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2013 届)(2013 届) 题目:基于统计学的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调查) 学生姓名:钟玉霞 学号:200941410107 院 (系) :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09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班 指导教师:熊辉副教授 起止时间:2013 年 3 月2013 年 6 月 题目:基于统计学的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调查) 学生姓名:钟玉霞 学号:200941410107 院 (系) :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09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班 指导教师:熊辉副教授 起止时间:2013 年 3 月2013 年 6 月 2 基于统计学的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调查 基于统计学的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调查 摘要: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有了不同的变化。高 校学生的逃课现象已经不再是昔日的遮遮掩掩,反而成为了一种“潮 流” ,更有“没有逃过课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这样的说法。高校 学生的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的一大问题,给高校的管理、教学带 来相当大的压力, 问题的原因何在?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 方式以及收集以往的数据发现,造成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教师教学环节方 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通过调查大学生逃课的现象,了解 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的真实情况,重点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学校管理工作,教师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并 结合现行的高校教育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力求正确引导大学生 认识逃课的危害性,努力改善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学生;逃课;原因;措施 3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society, peoples values also have a different change.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phenomenon of secrecy is no longer is the past, has become a “trend“, more statement “did not escape lesson of university is not complete“.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problem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ings to the college considerable pressure of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rough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y and gather the data found in the pas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kip class,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reasons, there are reasons for school management,teacherswithteachingreasons,socialreasons.By investigating students truancy phenomeno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reason,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school management, teachers teaching work to provide theory support,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education condi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correctly guide students to know the dangers ofskippingclasses,effortstoimprovecollegestudentstruancy 4 phenomenon. Key words : university students;skip class;reasons;measures 5 目录目录 一 引言一 引言.1 1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1 (二)统计方法 1 (二)统计方法1 (三)调查问卷 1 (三)调查问卷1 1 二 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调查及误差分析二 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调查及误差分析2 2 (一)界定逃课(一)界定逃课2 (二)逃课现象 2 (二)逃课现象3 (三)逃课后的去向 3 (三)逃课后的去向4 (四)调查结果的误差分析 4 (四)调查结果的误差分析5 5 三 逃课的原因分析三 逃课的原因分析5 5 (一)高校学生自身的原因(一)高校学生自身的原因5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5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6 (三)学校管理以及课程安排方面的原因 6 (三)学校管理以及课程安排方面的原因6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6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7 7 四 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四 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7 7 (一)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功利性”(一)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功利性”7 (二)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合理性” 7 (二)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合理性”8 8 五 解决方法五 解决方法.8 8 (一)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一)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8 (二)加强课堂管理,落实处罚制度 8 (二)加强课堂管理,落实处罚制度9 (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提升自我的约束力 9 (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提升自我的约束力9 9 总结总结.10 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11 致谢 11 致谢.1212 1 一 引言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正日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校学生的逃课不仅给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影响, 更影响到了高校的管 理秩序、 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等。 