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及五官投照技ppt课件_第1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ppt课件_第2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ppt课件_第3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ppt课件_第4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1,头部的标准平面,矢状面:将头颅分成左右两半的平面 正中面:头颅正中的一个矢状面 水平面:两眼眶下缘至两外耳孔上缘所 成的平面 垂直面:经过两外耳孔中心与水平面垂 直的平面,2,头颅的标准联线,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眼角的联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联线 听眶线: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联线 瞳间线:两瞳孔间(外眼角)的联线 听鼻线:外耳孔与鼻翼下缘的联线 听口线:外耳孔与口角的联线,3,4,头颅后前位,摄影目的:观察颅骨的骨质、对称性、 骨板厚度及颅内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前额 和鼻部紧贴台面,两侧外耳孔与床面等距,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中 心 线:眉间中点,5,头颅后前位,6,头颅后前位,7,8,头颅后前位,9,头颅后前位评价标准与质控要点 一.评价标准: 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 二.质控要点: 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中心线垂直通过头枕粗隆。,10,头颅侧位,摄影目的:观察颅骨的骨质、骨缝及蝶鞍的形态、大小及颅内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被检侧上肢防于身旁,对侧屈肘支撑下颌,瞳间线垂直 于床面 中 心 线:外耳孔上前方2.5cm处,11,头颅侧位标准片显示: 额骨、顶骨、枕骨、副鼻窦、蝶鞍及各骨缝,12,头颅侧位,13,冠状缝,额窦,蝶鞍,蝶窦,上颌窦,鼻骨,筛窦,外板,内板,人字缝,枕骨,髁状突,颈椎,板障,下颌骨,上颌骨,14,头颅左侧位,L,15,头颅侧位评价标准与质控要点: 一.评价标准 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 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 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二.质控要点 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 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16,颧弓颌顶位,摄影目的:观察颅底各骨的形态、骨质、 颧骨弓及各孔的大小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双肩 与床的上缘平行,头后仰,头顶向下,颈部尽量伸直,使颅顶紧贴胶片(还可用坐位),17,中心线:头向对侧倾斜15角,与听眦线垂直 照片显示: 筛窦、蝶窦、卵圆孔、棘孔、内听道、颈动脉孔、颞骨岩部、颧骨弓及枕骨大孔显示清晰,18,颧弓颌顶位(卧位),19,颧弓颌顶位坐位,20,乳突,枕骨大孔,卵圆孔,颧骨,上颌窦,下颌骨,筛骨垂直板,内听道,鼻中隔,蝶窦,颈动脉管,21,22,一.评价标准 1. 头颅向对侧倾斜10-15度,使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75-80度。 2.听眶线尽量与暗盒平行 二.质控要点 中心线垂直听眶线,与被检测颧弓內缘呈切线射入暗盒中心,23,乳突许氏位,摄影目的:观察鼓室、鼓窦、乳突蜂房、乙状窦及听骨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处,瞳间孔垂直暗盒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上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24,乳突许氏位,照片显示: 下颌关节、乳突小房、乙状窦、内外听道及颞骨岩部侧位影像显示清晰,25,乳突许氏位,26,乳突许氏位,内耳道,外耳孔,髁状突,乙状窦,乳突尖,鼓室,导静脉,乳突气房,乳突窦,蝶窦,27,L,左乳突许氏位,28,乳突许氏位评价标准与质控要点: 一.评价标准 1.因中心线25度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圆形显示); 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已状窦界限清楚 二.质控要点 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 2.中心线25度向足通过外耳孔.,29,眼眶后前位,摄影目的:观察眼眶的形态、大小及异 物定位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站立于摄影台前,前额 和鼻尖与暗盒接触,头颅正中面与暗盒垂直,两侧外耳孔与暗盒之间等距 中 心 线:足向23角,从枕外粗隆上方67cm处经鼻根射入胶片,30,眼眶后前位,31,眼眶后前位,32,眼眶后前位,照片显示: 眼眶后前位的影像 额窦、前组筛窦显示清晰,33,眼眶后前位,34,鼻骨侧位,摄影目的:观察鼻骨骨折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转,一侧上肢屈肘,使头颅矢状面与摄影床面平行,瞳间线垂直于台面 中 心 线:鼻根下方2cm处 照片显示:鼻骨侧位影像清晰显示,35,鼻骨侧位,36,37,评价标准与质控要点 头颅呈标准侧位; 中心线切入鼻根部,垂直射入暗盒,38,副鼻窦瓦氏位(37),摄影目的: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后组 筛窦、上颌骨的骨质及形态 摄影体位:病人坐于摄影架前,双手扶 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触暗盒,鼻尖与暗盒相距约0.51.5cm,听眦线与暗盒成 37角,39,副鼻窦瓦氏位,40,副鼻窦 瓦氏位,中心线:鼻尖 照片显示: 上颌窦显示清晰,41,副鼻窦瓦氏位,42,瓦氏位,R,43,瓦氏位,额窦,眼眶,筛窦,上颌窦,岩骨,乳突,下颌骨,44,瓦氏位的评价标准与质控要点: 一.评价标准 1.两侧眶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