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_第1页
xx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_第2页
xx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_第3页
xx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_第4页
xx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XX 高考化学二轮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复习资料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考纲要求 1.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离子的名称和符号。2.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 (原子、分子、离子等 )数目、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下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全面突破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常用的四种符号、八种图示、三种模型 (1)四种符号 元素符号: Al S 离子符号: Al3 S2 So2 4 同位素符号: 126c 136c 化合价符号: Al 3 S2 / 25 2 题组一 原子或离子表示方法的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含 78个中子的 碘的核素: 13153I() (2)mg2的结构示意图: () (3)14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质子数为 6、质量数为 14的原子: 146N() (5)Na的结构示意图: () (6)中子数为 16的硫离子: 3216S2 () (7)S2的结构示意图: () (8)188o2离子结构示意图: () 题组二 物质表示方法的判断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羟基的电子式: () (2)次氯酸的电子式: () (3)Na2o2 的电子式: () (4)甲醛的电子式: () (5)NH4cl 的电子式: () (6)NH4H 的电子式: () 3 / 25 (7)H2o2 的电子式: () (8)coS 的电子式: () (9)Hclo 的结构式: H o cl()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11)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12)葡萄糖的化学式: cH2o() (13)乙醛的结构简式: cH3coH() (14)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 (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 (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cl()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 cH2cHcHo()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H2o() (20)Nacl 的晶体模型: () (21)甲醛的比例模型: () (22)co2 分子比例模型: () (23)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 (24)、一定代表同种微粒 () (25)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 c、H、 o、 N 四种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c3H7o2N() 4 / 25 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 (1)混淆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 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错写成和 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 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和错写成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 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2易忽视的几点 (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 oH,其电子式为;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 “ ” ,如将醛基 ( cHo)错写成 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如醛基可写成 cHo或 oHc ,但不能写成 Hoc ;硝基 No2不能写成 No2 ,而应该写成 o2N 。 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5 / 25 洞悉 “11 个陷阱 ” 设置,玩转阿伏加德罗常数 1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 HF、苯、 ccl4、 cH2cl2、 cHcl3、 cH3oH、碳原子数大于 4 的烃 (新戊烷除外 )均为液体; So3为固体, HcHo、 cH3cl为气体。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标准状况下,氨水含有 nA 个 NH3分子 () (XX广东理综, 10c) (2)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 (XX江苏, 8c) 2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的分子数一定为,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3)常温常压下,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XX新课标全国卷, 9D) (4)常温常压下,和 co2混 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 (XX江苏, 8D) (5)常温常压下,的 No2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含有 2NA 个氧原子 () (XX广东理综, 11D) 6 / 25 3注意物质组成中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的判断,如 Ne、 o3、P4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Na2o2、 ko2 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No2 和 co2 混合气体氧原子数的判断,混合烯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6)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 (XX江 苏, 6A) (7)常温常压下, 14g 由 N2 与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XX江苏, 7c) (8)28g 乙烯和环丁烷 (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XX新课标全国卷, 9B)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如 1molcH3cooH溶于水时,溶液中 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1molFecl3溶于水时,由于 Fe3的水解,溶液中 Fe3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9)1L1molL 1的 Naclo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NA() (XX江苏, 7A) (10)L 1 的氨水中含有 NA个 NH 4() 7 / 25 (XX广东理综, 9B)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 Hco 3和 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 Hco 3 的电离产生少量 co2 3,由于 Hco 3 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 1molNaHSo4 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而 1molNaHSo4 溶于水电离 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1)中含有 1023 个 Nacl分子 () (XX新课标全国卷, 7A) (12)1mol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 (XX上海, 7c)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 D2o、T2o、 18o2 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3)在 18g18o2中含有 NA个氧原子 () (XX福建理综, 7A) (14)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 数 () 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 1molH2o 中含有2molo H 键; 1molNH3中含有 3molN H 键; 1molcH4 中含有4molc H 键; 1molSio2 中含有 4molSi o 键; 1molP4 中含有 6molP P 键; 1molSi 中含有 2molSi Si 键; 1mol 石墨8 / 25 中含有个 c c 键; 1molcnH2n 2 中含有 (3n 1)NA 个共价键, (2n 2)NA个极性键, (n 1)NA个非极性键。