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基本情况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玻纤)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主业的国有大型企业,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8月4日增资至242858万元,法定代表人:唐志尧。泰山玻纤于1997年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池窑拉丝生产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玻纤及制品总量已达到42万吨/年,为全球五大、中国三大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之一。泰山玻纤的主导产品为无碱玻纤无捻粗纱系列、短切毡、方格布、风电叶片用多轴向经编织物、热塑性短切纤维、热塑性长纤维、耐酸型的无碱无硼TCR纤维、电子级细纱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器、船舶与海洋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中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原丝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高TEX数无捻粗纱的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泰山玻纤在我国玻纤行业率先同时通过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认证,并通过了中国船舶检验局、挪威船级社及英国劳氏船级社的产品型式认可、韩国KS认证、出口商品免验认证、美国FDA认证、德国GL认证、AAAA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泰山玻纤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公司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内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等研发平台。近年来,自主研发省级以上新技术、新产品4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17项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拥有100余项专利技术。二、项目财务情况1、基本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指标名称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014年5月资产总额652094.38721031.12734269759190流动资产236666.6320792.43263117273974应收帐款42079.77135637.285303066841其他应收款71604.7713112.44889877763存货26346.8828611.542139822642预付帐款22748.2712144.56177268399长期股权投资147365.84117784.25117694117682在建工程6364.02236953044229937固定资产(净值)244791.58237279.41302177311212负债总额437361.01523737.98537342520551短期负债266837.14327457.02333757323017短期贷款109976.35184928.25187637157028应付帐款43879.2534770.252527220334应付票据12932.153794418000其他应付款59816.1448491.885083550683长期负债170523.87196280.96203584197534长期贷款102915118000125800129400所有者权益214733.38197292.97196926238639实收资本193471.24193471.24193471.24193471.24销售收入196095.6319605719351186114主营业务利润32895.4825855.472586417611财务费用17658.4217939.24196027548管理费用10016.5311012.5399825547利润总额14867.01-20499.87-17161677净利润14835.78-19322.23-194016772、财务指标分析指标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014年5月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7.07%72.64%73.18%68.57%营运资金-30170.54-6664.59-70640-49043现金比率27.69%40.09%24.56%52.11%流动比率88.69%97.96%78.83%84.82%速动比率78.82%89.23%72.42%77.81%利息保障倍数1.84-0.140.911.22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26001.27128458.21304645454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08863.19133900.561276754196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7138.08-5442.36278912578周转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3028.56%26.59%11.53%流动资产周转率0.9970.34%66.28%32.07%固定资产周转率0.8082.63%64.04%27.67%应收帐款周转率5.25220.64%205.13%143.68%存货周转率6.29619.38%670.46%311.09%销售收入现金含量95.17%52.28%142.69%83.96%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9986628486029504315505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161551.95201734.92300559179867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38314.0583125.08-5516-24817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16.78%13.19%13.37%20.45%总资产报酬率2.28%-2.84%-0.23%0.22%净资产收益率6.91%-9.79%-0.99%0.70%发展潜力销售收入增长率11.01%-0.02%-1.30%/固定资产增长率-0.79%-21.40%27.45%2.56%净利润增长率-427.02%1.59%-89.96%/现金净流量11449.6257341.94-66434-8474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6213.969813.07155901750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79603.7289802.27879713783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43389.82-19989.13-632063716项目公司2012年亏损较大,主要原因为:转让泰安新城热电有限公司股权,应收款项13900万元尚未收回,计提减值损失6950万元;投资收益为-8210万元。近年保持主营业务盈利,受玻纤市场下行的影响,销售价格跌幅高于原材料价格跌幅,同时其他生产成本增加,造成借款人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体现为销售毛利的下降。