了解高校学生逃课的真实情况, 探索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 寻求改善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办法成为了刻不容缓的 任务。在此,本文通过客观的问卷调查方式得到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情况以及收 集他人的一些有用的调查数据,目的在于了解高校学生的逃课问题、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力求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逃课的危害性,正确对待逃 课问题,努力改善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 (二)统计方法(二)统计方法 调查统计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有观察法、询问法、报告法、问卷 法、实验法和卫星遥感法等等,每一种调查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都有 自己特定的适用对象和适合场合,调查统计是为了准确、及时、完整、方便地取 得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1 。根据调查统计方法的五大原则:效果优化、经济效 益、 实际需要、 灵活方面和最少最多原则 1 , 本文为了得到高校学生的逃课情况,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但由于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有所限制,为了得到 更加真实,更加有说服力的数据,也查看了他人的统计结果,收集了其他文献上 有用的调查数据。 (三)调查问卷(三)调查问卷 问卷是调查者依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 系列问题、调查项目、备选答案及说明所组成,向被调查者收集资料数据的一种 工具 1 。为了得到本文所需的数据,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考虑到了方便性、完整 性和准确性的问题,主要采用网上设计问卷,发布问卷的形式,通过网络收集更 2 大范围的统计数据。并且通过网络的不记名方式,可以使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更 具有真实性,更具有说服力。 了解了问卷设计的步骤后,开始设计一个问卷初稿。由于本文希望得到高校 学生逃课现象与学生所在年级、课程、是否在或曾在学生会或者社团等因素的关 系,所以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这些因素都会作为问题并留有相关的答案,单选或 者多选,供被调查者选择。问卷初稿很难将问卷调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都考虑周到,再加上本人自身的局限,最终问卷的形成需要在问卷初稿的基础上 进行多次试用和修改。问卷的试用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在本次问卷初稿的设计完 成后,进行了小范围的试填,这个步骤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数据,而是进一步检 测问卷的可行性。通过试填者的回馈反映,进一步完善问卷的设计,直至最终的 问卷文稿的呈现,才开始大范围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 本问卷中的问题多是封闭式问题,即在提问的同时给出了备选答案,由应答 者从中选择合适的答案,但有些问题是封闭式和开放式的结合,即有备选答案的 同时亦有可自由填写的其他答案。 这样设计问题是出于既可以考虑到答案的标准 化问题,也考虑到了灵活性问题,提供了备选答案,标准化程度相对高,由于答 案事先设计好,可给填写者一定的提示,有利于填写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 节 约答卷时间,并且有利于后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 。除了备选答案外,部分题目 有可供填写者自由作答的“其他答案” 。因为考虑到问题比较复杂时,设计答案 的时候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又尚未意识到的答案,因此特意增加这个可供填 写者填写的空间,发挥填写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问卷的灵活性,便能得到更加 有效的、全面的数据。 二 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调查及误差分析二 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调查及误差分析 (一)界定逃课(一)界定逃课 逃课,我们一般理解为没有履行正常请假手续而擅自不到课堂上课的行为。 我们把逃课分为两类,一是“显性逃课” ,二是“隐性逃课” ,显性逃课是指学生 在未请假或者是请假未获批准的情况下故意逃课的行为 6 。 与之相对应的隐性逃 3 课,周琦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提出了“隐形逃课” 这一概念,他所指的“隐性逃课”是: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 但 实质则是“形在而神不在” ,从不听教师讲课,或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周琦认为 “显性逃课”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受到处罚, 因 此很多人有所顾忌; “隐形逃课”则不然,其范围之广,可以说几乎大多数学生 都会参与 6 。因此,我们在分析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时,应把两类逃课情况都考 虑到位。 (二)逃课现象(二)逃课现象 通过制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身边的数据以及综合他人的一些调查数据, 可以 发现: 1.从是否在学生会或社团的情况看,在社团或学生会的高校学生有过逃课经 历的占 78.57%,而不在学生会或社团的学生有过逃课经历的占 45.2% 2 。由此, 可以考虑到社团或学生会的活动时间对高校学生逃课有一定的影响。 逃课情况是否(曾)在社团或者学生会 是否 有逃课经历78.5%45.2% 没有逃课经历21.5%54.8% 2.从年级方面分析,在所有参与调查的该年级学生中,有过逃课经历的大一 学生占参与调查的大一学生的 60.93%,其中经常逃课的占 1.99%;有过逃课经 历的大二学生占参与调查的大二学生的 83.03%,其中经常逃课的占 6.06%;有 过逃课经历的大三学生占参与调查的大三学生的 82.58%,其中经常逃课的占 19.35%;有过逃课经历的大四学生占参与调查的大四学生的 88.89%,其中经常 逃课的占 33.33%。由此可见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逃课行为,并且随着年级 的升高,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也相应升高。 4 逃课情况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从不39.0716.9717.4211.11 甚少39.7355.7637.4222.22 有时19.2121.2125.8133.34 经常1.996.0619.3533.33 3.