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5)1mol 甲苯含有 6nA个 c H 键 () (XX广东理综, 10A) (16)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 (XX江苏, 6B)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Na2o2 和水的反应, cl2 和 H2o 的反应, cl2 和碱溶液的反应, cu、 Fe与 cl2、 S 的反应,电解 cuSo4、 Nacl 溶液的反应等; 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 cu 和浓硫酸的反应 (考虑浓度 ); Fe 和稀HNo3的反应 (考虑 Fe是否过量 )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17)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XX江苏, 6D) (18)标准状况下,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XX江苏, 7D) (19)1mol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2NA个电子 () (XX广东理综, 9D) 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如: N2 3H2 2NH3、2So2 o2 2So3, H2 I2 2HI,2No2 N2o4, No9 / 25 和 o2混合发生反应 2No o2=2No2 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20)某密闭容器盛有和,在一 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XX四川理综, 7D) 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如 Fecl3 溶液转化为 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 Fe3的数目。 11注意酸性或碱性溶液中 H或 oH数目的判断,应排除“ 组成因素 ” 、 “ 体积因素 ” 造成的干扰。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21)10LpH 1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为 2NA() (XX海南, 10c) (22)1molHcl 气体中的粒子数与 L 1 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 1 (XX新课标全国卷 , 9)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L 1 的 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0 B 12g石墨烯 (单层石墨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c 25 时 pH 13的 NaoH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D 1mol的羟基与 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 9N0 10 / 25 答案 B 解析 A 项忽视了 NaAlo2溶液中的水,错; B 项中每个碳原子被 3 个六元环共用,则 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1136 2 个, 12g 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12g24gmol 1,正确; c 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 D 项中 oH是 10 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10N0,错。 2 (XX上海, 1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 c2H4和 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g,则该混合物 (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a7 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aNA7 c燃烧时消耗的 o2一定是 D所含原子总数为 aNA14 答案 B 解析 1 个 c2H4 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6 对,碳氢键数目为 4 个, 1 个 c3H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9 对,碳氢键数目为 6 个,则 A 错误 (应该为 3aNA/14); c 项没有说明氧气的状态; D 项所含原子总数为 3aNA/14,因此选 B。 3 (XX大纲全国卷,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molFeI2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 L 1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A 11 / 25 c 1mol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g混合 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NA 答案 D 解析 A 项, 1molFeI2 与足量的 cl2 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3mol,错误; B 项, L 1k2So4 溶液中 So2 4 带的负电荷数为 2NA,溶液中的阴离子还有 oH,故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 2NA,错误; c 项, 1molNa2o2 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 3NA,错误; D 项,丙烯 (c3H6)和环丙烷 (c3H6)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42g即 1mol该混合物含有 H 原子数为 6NA,正确。 4 (XX四川理综, 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下,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分子数目为 B室温下, 1LpH 13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oH离子数目为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标准状况 )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2NA D 5NH4No3=2HNo3 4N2 9H2o反应中,生成 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答案 D 解析 A 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 4H2o(g)=高温 Fe3o4 4H2,生成 H2的分子数约为,该12 / 25 项错误; B 项,该 NaoH 溶液中 oH总共有,但 oH 主要来自于 NaoH 电离,水电离出很少的 oH,该项错误; c 项,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反应的物质为 o2,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该项错误; D 项,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只有 N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 8mol 氮原子 (4molN2)中有 5mol 来自 NH 4,有 3mol 来自 No 3,故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15mol,则生成 28g(1mol)N2 时,转移电子数为,该项正确。 