项目新上8万吨生产线投产,该生产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进入2014年以来,受市场回暖影响,企业销售经营业绩出现好转,截止2014年5月份,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1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062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94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833万元),净利润1677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累计超过3000万元。2012年项目公司现金净流量57341万元,2013年现金净流量-66434万元,截止2014年5月现金净流量-8474万元,很难符合中小板上市要求的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净流2012年项目公司净利润-19322万元,2013年净利润-1940万元,连续两年亏损,不符合主板、中小板上市要求的量超过5000万元。项目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不符合中小板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增长率不少于20%。三、行业发展概况 1、玻纤产业现状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应用领域广泛全球玻纤产能与需求相互推动,需求推动产能扩张,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又促进新的需求。据统计,全球玻纤2007-2013年供应复合增长率7%,中国年供应复合增长率为20%左右。目前,世界玻纤产业已形成从玻纤、玻纤制品到玻纤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其上游产业涉及采掘、化工、能源,下游产业涉及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及航天航空、风力发电、过滤除尘、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在玻纤产业链中,玻纤制品和玻纤复合材料处于后端。 玻纤制品由玻纤进行初级加工制成,主要包括各种玻纤织物(具体品种有方格布、网格布、电子布等)及玻纤无纺制品(主要为玻纤毡,具体品种系列有短切毡、湿法薄毡、连续毡、缝编毡、针刺毡等)。玻纤复合材料由玻纤制品进行深加工制成,主要包括CCL(覆铜板)、绝缘材料、浸渍涂层制品、FRSP(热固性增强塑料制品)、FRTP(热塑性增强塑料制品)、增强建材(包括增强菱镁、水泥、石膏、硅酸钙等,如公司创新产品涂层毡,便是用于新型增强石膏板贴面)及其他复合板材/片材(如公司创新产品玻纤复合隔板),其中浸渍涂层制品、增强建材、FRTP等复合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 在玻纤产业链当中,满足特殊用途的高性能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仅为少数几家玻纤企业所掌握,具备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和较强的抗经济周期性。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到来时,高端产品表现出色,粗纱、中低端短切毡、玻纤织物等普通产品价格在金融危机中均快速下跌,高端产品价格却始终坚挺。2、中国玻纤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我国玻纤工业创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学习原苏联的坩埚拉丝工艺生产玻纤,生产技术条件较为落后,玻纤产量低;上世纪90年代,通过对国外先进池窑拉丝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我国玻纤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企业规模、产品产量以及工艺技术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玻纤产业不仅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而且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升。目前,我国中低端的玻纤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其制造工艺技术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多种产品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如电子布、中低端短切毡等。近年来我国玻纤行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应用领域,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突出的表现是玻纤增强基材成为主导产品,无碱产品比例逐步提高,传统的无捻粗纱、方格布、短切毡质量迅速提高,而且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出口主流产品。一些新的增强基材,如湿法薄毡、玻纤针织物、缝编毡、多轴向织物和复合毡等,已能初步批量生产,但还不足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玻纤生产装备在经历了开发引进国产化提高的发展历程后,目前许多玻纤生产装备,如生产中低端玻纤纱、玻纤织物、玻纤毡等几大类产品的装备均已接近国际水平,且价格和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四、行业竞争格局主要竞争简介:企业名称简要情况主要产品OC欧文斯科宁(Owens Corning)系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世界建筑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先者。玻纤纱、短切毡、连续毡、湿法薄毡、建筑材料、玻纤复合材料PPGPPG集团是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是涂料、玻璃、玻璃纤维全球供货商。涂料、玻璃、玻纤纱、其他玻纤产品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玻纤(600176)子公司中、无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境内云天化(600096)控股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无碱玻璃纤维及润滑剂中材科技(002080)2006年境内上市,为中材股份控股公司特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国玻纤(600176)1999年境内上市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九鼎新材(002201)2007年境内上市玻璃纤维及其制品长海股份(300196)2011年境内上市玻璃纤维及其制品1、国际竞争格局随着中国玻纤企业的崛起,目前玻纤行业竞争格局已从原先OC、PPG、圣戈班等跨国公司寡头垄断转为美国、欧洲、亚洲三足鼎立的竞争共存局面,行业区域集中度有所下降。玻纤产业链中,玻纤生产及供应市场还处于寡头垄断格局。目前,OC、巨石集团、重庆国际、PPG、泰山玻纤、Johns-Manville公司等前六大企业仍占据全球70%以上的玻纤产能。2、国内竞争格局我国玻纤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我国玻纤及其制品生产、出口规模均已占据世界第一,并在山东、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行业集中度高。我国玻纤行业竞争格局与世界竞争格局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是玻纤纱生产及供应处于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竞争局面。池窑产量高度集中,且占玻纤行业总量的绝大部分比重。目前,我国玻纤总产量211万吨,同比增长31.88%。其中池窑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50%,池窑产量占总量比例为82.46%。