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模板.doc_第1页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模板.doc_第2页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模板.doc_第3页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模板.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谈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一、问题的提出 1、激发学生情感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的具体目标表现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与其他课程标准不一样的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放到了第一位,表明了它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是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改变了以往主要着眼于“要知道”的知识模式,强调学生多主动观察、多感受体验,多参与活动,在亲身经历中,在讨论对话中、在独立思考和理解认同中,使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得以整合。 2、古今中外关于情感教育的理论综述 综观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史,包含着较丰富、系统的情感教学思想,在孔子、孟子的教育实践活动和著述以及学记、吕氏春秋等文献中都充分肯定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能产生”。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的确,教贵于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情感的交流。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事实证明,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卓越,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教育家布洛姆就明确地把情感列为教学的三大目标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则要求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要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些卓越的教育家的精辟论述道出了情感教育之重要,为我们研究情感教育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一个受到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热爱与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的人。”因此,情感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引导、定向、推动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这里的“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情和态度,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向教师说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说到底,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互动,一种富有人性的体验,使教学充满温暖,富有感染力与亲和力。因此,情感教育并非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而是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每个教师都能成为而且应该成为情感教育的实施者。 3、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曾对学生的政治课学习情况作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有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这种情况引起了我的重视。经研究,我发现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情感的渗透距离学生很远,往往以呆板的说教为主,缺乏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知行不一,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行不通了。政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务之急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构建情感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理解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心理反应,不同的外界刺激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感形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刺激”,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些刺激,从而学会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进而逐步形成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指的就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有意无意的“刺激”之下,其内心感受、思想意识和情绪体验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被老师的激情所感染,或被老师的深情所感动,或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振奋精神,专心致志地,积极地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积极情感的熏陶,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付诸于行动一个内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实践证明,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产生兴趣、动机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进入角色,以“教”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达到知、情、行的统一。 1、锤炼语言,感染学生 这一环节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演员掌握角色语言的过程。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演员的角色语言是由剧本提供的,而教师的讲课语言,则必须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组织。一般的教学要求比较强调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条理性好,以便在讲授学科内容时做到准确、明晰。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还要强调教学语言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获得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于言。”看过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专题节目的人,一定会对该节目主持人赵忠祥那娓娓动听的解说留下深刻的印象吧!这是因为他在解说动物习性、特点和活动时,语言十分优美,似乎在他主持的节目里,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情有感,有嬉戏玩耍的乐趣,有哺育后代的欢心,恋爱求偶的真情,有献身护犊的精神,有拼死搏斗的勇气使我们在收视这一节目时,获得声、情、图并茂的感受。教学语言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艺术,才能把思想品德学科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觉悟,才能使教学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语言是专业术语和多种语言的融汇。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使自己的语言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又有群众语言的通俗性;既有逻辑语言的严谨性,又有文学语言的生动性;既有相声语言幽默性,又有哲学语言的深刻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双方互换信息,沟通思想,传情达意,协调关系,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所以教师必须做到:第一、教师本身要在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基础上不断提高语言修养水平,真正做到遣词造句传情达意。第二、教师语言表达的情感要真挚感人,而不要无病呻吟,故作多情。 2、巧用表情,诱发情感 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演员在舞台上运用表情的过程。在舞台表演中,表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演员对角色情感、角色言语、角色行为的把握,最终都必须凭借其对表情的娴熟、精湛、高超的运用,从而获得在观众面前淋漓尽致,丝丝入扣的展示,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教师的表情包括眼睛、脸部及手势。它具有输出情感信息的功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此通常被称为“眼语”、“脸语”、“手语”。 教师的眼睛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窗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常常根据学生的“眼语”来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并要用自己的“眼语”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情感变化。但是,教师的“眼语”运用要自然亲切,不做作夸张,要像“清水出芙蓉”那样,力求“天然本性”。如在课堂上出现乱哄哄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凝视学生,此时的眼语远比有声语言大声呵斥有用的多;当学生出色完成任务时,教师那赞许的眼光就会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但是,在运用“眼语”表达情感时,特别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带“轻蔑”含义的斜视,二是带“傲慢”内涵的俯视,三是带“憎恨”意义的久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都应避免使用。教师的“脸语”能表达多种情感。在教学中原则上是端庄的微笑,微笑是温和静雅情感的显现。如果学生答错了题,教师微笑着示意坐下,学生的“审美效应”会比任何语言都强烈。微笑里,学生会领悟教师那善意的批评,会领悟到教师那亲切的情感,自尊心会受到保护,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脸语”来表达情感。在教学中,教师用手语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手语能加强气势,抒发情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但是手语不能太多,否则显得繁琐,不庄重。 3、活用教材,激发情感 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但如若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政治教师应当依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生感到教学有新意。比如在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以出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漫画;在教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让学生观看生态农业的录像;在讲到“理想”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又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可能不十分明显,但我们可以深刻分析教材中的隐含因素,从触犯法律受到处罚这一点入手,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你要说话不走火,宪法多熟悉一下,那你的话就不容易走火。”如果走了火,那么就要失去自由,而从诗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我们引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通过情感教育,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分析,让学生明白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性,要说话不走火,要自由,那么你就好好学习宪法,老老实实遵守宪法吧!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运用教材,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投影、漫画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积极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 4、创设情景,培育情感 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一堂课,要实现学生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必须扩大师生交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着几位同学。师生的交流渠道应该是立体式的,教师是情感交流集中的一个学习参加者,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活跃起来,才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数事实证明,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