考点三 灵活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再认识 阿伏加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 分子。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要明确三点: (1)使用范围:气体。 (2)三个 “ 同 ” 条件下,分子数才能相同。 (3)气体的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再推导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 “ 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 ” ,可用 V nVm 及 m V 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 V1V2 n1n2 N1N2 ; 12 m1m2 ; 同质量时: V1V2 m2m1 。 13 / 25 (2)同温同体积时: p1p2 n1n2 N1N2 ; 同质量时: p1p2 m2m1 。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m1m2 m1m2 。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用 (1)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时,往往引入一些干扰因素,如体积、密度、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粒子数、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 (2)注意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某些隐含反应等。对于同素异形体,如 o2、 o3, S2、 S4、 S8等,只要质量相等,温度、压强不等时,其原子个数就一定相等,但分子数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化学式不同;对于不同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 摩尔质量不要想当然,要具体计算,如 c18o2 的摩尔质量是 48gmol 1,而不是44gmol 1;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时,注意隐含反应,如 2No o2=2No2、 2No2 N2o4。 1同温同压下, xg 甲气体和 yg 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xy 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xy 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 xy 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14 / 25 D yx 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答案 B 解析 A 项,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 xg 甲气体和 yg 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xm甲 ym 乙,推出 xy m 甲 m 乙,故正确; B 项,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11 ,而 x 与 y 不一定相等,故不正确;c 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质量比,故正确; D 项,等质量的甲、乙的压强之比为 p 甲 p乙 n1n2 mm甲 mm 乙 m 乙 m 甲 yx ,故正确。 2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 N2o 和 co2 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c2H4 和 c2H2、 c2H6 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o2 和 o3 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 NH3 和 cH4 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 答案 A 解析 质量相等, N2o和 co2的摩尔质量也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 A 项正确;碳原子数相等,但是 c2H2 和 c2H615 / 25 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 B 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 c 项错误;物质的量相同的 NH3 和 cH4 中氢原子数不同, D 项错误。 专题突破练 1 (XX江苏,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 35、中子数为 45的溴原子: 8035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 B 解析 A 项, Na2o2 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B 项,质子数为 35、中子数为 4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 35 45 80,可表示为 8035Br; c 项,硫原子核外有 16 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 子形成 S2,故 S2的结构示意图为; D 项,间二甲苯中,两个 cH3 处于苯环上相间的两个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乙烯的结构简式: c2H4 B NaHS的电子式: c S2cl2的结构式: cl S S cl 16 / 25 D氯化钠的分子式: Nacl 答案 c 解析 A 项应为 cH2=cH2; B 项应为; D 项,氯化钠无分子式, Nacl应是它的化学式。 3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 35cl,也可以表示 37cl B电 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H2 cH2 cH2 答案 A 解析 B 项, oH的电子式为; c 项,该比例模型只能表示cH4 分子,不能表示 ccl4 分子,因为 cl 原子的体积大于 c原子的体积; D 项应为。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 46g的 No2和 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 1molFe 粉与 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c标准状况下, 1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 co2分子的数目为 2 D 1molcH 3 中含有电子数为 10NA 答案 B 解析 A 项,分子数应介于 NA 之间; B 项, 3Fe4H2o(g)=高温 Fe3o4 4H2,1molFe 和 1molH2o(g)反应17 / 25 时, Fe 过量,所以 1molH2o(g)参与反应应转移 2mole; c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 D 项, 1molcH 3 含有电子数为 8NA。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78g过氧化钠晶体中,含 2NA个阴离子 B 25 时, 1LpH 12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 Na的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 28gco和 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NA D标准状况下,和 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 NA 答案 c 解析 A 项, 78gNa2o2中应含 NA个阴离子; B 项,由于 c(Na )远大于 c(oH ),所以 1LpH 12 的 Na2co3 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远大于; D 项,由于 2H2S So2=3S 2H2o,所以标准状况下,和 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不是NA。 