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_第1页
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_第2页
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_第3页
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_第4页
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绝密绝密考试结束前考试结束前 2017 年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年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试题 命题: 富阳区二中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8 分,选择题第分,选择题第 3 小题小题 2 分,其余每小题分,其余每小题 3 分)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人世散尽凉薄,缱绻 (jun)惦念一生。就像宫崎骏说的那样: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对 陪伴你的人,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人这一生虽然要历尽沧桑、到头来却怀感激,挥之 不去那些感怀之人。 B食指、海子、顾城等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脉博的代言人,将“一代人”的心声浓缩于笔端,他们的 诗作,打上了时代烙 (lo)印,震撼了与他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每一个人。 C寝室长的生活外人看起来十分单调,白天听课,下课做作业;晚上洗漱,大被一裹,倒头就睡。寝 室长在饮食方面有一个癖好刷了牙后吃鸭舌和薯片,经常不顾别人诧异的眼神蹲在畚 (bn) 箕边啃食。 D然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的教诲(hu) ,贪求利养;装得清白,在幽静处坐禅;其实心意流弛,贪恋 五欲,被色声香味迷惑住了。烦恼占据了整个的心,缚住了整个的身,使得正念、觉意、道品之类的财宝 都散失掉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当下人们说起“共享单车” ,可谓是“爱恨交加”“爱”其方便快捷, “恨”其乱停乱放。 尽管各大经营商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办法,然而乱停乱放现象依然俯拾皆是 。方便快捷属于技术范畴 , 乱停乱放则属于道德范畴。消除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终究要回归到道德层面。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比较 香港、新加坡、日本三地治理乱吐口香糖的做法,香港靠重罚但依然挡不住,新加坡禁止生产禁止进口, 而日本则是无为而治 。张五常因此得出结论,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是最低成本的城市治理。 那么又该如何提升广大市民的“单车文明”呢?值得引为借鉴的,是杭州享誉全国的“汽车斑马线前 礼让行人”的制度。 乙近年来杭州人开车“礼让行人”几乎已成“条件反射” ,据说有外地人在街头观 察了三四十分钟,硬是没看到一辆浙 A 牌照汽车与行人抢道。回看这一“最美风景线”形成的过程,则是 杭州公交车领风气之先,广大私家车响应于后,杭州本地媒体持续报道大力推动。有如 钱江大潮后浪推前 浪,杭州公交车的带头示范作用功不可没,然后是你带动我、我影响他, 丙当“车让人”成为一种道德 风尚,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真就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拾皆是 B范畴 C无为而治 D有如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纪委两轮巡视结果表明 “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 、 “领导干部被指搞权钱交易” 等问题层出不穷, 用人不当不规范仍是各地通病。 B大自然给人的福利太大了,面对它,人们从来就没有多少感恩意识,也不曾节制自己的索取。 扫扫查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C为了解决面临的人口过快增长、陆地资源锐减两大困境,不少科学家在锐意探索,寻找出路,包括 向太空求生路。 D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此次油价上调,消费物价指数不但会受到一定间接影响,而且交通运输、农业、 林业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5阅读下列语段,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次序是( ) 独处会让人听到许多声音。 。 。为什么费里尼说, ?因为真正独处时, 。在那么忙碌、那么焦躁的环境里,先别说 要慢下来,先试试自己一个人,真正自己独处看看。 就只剩下自己可以挖掘 独处使人脆弱,使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心软、更容易感动 比静默更可怕的是来自内心的声音 要拥有很多内在资源,才能享受独处 A. B. C. D. 6用书面语和肯定陈述的形式,构成四个六字的动宾短语,来表达温家宝总理原话的意思。(4 分) 中国青年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湖北省视察时曾指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 是要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 答: _ _ _ _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共共 30 分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题。 (10 分)分)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 古人云: “诗言志” 。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 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 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 “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 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 “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 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 ”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 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 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 “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 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 ”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 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 “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 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 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 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 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 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 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 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 超越的。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古人云: “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 语言的选择过程。 “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 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 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 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 ”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 诗的口语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虽然有人对现代诗 歌抱有质疑的态度。 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就能获得真诚的诗歌情绪,否则获得的难 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 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真正体验。 