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_第1页
xx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_第2页
xx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_第3页
xx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_第4页
xx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XX 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 XX 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 “ 制耒耜,教民耕作 ” 2、耕作方式的进步 原始社会: “ 刀耕火种 ” 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 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 “ 天府之国 ” 。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人民版)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 / 5 (岳麓版) “ 男耕女织 ” 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 丝织业: 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 “ 丝国 ”(素纱禅衣图片) 唐代:(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2、冶金业 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陶瓷业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杜甫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的名句赞美的是 越窑青瓷 宋代:景德镇 “ 瓷都 ” 清代:粉彩瓷器 3 / 5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 唐: 宋:(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 “ 市 ” 的发展 ( 1)唐代长安: 布局整齐, “ 市 ” 与 “ 坊 ” 界限分明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出现夜市, ( 2)宋代东京: 宋代的 “ 市 ” ,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 4 / 5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 商 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了解 “ 重农抑商 ” 、 “ 海禁 ” 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 ( 1)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 2)评价: 合理性:在农业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是必要的,它在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弊端: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 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 “ 海禁 ” 政策: 含义:明清两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5 / 5 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3、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