释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3 王品超. 高等代数新方法( 下册)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 高等代数( 第二版)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5 王文省, 等. 高等代数 M .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6 夏璇. 二个矩阵同时对角化 J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7 ( 3) : 26-32. The Conditions of Simultaneous Diagonalization of Two Matrices CHEN Xian-ping ,WANG Wen - sheng (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