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molcl2 参加的任何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 2NA B标准状况下,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 c常温常压下, 29g乙基 ( c2H5)所含电子数为 13NA D中含有离子总数为 答案 B 解析 A 项, 1mol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以为 2NA、18 / 25 NA 或小于 NA; B 项 N 1gmL 118gmol1NA 正确; c 项, 1mol c2H5 中含有电子数为 17NA;D 项,中含有离子总数为。 7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 1molNH4No3 溶于一定浓度的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若不考虑挥发,溶液中一定含有 NA个 NH 4 B 1molL 1cH3cooH 与 1molL 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H3cooH 和 cH3coo的总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电子数为 2NA D含有 2NA个氧原子的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32g 答案 B 解析 A 项,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 NH 4 数目与 No 3 数目相等; B 项,等体积混合并不一定是得到 2L溶液; c 项,质量与状况无关。 8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 时, 1LpH 6 的纯水中,含有的 oH数目为 110 6NA B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c 50g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2NA D 1molNa2o2 与足量 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NA 19 / 25 答案 c 解析 A 项, c(oH ) 10 6molL 1,其数目为110 6NA; B项, 1molNaHSo4固体中含有 1molNa、 1molHSo 4,所以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c 项,不能忽略水中的氧原 子; D 项, Na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molNa2o2 与 c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NA。 9 (XX大纲全国卷, 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 12c18o和 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答案 c 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微粒间相互关系逐一分析。 A 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但由于12c18o 与 14N2 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质量不相等,密度也不相等; B 项,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所含中子数不相等, 1 个 12c18o 分子含有 16个中子, 1 个 14N2分子含有 14个中子; c 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 1 分子 12c18o 与 1分子 14N2中均含有 14个电子,故 12c18o与 14N2 具有的电20 / 25 子数相等; D 项, 12c18o 与 14N2 质子数相等,质量相等的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的质子数也不相等。 10常温常压下,往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两种气体,容器 内气体的最终密度为 L 1(折算到标准状况 ),则充入的气体一定不可能为 ( ) A NH3和 HclB No和 o2 c HI和 cl2D So2和 Hcl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L 1mol 1 mol 1。 A 项, m 永远小于mol 1; B 项,若生成 No2 和 N2o4 的混合物时,符合题意; c 项, cl2 过量时,气体为 cl2和 Hcl,符合题意;D 项, m 可能为 mol 1,符合题意。 11 120 时 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2H2S o2=2S 2H2o B 2H2S 3o2=2So2 2H2o c c2H4 3o22co2 2H2o D c4H8 6o24co2 4H2o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 (d)和气体总压强 (p)同时符合关系式 d前 d后和 p前 p后的是 _(填反应序号,下同 );符合关系式 d 前 d后和 p 前 p 后的是 _。 21 / 25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 (d)和气体 体积 (V)同时符合关系式 d 前 d 后和 V 前 V 后的是 _;符合关系式 d前 d 后和 V 前 V 后的是_。 答案 (1)B c (2)D A 解析 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 d 前 d后,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是反应 B、 c、D。 p 前 p 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减小的,符合要求的是反应 B; p 前 p 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不变的,只有反应 c 符合。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 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 d 前 d 后且 V 前 V后,在气体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则表明气体的分子数是增大的,由于分子数的增多,导致了容器体积的增大,从而造成密度的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 D;反应前后 V 前 V 后,表明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体积减小后,仍是 d 前 d 后,说明气体的质量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 A。 12 (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1 体积 X2(g)和 3 体积 y2(g)化合生成 2 体积 Z(g),则 Z 气体的化学式是 _。 (2)A、 B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已知 A 与 B 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31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 ,由此可推断 A 可能是 _ 22 / 25 _, B 可能是 _。 (3)在标准状况下,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质量为 36g,体积为,则 co所占的体积是 _L,质量是 _g。 答案 (1)Xy3 (2)N2(或 co或 c2H4) H2 (3) 14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 X23y2=2Z,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Z 的化学式应为 Xy3。 (2)由题意可得: n(A) n(B) mol 1,则 3n(B) n(B),即 n(B), n(A)。 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r,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mr。 0 314mr mr ,解得 mr 2,则 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8、 2, A 可能为 N2、 c2H4或 co, B 可能是 H2。 (3)由题意列方程组得 n(co) n(co2) mol 128gmol 1n(co) 44gmol 1n(co2) 36g 解得: n(co), n(co2) 故 V(co), m(co) 14g。 13 () 在室温下,向某一容积固定的真空容器内充入丁烷(气 )和氧气,使容器内混合气的总压强达到 p1,点火燃烧,氧气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 p2。 23 / 25 (1)若丁烷燃烧的生成物只有 H2o(液 )和 co2,则 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