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皮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doc_第1页
大豆皮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doc_第2页
大豆皮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摘要1关键词2Abstract2Key words3前言31材料与方法41.1 试验材料41.1.1主要仪器及耗材41.1.2主要试剂41.1.3原材料51.2实验内容51.2.1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工艺流程51.2.2 酶活测定51.2.3 放置时间对酶活影响61.2.4 单因素试验61.2.5 正交试验72结果与分析72.1酶活测定72.2放置时间对酶活影响92.3单因素试验92.3.1液料比对酶活的影响92.3.2提取时间对酶活的影响102.3.3提取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102.3.4提取温度对酶活的影响112.3.5提取次数对酶活的影响123讨论143.1关于酶活测定方法的思考143.2关于酶液稀释方法的思考143.3关于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的思考143.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53.5本实验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5参考文献15致 谢16大豆皮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字数不足1万,还应扩展前言,实验方法部分要详尽,让没做过这个实验的也知道怎么做。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尽可能结合文献,印证自己的观点。摘要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ECl.11.1.7(x)是一类以血红素为辅基的酶,在生物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功能,主要催化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对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作用。它在蛋白质、多肽、激素、病毒、寄生虫、 生物降解及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应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描述性的话放在前言中,摘要只写论文中的核心内容,就算有描述的话也应尽量简洁。本课题以大豆皮为原料,对大豆皮中提取过氧化物酶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液体积等对酶活的影响,并选取单因素试验中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这三个因素对提取效果明显。然后对此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液料比 20ml/g,提取时间 5h,提取温度 40下,提取效果很好。虽然正交验证试验不是最好的一组,但考虑到误差存在,可视为最适组合。关键词大豆皮,过氧化物酶,提取Extraction of peroxidase in soybean hullsAbstractPeroxidase POD,ECl.11.1.7(x)is a kind of redox enzyme with hemoglobin as prostheric group,which widely exists in organism and has many different biological fimctionsIt mainly catalyzes the oxid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organic peroxide with many inorganic and organic substancesFor the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it is widely applied in protein,polypepfide,hormone,virus,parasite, lignification,biology degradation andneuro-system etcThe soybean hulls as raw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peroxidase in soybean skin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 of liquid to material,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s, extraction volume effects on enzyme activity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select the 3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in the orthogonal test of single factor testThe results show,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of these three factors on the extraction effect of temperature obviouslyThen the three factor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liquid ratio 20ml/g, extraction time 5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40 , extraction, the effect is very goodAlthough the orthogonal results is not the best one group, but considering the error exist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suitable combinationKey wordsSoybean Hull , Peroxidase, Extraction前言前言部分还要扩展,内容要重新组织,与你的研究要结合起来,谈谈你的研究的意义。