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XX 高一语文必修一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训练试题 (含答案 ) 莲 山课件 m 考点链接 (二 ) 古代诗歌鉴赏 时限: 45 分钟作业满分: 60 分 第一组 (30 分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 分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中所写 “ 庐山瀑布 ” 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 (3 分 ) 答:_ _ 2 / 18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3 分 ) 答:_ _ 答案: (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 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夸张,如 “ 万丈红泉落 ” 的“ 万丈 ” ,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 比喻,如 “ 日照虹霓似 ” ,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 “ 红泉 ” 、“ 紫氛 ” 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青翠高 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颈联写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突显;天气晴朗,闻其响却若风雨声。尾联以赞叹作结: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突出。 3 / 18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 分 ) 春晚书山家屋壁 (其一 )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试以本诗为例作简要分析。(3 分 ) 答:_ _ (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_ _ 答案: (1)在本诗中,叠字有三: “ 寂寂 ” ,写出春 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 “ 蒙蒙 ” ,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 “ 泠泠 ” ,描摹春水流动4 / 18 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晚春是农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宁静之景,由宁静之景中见农忙之人。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家抢耕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此诗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 他在农家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 “ 柴门 ” 也就显得 “ 寂寂 ” 了。由此可见, “ 春雨 ” 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 “ 泠泠 ” 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都是写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 诗,回答问题。 (6 分 ) 送客之江西 郑锡 乘轺 奉紫泥 ,泽国渺天涯。 九派 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5 / 18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 处,知君路不迷。 注: 轺:使者乘坐的车辆。 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 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 高唐:指父母。 (1)这首诗里有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为什么? (3 分 ) 答:_ _ (2)“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 描摹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_ _ 答案: (1)没有。因为对于行人来说,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奉命出使江南,无疑是一次 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6 / 18 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 (2)“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 ,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单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动,江水浩渺;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前行,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友人的孤单。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即将出使并省亲的友人所作。首联说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颔联设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融入 “ 春潮 ”“ 孤帆 ”“ 暮雨 ” 这些景 物中。颈联注重细节描写,状物入微,通过 “ 草深 ”“ 花落 ”“ 莺断续 ” 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丽。尾联说到友人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流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明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6 分 )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 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7 / 18 注: 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 期:约定重 逢的日期。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 “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 的妙处。 (3 分 ) 答:_ 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3 分 ) 答:_ _ 答案: (1)这一联准确选取家庭生活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气氛。 “ 草草 ” 可见酒菜的简单, “ 昏昏 ”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暗示了灯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的随意。 “ 供 ”“ 话 ” 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全句表达了相逢的快乐和手足之间的深情。 (2)“ 三年 ” 言时间之长, “ 万里 ” 谓距离之远,以数词入诗,一纵一横,一时间一空间,使离别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 8 / 18 诗歌鉴赏:抒写兄妹情深这一主题的诗并不多见,王安石的这 首七律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少年时已经伤离别,人到中年,对于这种离情别绪,更是不堪承受,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风生,畅叙亲情,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分离,更为即将远赴他乡与亲人相别而伤情。尾联的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有异曲同工之妙。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 分 )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 分 ) 答:_ _ (2)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3 分 ) 9 / 18 答:_ _ 答案: (1)描写了一幅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残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和百姓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 “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 ,这两句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 “ 反战 ” 这一主旨。 第二组 (30 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6 分 )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10 / 18 虞集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澄澄孤月转危墙。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不闻人语只吟螀。 (1)“ 澄澄孤月转危墙 ” 一句中 “ 澄澄 ” 一词用得很好,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_ _ (2)全词渲染了怎样一种意境? “ 不闻人语只吟螀 ” 对渲染这种意境起什么作用? (3 分 ) 答:_ _ 答案: (1)“ 澄澄 ” ,光明澄澈的意思。万里长空中,消尽了苍茫雾气,只有一轮孤月闪烁着明亮的清辉。运用 “ 澄澄 ” 一词,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渲染了环境的宁静。 (2)全词渲染了安宁清静的意境。 “ 不闻人语只吟螀 ” 对渲染这种意境起反衬作用。 11 / 18 诗歌鉴赏:此词境界清明高远,值得一读。首句以 “ 天阔秋高 ” 四字将大都秋高气爽的境界推向无限之高远。次句写入夜的大都,消尽了白日的喧嚣,但心中感觉缺少什么,一片茫然。直到那一轮明月从高高的宫墙上露出来,心 里才感到一片安宁静谧。上片重点写出了秋月未显时的景象,为明月的出现作铺垫。下片着重写月亮出来时的情景。金井坠露,滴滴有声;玉阶有月,仿若凝霜;不闻人语,只闻秋虫低吟。渲染出一派宁静的氛围。全词纯然写景,无一情语,但句句含情,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安宁。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6 分 ) 黄钟 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 ,三生梦 ,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 这首小令作于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 半夜心:夜深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 别恨。 三生梦:佛家以去、来、今,即前生、来生、今生为三生。梦,梦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 “ 闷倚篷窗睡些 ” 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3 分 ) 答:12 / 18 _ _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试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_ _ 答案: (1)“ 闷 ” 字用得好。此处着一 “ 闷 ” 字,一是对上文 “ 闷 ” 的两个原因的总结,远离京城,心怀离愁别恨,对自己前途命运难测的忧虑;二是画龙点睛,奠定本曲的感情基调。 (2)本曲前四句和后四句构成了反衬关系。前四句描绘了一幅 “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 的美好情景。后四句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怨闷之情。以美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更易使人受到感 染。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6 分 ) 浣溪沙 姜夔 13 / 18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 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作此词。 石塘:苏州之小长桥。 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 “ 画船愁过石塘西 ” ,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因何而 “ 愁 ” ? (2 分 ) 答:_ _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 分 ) 答:_ _ 答案: (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 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14 / 18 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 (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 ) 诗歌鉴赏:这首词写回家过年的欢欣之情。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此一画面,恰成作者归心似箭的写照。次句写出作者自己,句中着一 “ 愁 ” 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 “ 打头风浪恶禁持 ” 。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 “ 春浦 渐生迎棹绿 ” ,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 小梅应长亚门枝 ” ,揣想此时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以 “ 一年灯火要人归 ” 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既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又写出作者归心之急切。此是全词情感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以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家的浓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6 分 )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15 / 18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注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 分 ) 答:_ _ (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 作简要赏析。(3 分 ) 答:_ _ 答案: (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 动静结合。 “ 明 ” 写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 “ 玉刀 ” ,16 / 18 既写出鱼的特征,又和 “ 红蓼 ” 的色彩形成 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 想象。停泊之时是傍晚,而 “ 夜凉船影浸疏星 ” 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举出两种手法并简析即可 ) 诗歌鉴赏: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 1168 年 (宋孝宗乾道四年 )由知潭州 (今湖南长沙 )调知荆南 (荆州,今湖北江陵 )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由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 “ 行尽潇湘 ” 一笔带过, “ 到洞庭 ” 三字引出下文。 “ 楚天阔处数峰青 ” 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 “ 旗梢不动晚波平 ” ,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 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物景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词中的 “ 红蓼 ” 与 “ 白鱼 ” 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作者既写了远处一道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又写了似刀的双尾白鱼。 “ 夜凉船影浸疏星 ” 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6 分 ) 黄钟 人月圆 倪瓒注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17 / 18 依素影,何处飞来 ? 注: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一个汉族的知识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视对讲合同范本5篇
- 湖南省常德市2016年秋赛课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鼎城
- 2025YY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
- 乌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基因技术服务合同书
- 任务三 了解水温控制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桂科版(信息科技)
- 2025中介借款合同范本
- 第十五课 网站的测试、发布与评价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5买卖见证合同示范文本
- 德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T/CI 311-2024风力发电机组高强钢塔架焊接附属件结构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公安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肠道菌群》课件
- 《中医药信息学》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普速列车设备设施规范课件
- 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做账实操-桌球俱乐部账务处理流程
- 高级起重工(三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高效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事务文书
-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件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2单元 6~10的认识和家、减法 1 6~9的认识 第5课时 练一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