巨石集团、重庆国际、泰山玻纤三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2013年全国玻纤累计产量205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4个百分点,池窑产量165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17个百分点,池窑产量占总量比例为80.49%。巨石集团、重庆国际、泰山玻纤三家企业实际产能占全国总产能80%。3、行业市场化程度(1)国际玻纤行业市场化程度世界玻纤行业市场化程度很高,玻纤企业在各自产品市场上充分竞争。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带来行业资本、技术、人员等资源要素的迅速流动。由于中国玻纤企业具有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与资源优势,近年来世界主要玻纤生产国美国、法国、日本等都逐步减少本土的玻纤产能扩张步伐,产能扩张向中国转移。近年来,OC、PPG等公司均已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2)国内玻纤行业市场化程度中国玻纤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逐步发展,市场化程度较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充分竞争,凭产品及技术优势占据有利地位。金融危机下,以大规模池窑拉丝为主的国有企业、港澳台合资企业遭遇亏损,而拥有特色制品深加工的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仍保持盈利。4、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1)玻纤纱市场巨石集团、重庆国际、泰山玻纤以其巨大的池窑产量成为玻纤纱生产企业代表。2013年,巨石集团、重庆国际、泰山玻纤三家企业池窑产能占全国池窑总产能的72.51%。(2)玻纤制品市场玻纤制品由玻纤进行初级加工制成,主要包括各种玻纤织物(具体品种有方格布、网格布、电子布等)及玻纤无纺制品(主要为玻纤毡,具体品种系列有短切毡、湿法薄毡、连续毡、缝编毡、针刺毡等)。玻纤制品生产企业较多,产品以中低端的玻纤织物及玻纤无纺制品为主,少数企业具有各自特色的高端制品生产能力。短切毡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玻纤无纺制品之一,生产厂家众多,代表企业有本公司、巨石集团、重庆国际、泰山玻纤、河北金牛等,这些企业占据国内短切毡50%以上的市场份额。 5、行业进入障碍(1)技术壁垒玻纤行业是一个集玻璃熔制及成型、机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工、化工、纺织、自动控制等工业技术以及流体力学理论、界面科学、晶体成核、结晶理论、聚合物理论等研究成果于一体的独立工业体系,是现代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从玻纤生产技术来看:玻纤原本用于军工产品,改革开放初期,欧美等发达国家严禁向我国出口玻纤生产技术。我国通过自主研发,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玻纤池窑拉丝生产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世界最先进的纯氧燃烧工艺技术目前仅为长海股份等少数几家玻纤生产企业所掌握。(2)资金壁垒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实现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规模生产要求企业投资中、大型机组;而高端玻纤制品对玻纤原丝性能的要求较高,企业要实现高端玻纤制品的规模化生产,需要配套相应的池窑拉丝生产线来实现高质量原丝供应。目前国内投资池窑拉丝生产线所需资金规模较大,每万吨玻纤纱的平均投资成本预计在1亿元左右,投资规模巨大。(3)政策壁垒进入玻纤行业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明确了玻璃纤维行业中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产品、技术和项目目录。2007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规定:新建玻璃纤维池窑法拉丝生产线规模必须达到3万吨/年及以上;新建玻璃纤维代铂坩埚法拉丝生产线必须是特种成分的玻璃纤维,或单丝直径小于7微米的细纱,且产品质量和规格达到国际标准,生产规模不小于2千吨/年;新建玻纤制品加工企业规模为销售收入2,000万元/年以上;禁止使用国家淘汰的纺织设备织造玻纤制品;禁止使用陶土坩埚玻璃纤维拉丝产品生产玻纤制品。6、市场供给状况近年来,由于国外玻纤生产不具有成本优势,已经没有新池窑投产;我国玻纤行业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要求淘汰落后的玻纤生产工艺,并对新建池窑的规模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导致了玻纤供给的减少。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池窑数量有限,且池窑最大产能为设计产能的110%至120%,玻纤行业总体供给缺乏弹性。我国玻纤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国内玻纤高端制品及复合材料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2007-2009年我国玻纤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仍以高价进口20多万吨玻纤纱和制品。其原因有二:一是在于玻纤深加工生产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和较强的专用性,而国外企业对相关技术的封锁更加延缓了国内玻纤行业的发展;二是2008年之前较高的行业利润水平延缓了玻纤企业向玻纤产业链深加工领域延伸的脚步。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将是缓解我国玻纤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途径。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1)产业前景向好玻璃纤维作为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增强基材,具有对传统材料非常好的替代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纤将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玻纤行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逐渐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另外,玻纤产品非常符合目前低碳经济的要求,随着低碳经济的流行,很多传统产品如汽车、航空、航天都在向轻型化发展,势必会减少密度大的金属材料的用量,加大玻纤复合材料的用量。目前,亚洲地区的复合材料产量已经占全球总量的42%。根据目前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亚洲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上升至50%。其中,建筑、汽车、航空和风能产业是带动亚洲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四大龙头行业。以中国为例,2008年中国风力发电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6,300兆瓦,比之前几年装机容量的总和还要高,总发电能力也提高到12,210兆瓦。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等宏观政策的快速推进,风电装机容量还将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迅速,已渐成为全球第一大乘用车市场,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将大幅拉动轻质、高强的玻纤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的市场还包括航空领域,比如可以容纳190个座位的C919大飞机,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投入商业服务。