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l,1117(x)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催化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对各种有机 物和无机物的氧化作用。其分子量范围为35000100000,其中含铁过氧化物酶是一类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酶。迄今被研究最深入的应首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早在1940年,Thorell即用电泳方法从部分春花的辣根组织中区分出2种不同的 HRP,之后此酶在植物正常和应激反应代谫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对此酶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酶的种类、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生理功能,以及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分子机制等,迄今此酶作为一种商品化试剂也广泛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技术、酶联反应和免疫印迹等生物学研究,并成为重要的渗断试剂。现在,科学家已然对大豆皮过氧化物酶开始重视了,也做过相应的性质研究。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的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由油脂加工热法脱皮或压碎筛理两种加工方法所得,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粗纤维含量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2(NRC 1996)。从大豆皮组成可知,大豆皮富含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是一种天然膳食纤维源。据资料介绍,作为膳食纤维豆皮有其独特的生理活性,且其中所含的铁不但含量高,并以二价铁离子形式稳定存在不被氧化,因此大豆皮也是人类膳食铁的一个重要来源。基于此,国内外对大豆皮开发重点也在于饲料和膳食纤维的加工利用上。我国是大豆生产国,年产量1500万吨以上,随着我国大豆榨油工业的发展和对豆粕需要量的增加,我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大豆,估计产生大豆皮240 万吨,随着全国大豆产量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作为副产品的大豆皮产量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如何进行大豆皮综合利用和开发,以提高大豆加工的效益,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豆皮过氧化物酶(soybean hull peroxidase,SHP,ECl1117)是从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皮或豆荚中提取的一类具有很高活性的酸性同工酶。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大豆皮过氧化物酶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目前,国内对大豆皮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还局限在提取分离方面,对酶的固定化和应用方面研究甚少。而国外的研究已经深入到酶的基因改造和分子修饰方面,对应用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主要在工业“三废”处理方面22。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主要仪器及耗材722S 分光光度计HH-S 6 数显恒温水浴锅FA2104B 电子天平仪器设备除了型号还应注明厂家150mL三角瓶,100ml量筒,1L量筒,50ml三角瓶,10mL移液管,试剂瓶,试管等。1.1.2主要试剂愈创木酚99%过氧化氢30%Na2HPO412H2ONaH2PO42H2O95%乙醇1.1.3原材料 黄豆(市售)1.2 实验内容1.2.1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工艺流程磷酸缓冲液 具体步骤要详尽,让没做过的人也能照着做。5000 r/min 分光光度法 粉碎 过筛(60目)称量 浸取 离心 收集 测定酶活 1.2.2 酶活测定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主要方法即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放入前言中加以说明,实验方法部分尽量不写评论性的语言。本实验以每min光密度(OD470nm )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力单位,是用连续反应法测定的。1.2.2.1测定原理:放入前言中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的反应,产物为醌类化合物,此化合物进一步缩合或与其他分子缩合,产生颜色较深的化合物。本实验以邻甲氧基苯酚(即愈创木酚)为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在此酶存在下,H2O2可将邻甲氧基苯酚氧化成红棕色的4-邻甲氧基苯酚,其反应为:愈创木酚 + 过氧化氢 4-邻甲氧基苯酚 + 水本实验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产物4-邻甲氧基苯酚在470nm光吸收增加值表示产物增加量,划出光吸收-时间的速度曲线,求出曲线的斜率,即酶促反应初速度,再换算为酶活力。1.2.2.2试剂配制:4%愈创木酚(现配):用移液枪取6ml愈创木酚原液加入到干净试剂瓶中,之后加入14.4ml 95%乙醇,用移液枪混合均匀备用。1%过氧化氢(现配):用移液枪取5ml过氧化氢原液加入到干净试剂瓶中,之后加入14.5ml 水,用移液枪混合均匀备用。0.2mol/L Na2HPO4母液A的配制:称取Na2HPO412H2O 7.16g于150mL三角瓶中,先用小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0.2molL1 NaH2PO4母液B的配制:称取NaH2PO42H2O3.12g于150mL三角瓶中,先用小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系列pH值的磷酸缓冲液(PBS)的配制方法: A液x ml B液y ml建议放到附录中去表1-1 PBS配制表Table1-1 PBS preparation x y PH x y PH6.58.010.012.315.018.522.526.531.537.543.549.093.592.090.087.785.081.577.573.568.562.556.551.05.75.85.96.06.16.26.36.46.56.66.76.855.061.067.072.077.081.084.087.089.591.593.094.745.039.033.028.023.019.016.013.010.58.57.05.36.97.07.17.27.37.47.57.67.77.87.98.0其余不同浓度磷酸缓冲液(PBS)皆可由0.2mol/L PBS稀释至需要浓度。