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doc_第1页
法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doc_第2页
法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doc_第3页
法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doc_第4页
法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论文我国法律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 姓 名:王丽_ 学 号:2009041078_ 年 级:09级_ 指导教师:_孙秀珍_ 完成日期:2011-12-02_ 内 容 摘 要 摘要内容:今天信息呈现出大爆炸的趋势。衡量信息的价值是它所包含的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的价值,而现在演变为娱乐在信息中所占的比例,娱乐性越高则可能说明这条信息价值就高。政治、法律、教育等都会被打上娱乐的烙印。在法律报道小悦悦事件媒体娱乐化的倾向,体现了中国法律报道媒体娱乐化心态。 关键词:法律报道、 娱乐至死、小悦悦事件 我国法律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对策分析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中国近些年的法治报道表现出娱乐化倾向的非正常态势,日渐的深入我们的生活。小悦悦事件作为法律报道,信息带来的娱乐性似乎成了媒体报道目的。小悦悦事件报道角度的偏失,暴露了我们在法治报道中的问题和缺陷。一、小悦悦事件事件是发生于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童王悦(小悦悦)先后遭两辆货车碾压。前后有18个路人经过无一人救助小悦悦,最后由地19个路人清洁阿姨陈贤妹抱起她送往医院。 来源:中国新闻网在经过与死神9天的抗争中,小悦悦在21日凌晨零时32分离世。18个漠视的路人遭到国内外近百家媒体的舆论声讨,肇事司机受到法律的制裁,五金城在整治中,陈贤妹因收到不菲的抚慰金而陷入道德讨论的漩涡。二、小悦悦事件法律报道中媒体所体现的娱乐化心态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始终掌握着舆论的方向,铺天盖地的对“小悦悦”悲剧的报道激起民众的情绪。在这个事件的法律报道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媒体的一边倒。对18个漠视路人的严厉声讨,使公众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最终我们陷入了娱乐的漩涡。小悦悦事件作为法律报道呈现的娱乐化态势,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或许有一天或是不久的的将来,我们将娱乐至死。由尼尔波兹曼所著,他指出现实社会(以美国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媒体本身就具有娱乐功能,但同这里所说的娱乐化有所不同。二者之间的存在着联系,小悦悦事件报道的娱乐化态势是以媒体的娱乐功能为依托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媒体的娱乐功能是一种属性,小悦悦事件的报道的娱乐化是一种状态。三、小悦悦事件法律报道中各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力18个路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小悦悦进行了漠视,有些是真的没有看到。但是媒体操纵的民众对这8个路人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对他们进行人肉,发帖谩骂,当面指责。但这里面也有无辜之人,换言之,他们就没有不救人的权利吗?见义勇为是道德义务并没有上升到法律责任不是吗?他们也有隐私权,媒体的这种国际做法不是对他们人权的一种侵害吗?媒体报道中:“小悦悦事件”不只是受到国内各大媒体关注,国外媒体的关注度也很高。这其中有瑞士法文报纸晨报、英国每日电讯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法广报导、英国独立报、BBC报导、韩日电视台等报道内容多是说“18个过路人对受重伤的女孩完全视若无睹。这一事件在互联网上激起愤怒。” 来源:网易报道法律报道中更应该注重隐私权的保护,这是法治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二)这起事件的发生是我国法律缺失导致的,我们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要见义勇为。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明文规定,比如: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法国刑法典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美国一些州的法律自愿且不求奖励报酬的个人,不必为施救过程中因疏忽或不作为所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加拿大安大略省见义勇为法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就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新加坡、加拿大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这些都是在意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才能履行的。可见见义勇为入法是必不可少的。小悦悦事件的法治报道中应该侧重于见义勇为是否入法来进行报道。引导公众重拾道德防线,同时推进见义勇为进入律法的建设。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服务社会。(三)儿童作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呵护。小悦悦事件法治报道中媒体有呼吁社会各方为儿童保护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条文的权力。而不是悲剧发生后大众对弱小的种种同情。防范于未然才是防止悲剧发生的前提。四、防止我国法律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的对策法律报道要保证本质和报道内容的严肃性,要求要从法律的的角度报道新闻。小悦悦事件中各方需担负的责任应该以法律为源进行报道分析。第一,要明确这起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是肇事司机,该司机可能涉嫌罪名包括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及过失致人死亡罪四种。25日肇事司机已投案自首。第二,五金城的业主方,要受到民事起诉,但小悦悦的父亲王持昌放弃了民事诉讼。第三,市场管理方2007年商务部曾发布金属材料交易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其中对类似广佛五金城这类市场的交通、场区环境都有明确规定,要求这类市场场区应设有车辆、人员专用出入口等。可以了解到广佛五金城存在货物乱堆放、道路狭窄、车辆乱穿梭,只有几个主要路口有减速带等管理秩序混乱的情况,这也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对此市场管理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四,18个路人,媒体在对他们报道时要注重保护他们的隐私权,虽然他们在这起案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现如今的法律下不至于要受到法律制裁。媒体有义务保障他们的人权。第五,小悦悦的父母,虽说他们有对子女监管不力的责任,但与法律责任没有直接关联。却可以给他们人一个警示。第六,陈贤妹,报道中弘扬她的见义勇为是正确的但要适度。法律新闻报道应该公正客观:首先,追其根源。其次,报道中要公正客观,不能只偏重18个路人的冷漠,以偏概全。有人说过画面有时也会说谎。肇事司机应该遭到谴责,但也要得到公正的法律制裁。陈贤妹见义勇为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十分刻意的用她的行为来烘托路人的冷漠,那么我认为结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彭宇案”阴影还没有从大众的内心里抹去。陈贤妹在这件事得到了不菲的抚慰金,这是她应得的。但是媒介的大众下她无可逃脱的陷入了道德讨论的漩涡。结 束 语 / 后 记悲剧的发生是因为有悲剧的环境,一些人说,这是中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人们正在面临着道德真空的局面。也有人说中国缺乏见义勇为的法律来保护那些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