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孙鹏颖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辽宁省瓦房店市1163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辅以运动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5%,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针灸;运动疗法;中风 中风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家人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的负担。在日趋老龄化的中国,中风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及生活的一类重大疾病。中风后遗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本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居诸病之首。在临床上有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家人造成莫大的痛苦。在日趋老龄化的中国,中风后遗症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及生活的头等重大疾病。我们自xx年9月至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均采取针灸加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判定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5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拟定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5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拟定,患者经头部CT或MRI检查支持诊断。 1.2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且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神志清楚,发病后1020天。 1.3一般资料 40例中风患者,年龄最小49,年龄最大76;左侧18,右侧22;男26,女14。 2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 取穴:水沟、百会、四神聪、神庭、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地仓、夹车,上肢不遂加肩髎、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舌强语塞加金津、玉液、廉泉。 操作: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极泉下两存取穴,提插泻法;尺泽、委中提插泻法。每日1次,每次40分钟。每20分钟行针1次。 10天1疗程,每疗程休息12天。 2.2运动疗法 根据Brunnstrom分期,每阶段给予不同康复治疗。迟缓期给予良肢位设计、体位变换、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及诱发患侧肌力训练;痉挛期给予翻身训练、降低肌张力的各种训练及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联带运动期给予随意运动易化训练、随意运动的各种控制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跪位平衡训练、坐位站位互相转化训练及分离运动诱发训练;部分分离运动期给予站立位平衡训练、站立位中心转移训练、单腿站立训练、髋关节控制模式的诱发训练、踝关节控制模式的诱发训练及立位下肢分离运动易化训练;分离运动期给予平行杠内步行训练、特殊步行训练(前后、横向等)及上下阶梯训练。每日1次。每次45分钟。 3疗效标准 痊愈:能够单独行走、语言清晰、能够自理。有效:症状有明显好转,但与痊愈仍有差距。无效: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4治疗结果 40例患者,30痊愈,9有效,1无效。治愈率75%,有效率97.5%。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疗效。 5讨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见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语塞等症状。按中医理论讲,中风多由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等病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遂成中风。中风在中医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中经络者,轻;中脏腑者,重。其根本区别主要在于中脏腑者有神志改变如昏迷。在治疗选穴时,因头为诸阳之会,而督脉又统率全身阳气,督脉又入络脑,水沟、百会均是督脉要穴,并具有醒脑、通神的作用,所以选取此二穴。内关是心包经穴位,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三阴交可滋补肝肾,脑为髓之海,肾主骨声髓,肾虚则髓海空虚,顾加此穴补肾养脑。太冲、太溪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故肝阳过胜时加之。丰隆、合谷可化痰息风,故风痰阻络加之。太溪、风池滋阴潜阳,故阴虚风动加之。地仓、颊车为局部取穴,牵正口角,故口角?斜加之。肩髎、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均为治疗上肢不遂之要穴。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为下肢不遂之要穴。金津、玉液、廉泉为治疗舌强语塞的要穴。四神聪可提神醒脑故加之。在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属于有患者参与的主动的治疗方法,能让患者参与其中,让其意识到自己的治疗需要自己的配合及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做治疗的时候,需要调整好患者心态,一般来说此类患者心情压抑、焦躁,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也是治疗的关键。在治疗时需注意应对每位患者做好相应评价,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2全国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