1.2.2.3测定方法:首先先将提取的酶液稀释到合适的倍数,之后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加入反应混合液(PH7.0 0.02 mol/L PBS缓冲液,愈创木酚,过氧化氢),配方(见表1-2):表1-2反应物混合表Table1-2 The reaction mixture编号磷酸缓冲液(ml)2过氧化氢(ml)4%愈创木酚溶液(ml)蒸馏水/酶液(ml)OD470nmCK2.91.01.00.1调零测定管2.91.01.00.1?加入反应液后,先将试管置于15水浴锅中预热10min,用移液枪吸取酶液,加入到试管中计时,前45s在水浴锅中预热,之后将试管中液体转移至比色皿中,立即放置于分光光度计中,记录1min的吸光值,此后每半分钟几次一次吸光值,直到吸光值的变化减弱时即可结束实验。以吸光值(A)为纵坐标,以时间(t)为横坐标,即可得到酶促反应的速度曲线,根据公式可算得酶活。再根据换算可算出比活。以l g大豆皮提取的总酶活为指标,根据换算可算出比活。,0.1为酶液的添加量。1.2.3 放置时间对酶活影响 取同一酶液,测定放置不同时间(放置的温度条件?1h6h)后的酶活,作出放置时间对酶活影响的曲线,确定单因素试验中的提取方案。1.2.4 单因素试验以l g大豆皮提取的总酶活为指标,选定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1.2.4.1液料比对酶活的影响准确称取粉碎后大豆皮0.5g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浓度为0.02mol/L PH7.0缓冲液,常温下提取4h,平行一组,液料比分别为:10mL/g、15mL/g、20mL/g、25mL/g、30mL/g,提取完毕后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10min后测定其酶活,作图研究曲线。1.2.4.2提取时间对酶活的影响准确称取粉碎后大豆皮0.5g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浓度为0.04mol/L PH7.0的PBS缓冲液10mL,常温下提取,平行一组,提取时间分别为3h、4h、5h、6h,7h,提取完毕后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10min后测定其酶活,作图研究曲线。1.2.4.3提取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准确称取粉碎后大豆皮0.5g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不同浓度浓度的PBS缓冲液10mL,常温下,提取时间为5h,平行一组,缓冲液浓度:0.01mol/L、0.02mol/L、0.03mol/L、0.04mol/L、0.05mol/L,提取完毕后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后10min测定其酶活,作图研究曲线。1.2.4.4提取温度对酶活的影响准确称取粉碎后大豆皮0.5g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浓度为0.02mol/L PH7.0缓冲液10mL,封上封口膜,作好水位线,提取5h,平行一组,提取温度为20、30、40、50、60,提取完毕后,加蒸馏水至水位线,再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10min后测定其酶活,作图研究曲线。1.2.4.5提取次数对酶活的影响准确称取粉碎后大豆皮0.5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浓度为0.04mol/L PH7.0的PBS缓冲液10mL,常温下提取5h,平行一组,采取不同的提取次数,如1、2、3、4、5等。提取完毕后离心10min测定其酶活,作图研究曲线。1.2.5 正交试验1.2.5.1正交试验的设计对本试验进行分析,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时间等。从中选取单因素试验中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分别记为A、B、C,进行三因素正交试验,每个因素均取三个水平。利用正交表L9(33)安排试验。为了减少误差干扰,9组试验全部平行一组。其它条件为单因素最佳条件。1.2.5.2正交试验结果的验证本试验为3因素3水平的试验,按试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试验。而按L9(33)正交表按排试验,只需作9次试验。为了保证正交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从9个正交试验组合中,选取提取效果最好的试验(记为试验A)与正交试验所得出的理论最优水平组合(记为试验B),然后将两者的优劣进行对比,验证正交试验结果是否可靠。2结果与分析2.1酶活测定酶液稀释合适的倍数(25倍),加入反应液中,置于吸光光度计中,记录数据。表2-1 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Table 2-1 The change in absorbance with time011.522.533.544.5500.070.1230.1820.2440.3070.3630.4150.4640.5085.566.577.588.599.5100.5490.5820.6140.6430.6660.6890.7070.7220.7330.743表中数值是什么值?应有文字说明。图2-1-1 酶促反应的速度曲线Fig 2-1-1 Velocity curve of enzymatic reaction图不要边框,坐标单位要标明图2-1-1每分钟下酶液颜色的变化Fig .2-1-1Each minute of enzyme solution color change根据酶催化反应速度曲线,能够真正代表酶活性大小的是线性期的酶促反应速度,即酶促反应初速度。 酶活性测定时首先要确定线性期,在此期测定反应速度才能准确代表酶活性。酶刚开始参加反应时,速度比较慢,随着反应的进行,速度加快,一般在底物浓度足够的条件下,酶在催化反应中会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保持一定时间后,速度又会慢慢变小,其原因主要为底物减少和酶在反应过程中自身失活,最大反应速度持续时间的多少与酶本身的特性有关。由此可见,线性期应选择1.5min3min,以此区域内的点,作出直线,进而求得斜率,就可以得到酶活及比活。