(2)产业政策支持玻纤及其制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其研制和生产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2002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确定“玻璃纤维及其增强制品生产与应用技术”为“大力发展可降低环境负荷和有益健康的生态建材技术和产品,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2003年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将“高强度玻璃纤维和高弹性模量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及制品,连续玻璃纤维原丝毡及玻璃纤维表面毡,微电子用玻璃纤维布及薄毡”列为鼓励项目。2004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以及2007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都将“无碱玻璃纤维,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输气管道、轴承、渔船、汽车覆盖件等”确定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200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年产5万吨及以上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生产线)及玻璃钢制品生产;连续玻璃纤维原丝毡、玻璃纤维表面毡、微电子用玻璃纤维布及薄毡生产”收录其中。但是,为遏制玻纤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了玻璃纤维行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品、技术和项目目录;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对玻纤行业企业的布局、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优势我国石英砂、叶腊石、石灰石等国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如石英砂保有储量为13.5亿吨,叶腊石已探明储量5,500万吨,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具备很大的资源优势。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人力成本占产品成本的5%-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约为25%-30%。受劳动力成本高昂的影响,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已不在本土新建生产线,产能呈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世界玻纤行业三大公司在中国都设有工厂。凭借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优势,我国已成为世界玻纤的主要生产及出口基地。2、不利因素(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玻纤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生产及出口规模占据世界第一,但高性能玻纤及高端制品还依赖进口,产品应用领域开发不足。企业普遍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因此,玻纤企业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性能玻纤及高端玻纤制品的研发,扩宽玻纤应用领域,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2)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在国内投资建厂,国内企业将面临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建立起了一系列行业技术壁垒,其对技术的垄断妨碍了玻纤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行业发展。(3)配套行业的发展水平由于玻纤行业是个综合性较强的行业,玻纤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关装备、化工、自动控制等配套行业的支撑,相关配套行业发展水平的滞后会对玻纤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六、同行业上市公司1、中国玻纤(600176,SH)名称: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8175万元法定代表人:曹江林成立日期:1998年8月31日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销售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建筑材料;企业管理;资产管理。许可经营项目:无。 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连年下滑,2011-201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依次为9.7%、5.9%,5.7%。2、中材科技( 002081,SZ) 名称: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1864.9万元法定代表人:薛忠民经营范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过滤材料、矿物棉、其他非金属新材料、工业铂铑合金、浸润剂及相关设备的研究、制造与销售;技术转让、咨询服务;工程设计与承包;建筑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云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易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房屋购买与配套设施安装合同
- 2025版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提升方案合同
- 2025出租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城市综合体租赁服务
- 2025褚之与吴刚的离婚协议书及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合同
- 2025年度砼工程劳务分包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水泥井盖绿色环保认证采购合同约定
- 2025年度文化创意园场地租赁及配套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度柴油油品批发与零售价格指数合同
- 电子支付安全课件
- 游乐园安全生产责任制
- 中医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石油企业三标管理制度
- 育苗公司育苗管理制度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2课时(Section A Pronunciation 2a-2e)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答辩试题及答案
- DB14-T 3398-2025 人社业务就近办服务规范
- 再生资源安全管理制度
- 材料节约措施管理制度
- 2025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