D现代诗歌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情感,抛却了这个基础,是绝对写不出 感动读者的诗歌作品来的。 8下列完全不能证明“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的一项是( ) A胡适、陈独秀等倡导“文学革命” ,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 B胡风说: “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 ” C古人云: “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 D卞之琳的断章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9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 -14 题。(题。(20 分)分) 母亲雪母亲雪 沈 念 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家书。准确地说,是母亲写给我的,那结构不够稳固的字体颇有些“龙 飞凤舞”。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信中的担心:我那时不到 14 岁,矮小的我第一次远离家门,来到城市求学。还 有母亲提到的,将会在冬天里来看望我,并给我过生日。我的生日从未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的陪伴。 于是,我数着日子盼望着离家后的第一个生日来临。 掐算着冬天过了一半,生日快到了,母亲要来了,下雪的日子也该近了。宿舍里等待下雪的窗户开 了又关,关了又开。冬日那一缕和煦的光漫溢进我的床头,攀上结着十数个蛛网的墙角。那只我们唤作“冬 冬”的蜘蛛躲藏得无影无踪,独留下空荡荡的网,捋几点阳光。楼上高年级的学兄们在肆无忌惮地吼唱着 崔健的摇滚,于是对面楼上的玻璃里面聚集了几张面孔,在怪模怪样地议论着。星期天,少了往日急促的 早操集合哨声,还在眼睛朦胧的张闭中,仿佛听到一种别样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雪的声音。雪 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在我的内心无比忧虑的等待中,像一位害羞的丁香姑娘,撑着那把油纸 伞,徘徊在窗外。一阵铃声般的悦耳笑声风似的从走廊吹过,一团白色的影子闪过。清晨的宁静在混乱而 杂沓的脚步声里击碎,校园的空旷里填满嬉笑呼叫的声音和追赶打闹的身影,铺了一层雪的大地被踩上横 七竖八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我推开窗,展手迎进久违的朋友。我出神地望着,白茫茫的天空、 大地,白茫茫的世界。 好几年的冬天没有下雪了。雪成了这座城市难得的宾客。我有的只是想象,还有怀念。 生日在下雪的这天来了,又走了。母亲却迟迟没有出现在我翘首的视野中。这场雪成了心中的残雪。 当我思考着明天的生活,又无法遗失过去的记忆。对岁月的记忆就像那场雪,时而浮现时而隐没。母亲的 缺席使我的生日成了独角戏,看着雪花像一朵朵白云舒展开,被风吹散,沮丧的情绪化成时间的风干物。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那年冬天的雪,像是时间的残雪,在我曾经生活过的空间里驻足,久久不肯离去。直到今天理解了母亲的 缺席,并逐渐淡忘那心中的耿耿于怀。 人生之中少不了几场残雪。它们既是时间的残雪,又超出时间意义本身而存在。生命里,又真正能 存着几场雪的记忆呢?时间一去不返,雪一触即化,记忆一碰就碎了。碎了的东西是粘补不成原形的,因 为碎了,碎是一种动作,一旦发生,动作就成为过去。过去的尽管过去吧。该来的自然要来临。 母亲一生的工作经历像是“三级跳”:从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校到镇小学,又到了县城小学。她一 直在往前跳,那座收藏了我的童年少年时光的小镇也拿走了母亲的整个青春。母亲进了城,却仍然像一个 乡下人一样地生活着,许多新的东西她不能迅速地接受,甚至排斥。她不懂为什么茶吧里的茶收费那么贵, 也搞不清楚因特网怎样联系世界,更加不懂小青年的黄头发大脚裤松糕鞋,她在看电视里虚构的悲伤也会 随着感慨或者落泪。我常常笑话她不懂的太多,只是在三尺台上枉站了几十年。再过一两年,母亲也该退 了,也许退了的母亲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看这个变化快的世界,也许有一天她会欣喜地告诉我她懂了些新 的东西。 我比母亲跳得更远,在这座城市一待就是九年。我常在黄昏时候站在宿舍楼的走廊上,触景生情地 张开张大嘴巴,吼几句崔健的“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蒙住了脸”或者张楚的“上苍保佑吃完 了饭的人民”,我想象母亲若是见到此时的我,该是怎样去想了。母亲总是希望我踏实地工作,拥有健康 的身体,以后成个家,她不可能知道我内心深处渴望着闯荡,和外面世界的碰撞,对纯粹艺术的喜爱。母 亲喜欢站在一个乡下人的视角诠释城市的一切,迪吧里乌烟瘴气,晚上不能很晚回家,她也会走上很远的 路带我找家灰头灰脸的老理发师傅剪头发她阻碍我,一次次地阻碍我对城市的全方位观看。虽然如此, 我也不再把听母亲的唠叨当成烦心的事,反而因回家听不到母亲絮叨几句,心里会感到失落。 这是因为,我慢慢地长大。但是我也将慢慢变老,也会融化在时间里,融化在房顶、河流、树 枝、路人的脚印里 就像母亲雪。 10.第段结尾的环境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3 分) 11赏析文中划线句。(4 分) 那只我们唤作“冬冬”的蜘蛛躲藏得无影无踪,独留下空荡荡的网,捋几点阳光。 母亲的缺席使我的生日成了独角戏,看着雪花像一朵朵白云舒展开,被风吹散,沮丧的情绪化成时间的 风干物。 12.结合文本内容,赏析文中“母亲”这一形象。(4 分) 13.赏析第段,这一段在全文中主要有什么作用?(4 分) 14.文章最后两段在写法上可谓匠心独运,令人深思。试作简要赏析。(5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32 分)分) (一)阅读师说和与友人书选段,完成(一)阅读师说和与友人书选段,完成 1519 题。(共题。(共 19 分,选择题每小题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分) 甲甲 嗟乎!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乙乙 人之 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 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 域,无车马之资 ,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 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 不读书,则 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 顾炎武与友人书 ) (节选) 注解庶几差不多。 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丘孔子。 1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文字的诵读)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懂得的道理) C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资助,供给) D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勤勉,努力)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 人之 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B小学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 难成。 C其 皆出于此乎? 以求其 是非之所在 D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 是面墙之士 17.下列句子中,与“句读之不知,或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孔子云:何陋之有 1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深挖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辱的思想根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腐朽思想,点明 师道不复的原委,对士大夫的愚昧表示感慨。 B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 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与友人书(节选)论述了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从生活中学 习,还要像孔子那样不耻下问,谦虚好学。 D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 顾炎武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有所用, 即“有济于天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7 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 分)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3 分)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 (二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完成 2021 题。题。( (共共 7 分分) ) 卜算子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