图2-1-2 线性期的反应曲线Fig 2-1-2 The linear phase response curve由图可知,此图线的R2为0.9998;当R2 0.99 时,则可以认为这些点位于一条直线上。斜率为0.1228,进而可以计算出酶活和比活。酶活=0.1228*25/0.01=307 U 比活=(307*10)/(0.5*0.1)=61400 U/g2.2放置时间对酶活影响选取某次实验剩余酶液,稀释合适的倍数(20倍),测定同一酶液在常温下放置不同时间段下的酶活。 表2-2放置时间对比活影响Table 2-2 The place time effect on enzyme activity建议增加相对活力,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时间(h)01246比活(U/g)4496042800400003520031040图2-2放置时间对比活影响Fig 2-2 The place time effect on enzyme activity由图可知。比活随时间的变化大致成线性关系,且每小时下降2300左右各单位。因此,后续的提取工作,均需要错开时间段进行提取,时间间隔为半小时。应分析酶比活下降的原因,提取完成后酶活测定时间应如何确定?2.3 单因素试验2.3.1液料比对酶活的影响表2-3-1液料比对酶活的影响Table 2-3-1 Liquid ratio of enzyme activity液料比(mL/g)1015202530比活(U/g)5468459475652405476038115图2-3-1液料比对酶活的影响Fig 2-3-1 Liquid ratio of enzyme activity所有的图的标题及英文对照都要放到图下方由图可知,随着液料比的增大,提取酶的活力是增大的,当液料比达到20mL/g时,酶的活力达到最大,随着液料比的继续增加,酶的活力反而有所下降。因此,采用液料比为20mL /g较适宜。2.3.2提取时间对酶活的影响表2-3-2提取时间对酶活的影响Table 2-3-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enzyme activity时间(h)34567比活(U/g)5025056850580005380046950图2-3-2提取时间对酶活的影响Fig 2-3-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enzyme activity由图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酶的活力升高,5h时达到最大,5h后酶活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酶溶解的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h时溶解量达到最大,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酶可能会失活或者分解,此时溶出量小于失活或分解的量,所以酶的活力下降。因此,采用提取时间5h较为适宜。2.3.3提取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表2-3-3提取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Table 2-3-3 Effect of extract concentration on enzyme activity提取液浓度(mol/L)0.010.020.030.040.05比活(U/g)5560056850591006365057175图2-3-3提取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Fig 2-3-3 Effect of extract concentration on enzyme activity由图可知,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酶活力增加,在0.04mol/L时达到最大,随着浓度的继续升高,酶活力下降。因此,采用提取液浓度为0.04mol/L比较为适宜。2.3.4提取温度对酶活的影响表2-3-4提取温度对酶活的影响Table 2-3-4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nzyme activity温度()2030405060比活(U/g)6315076860642605505048150图2-3-4提取温度对酶活的影响Fig 2-3-4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nzyme activity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力不断增加看不出来。当提取温度达到30以后,酶活力骤降。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溶解性升高,但是超过30以后,高温使得酶失活,所以酶的活力骤降。因此,采用30为提取适宜温度。2.3.5提取次数对酶活的影响表2-3-5提取次数对酶活的影响Table 2-3-5 Effect of extracting times on enzyme activity提取次数12345比活(U/g)447202968058722784956图2-3-5提取次数对酶活的影响Fig 2-3-5 Effect of extracting times on enzyme activity由图可知,提取第2次后,还有3万左右的比活,到第3次却只有6千比活,因此最适提取次数应取2次;但是提取次数增加势必会延长实验时间,增加实验量,在本实验中不适用,故提取次数仍用1次。2.4 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分析: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提取条件,以提高酶的提取率,是以酶活作为检测指标的。根据单因素结果可知,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选用这3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其他因素皆选用最适条件:提取液浓度(0.04mol/L)、提取次数(1次)。正交试验完毕后,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最优组合。表2-4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Table 2-4试验号温度A()液料比B(mL/g)提取时间C(h)比活123456789K1K2K3k1k2k3极差R主次顺序优水平优组合1(20)1(20)1(20)2(30)2(30)2(30)3(40)3(40)3(40)1(15)2(20)3(25)1(15)2(20)3(25)1(15)2(20)3(25)1(4)2(5)3(6)2(5)3(6)1(4)3(6)1(4)2(5)49680535005100075276562805406369498640806350015418018561919707851393.361872.865692.714299.319445417386016856364818.057953.356187.58630.516782319227617677855940.864092.058926.08151.2ABCA3B1C2A3B1C2验证试验结果:从9个正交试验组合中,选取提取效果最好的4号试验(试验A)的发酵条件与正交试验所得出的理论最优水平组合(试验B)进行试验,对比两者的优劣,验证正交试验结果是否可靠。