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_第1页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_第2页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_第3页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_第4页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 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 文 /钱家锋 摘 要:甘肃省榆中县的历史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不足,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新课程下进行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合教学进度穿插讲授乡土史、加强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和高校的合作。 关键词: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新课程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加强教学资源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强化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对教学 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甘肃省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市东郊,是兰州市所管辖的三县之一,为国家级贫困县。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欠发达,该县教育投资有限,信息化网络、多媒体等硬件资源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亟2 / 8 待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毗邻省会城市兰州,在新课程实施和推广上相比于其他更偏远地区又有着明显的优势,当地特殊的人文历史也为历史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之处,该地区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在甘肃众多农村地区历史教学中较为典 型。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榆中县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历史教学资源。要进行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很多历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利用,关键就在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只有历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才能减少每个历史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整合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提供充足的时间。 2016 年国家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榆中县应该积极利用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扩充历史教师队伍 。并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派教师去东部新课程实施比较好的地区参观考察,吸收经验,增强教师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3 / 8 二、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也是制约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一个因素。目前六所中学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悬殊,榆中县第一中学和恩玲中学在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讲台,但是这些设施都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鼓励并督促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此外,对 于其他几所学校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加快图书馆的建设。在逐步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注意传统历史教学资源如教室、黑板等的再开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为教师整合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建立合理的教学资源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三、配合教学进度穿插讲授乡土史 各学校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从史籍、县志、报刊中收集整理历史知识,与每学期历史教科书内容列成对照表,将筛选出的重要乡土史资料融入教学环节中。这种通过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形式穿插讲 授乡土史,是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目前条件下可行的一种4 / 8 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乡土史内容导入新课,从教科书内容过渡到乡土史内容,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等近代史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尝试以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创始人张一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榆中县有张一悟烈士墓、张一悟纪念馆,因此,对于张一悟学生并不陌生,通过穿插讲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历史”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使专题史和乡土史相得益彰,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加强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合作 各学校应加强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结合历史教学进度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或者组织这些单位机构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并 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榆中县存在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历史教学资源。经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物古迹 300 余处,其中明肃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时期时代的方家沟遗址、郭家湾遗址、5 / 8 红寺遗址、马家坬遗址、宋代的夏官营城址、清代高家祠堂、兴隆山卧桥等 7 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7 处。 xx 年榆中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藏各类文物 3368 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39 件、二级文物 87件、三级文物 338 件,文物藏量和文物精品均列兰州市各县区之首。榆中县文化馆致力于民间艺术的抢救和挖掘工作,现在已经整编出了榆中民歌榆中民俗等极为珍贵的民间文艺资料。榆中县图书馆目前有藏书 8 万多册,其中古籍珍本 1 万多册。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中学与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很多学校迫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限制甚至禁止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外出参观。这就需要各级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相关规定,明确责任,落实细节,为学生外出参观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中学与高校的合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展开。一是在中学建立高校实习基地,吸引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来中学进行教学实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争取为学校引入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二是聘请高校历史教学专家做中学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的指导,使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在课程专家的支6 / 8 持下走向科学、规范的道路。三是邀请高校历史学专家在中学举办历史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比较系统的或不能大量融入、学生又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满足学生需求。由于榆中县毗邻省会城市兰州,因此可以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诸多高校 建立合作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 2001 年以来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纷纷在榆中县建立了新校区,榆中县大学城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些高校中有不少著名的历史学者,如果各个中学能够和这些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定期聘请大学历史教师来中学作讲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为新课程下探索地方高等院校与地方中学的合作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这是榆中县各个中学在新课程实验中独有的历史教学资源优势。 注 释:张一悟( 1895-1951),甘肃榆中人。 1917年 到北京求学。次年经李大钊介绍去武昌高等师范。 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 年参加组建中国共产党甘肃特支。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国共产党华县县委组织部长,参加组织渭华暴动。曾在山东被捕入狱五年。 1938 年后,长期在甘肃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7 / 8 委员。病逝于兰州。 参考文献: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编委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xx. 2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 话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3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 M.上海:华东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