验证试验:A3B1C240倍011.522.533.5400.0820.1360.1970.2570.3170.370.42比活72600A3B1C240倍011.522.533.5400.0820.1430.2080.2720.3320.3960.451比活75600相对误差0.039比活(平均)74100通过对比发现试验B略小于实验A ,考虑到正交试验有一定的遗漏性以及误差的存在(实验误差小于10%,皆可认为是合理的,数据直接取平均值),可以认为正交试验结果基本是可靠。因此最适组合应为:提取温度 40,液料比15 mL/g数值和单位建应空格,“”和“%”除外,提取时间5h,提取液浓度0.04 mol/L,提取次数1次。3讨论3.1 关于酶活测定方法的思考酶活的测定方法有很多,首行缩进常见的有比色法,还原糖法,免疫学法,比浊法等。本实验是用愈创木酚与过氧化物酶的显色反应来进行检测的,属于比色法。比色法又根据对酶促反应时间的选择不同分为固定时间法和连续监测法。这两种方法又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固定时间法,操作简单但是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连续监测法,能动态观测酶促反应进程,可以明显地找到反应的线性期,结果准确可靠,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定。本实验初期,采用的是固定时间法,实验过程中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反应液的颜色变化无法停止,反应开始时,反应液颜色逐渐加深,反应结束时,反应液颜色又在逐渐褪去,最终变为无色。经过反复思考以及询问导师的帮助,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酶促反应的产物不稳定,极易分解转而又生成反应物,使得反应液褪色。此外,固定时间法要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才可以使用,通过后续实验,才发现本实验反应曲线前期不处于线性期,因此也应该将测定方法改为连续监测法。通过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酶促反应都可以用固定时间法进行测定,要在详细了解反应过程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3.2 关于酶液稀释方法的思考本实验初期采用蒸馏水一步稀释法,即从原酶液一步稀释到所需倍数。但是,测定酶活时,发现平行试验误差能达到30%。后经老师指导,平行试验误差大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蒸馏水的PH偏酸性,可能影响稀释后的酶活。二、稀释方法不当,用来稀释的原酶液不具有代表性。根据以上两点,对稀释方法进行改进。其一,酶液稀释改用PH7.0 PBS 缓冲液;其二,采用两步稀释法,即将要所稀释的倍数改用该倍数的因数,分两次进行稀释,如需要稀释20倍,则先稀释5倍,再稀释4倍。3.3 关于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的思考本课题是研究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很多,如不同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液体积等。试验中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单因素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这三个因素对酶活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对而言,提取次数,提取液浓度对提取的效果影响不大。因此,最终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本试验的试验因素,分别记作A、B、C,进行正交试验,各因素均取三个最优水平。通过单因素试验,从若干单因素中找对提取效果影响最明显的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缩小了试验范围,提高了优化效率。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通过对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即在单因素测定出的最适初始条件下,分别将单因素的控制量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重新设定组合。本试验为3因素3水平的试验,按试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试验。按L9(33)正交表按排试验,只需作9次试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供了效率,而且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见表2-4),可以得到各因素的对本试验的影响大小,找到各因素的优水平组合。试验中将优水平组合与9组正交试验中的最优组进行比较,验证了优水平组合的可靠性。3.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原料选取:原料应选择颗粒较大且饱满无杂色的黄豆,以便降低因原料差异而对实验造成的误差。此外,大豆皮粉碎后,应放置低温保藏,以减少环境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浸取操作:称量好的大豆皮粉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PBS缓冲液后,三角瓶内会留有气泡,影响酶的提取。所以,加入缓冲液后,要轻轻摇晃三角瓶,待瓶中气泡消除后,即可放置浸取。稀释操作:酶液稀释过程中,一定要用枪头混合均匀,而且取液和混合要分别使用枪头,不可混合使用,因为毛细现象,会导致用于混合的枪头会存有少许液体,进而产生误差。3.5 本实验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原料:本次实验的原料获取皆为手工劳作,工作量大,产率低,以致于之后实验都才用0.5g原料提取,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原料生产应该尽量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产率,提高酶液提取率,降低因原料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误差。提取:提取后所获得的酶液成分复杂,理应进行进一步纯化,但是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