从高校学生所逃的课程方面分析,公选课的逃课率占有 38.1%,有 57.14% 的高校学生选择“只要有需要,无论何种课” ,而专业选修课程的逃课率是 0%。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自身的情况对逃课现象有直接的影响。另外,学生对课程的 感兴趣程度也影响了学生的逃课现象。 (三)逃课后的去向(三)逃课后的去向 通过调查高校学生逃课后的去向,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是自习或者去 图书馆,学生自身还是有学习的兴趣的,只是可能由于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不感 兴趣或者对所授课的教师不感兴趣而发生逃课行为。 5 同时有 52.38%的学生逃课后上网或者玩游戏等,这可以看出逃课现象不单 单与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有关,还与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相当大的关系。学生自 身没有约束好自己,以致屡屡出现逃课现象,影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及高校 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另外,有约占三成的学生逃课后的去向与社团活动有关。可以看出,社团活 动的时间与正常上课时间有冲突时,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逃课。为此,学校可以 对社团活动时间做进一步的调控措施, 避免学生为了参加活动而放弃学习知识的 机会。 逃课后的去向(多选)所占比例(%) 自习(含自学逃课课程)或去图书馆59.52 上网、玩游戏、运动或者逛街52.38 社团活动30.95 在宿舍睡觉23.81 做兼职4.76 其他7.14 (四)调查结果的误差分析(四)调查结果的误差分析 在调查统计中,影响调查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调查设计方 面、理论方法的不完善都会造成设计误差。在调查实施阶段,由于是网上不记名 调查,可能存在重复、故意虚填等的情况,这也会造成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 之间的误差。总之,调查统计数据误差产生的因素和机会是很多的,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原因。 常用的资料质量评价方法有五种,分别是现场抽查评价法、一致性评价法、 逻辑关系评价法、应用结果评价法和理论或经验评价法 1 。在后期分析问卷数据 的时候,为了验证问卷所得数据的真实性以及误差范围时,本文采用了一致性评 价法。通过把得到的相关数据与其他各种渠道提供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对比, 检 6 验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若一致性程度高,则表明本次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准确性 高、比较可信,这是一致性评价法的具体应用。经过一致性评价法的验证,从本 调查中收集回来的数据可信度较高,当然其中肯定会有一定的误差,但相信这个 误差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对统计结果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 逃课的原因分析三 逃课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高校学生逃课原因调查 逃课原因(多选)所占比例(%) 不喜欢任课老师69.05 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64.29 任课老师不注重考勤(点名少或不点名)33.33 学校组织工作时间冲突问题28.57 去了也是睡觉,浪费时间19.05 兼职16.67 去听其他课程(自习)14.29 老师期末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7.14 其他4.76 (一)高校学生自身的原因(一)高校学生自身的原因 1. 一部分高校学生认为,有些课程不重要,不听也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根 本就不值得花时间去学,一些公选必修课是大多数学生逃课的首选。 2.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很枯燥,听起来没有兴趣,而 且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很难联系得上,这也导致了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 3.有些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是根本没有认真听课,即所谓的“隐性逃课” , 他们认为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发展到后来,就直接不去上课。 7 4.懒惰、贪玩、厌学。这种情况与学生自身素质、约束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很多学生从高中的严管制度中解脱出来, 大学的管理制度相对高中时候要宽松很 多,这让他们心中的惰性、贪玩瞬间迸发出来。大学的时间自由支配,他们就可 以不受约束, 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甚至不去上课, 这就出现了他们认为的 “只 要有需要,无论何种课”都会逃的部分情况。 5.课程时间与社团活动,或者朋友之间的活动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犹豫要 不要逃课,加之身边的一些朋友的影响,授课老师对课堂考勤管理的松懈,这些 原因也导致了他们最终选择了逃课。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在调查中,不少高校学生反映,一些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方 法、授课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使高校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感,甚至产生 了反感、厌课情绪。学生反映有一部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不联系实际生活, 较 为干瘪空洞,缺乏说服力;有些教师授课方式刻板、照本宣科,不善于活跃课堂 互动的气氛,以至于课堂沉闷,学生不愿意上课;有的教师讲课进度过快,学生 听得云里雾里,学习难以跟上,甚至落下不少知识,最终也引发了学生逃课的行 为发生。 再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宽松,甚至对学生 迟到、早退、缺课等情况不闻不问,只顾自己讲课。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睡觉的 情况每每常见,授课老师却依旧不管。这种松散的课堂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 长了大学生逃课行为的滋生与蔓延。 另外,不少任课老师在考试前都会划重点,学生只要在考前看熟知识点, 甚 至死记硬背也能考试过关的,这样的状况也会让学生一逃再逃。 (三)学校管理以及课程安排方面的原因(三)学校管理以及课程安排方面的原因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关于上课时间、教学班人数等的安排不够妥当,比如一 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却安排了几个班级的学生一同上课。由于人数较多,课堂 环境比较吵杂,本来想认真学习的同学却没有办法认真听课,这也导致了学习效 8 率的降低,因此而出现不少学生选择逃课自学,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去请教同学 或者老师。 另外,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不少学生反映,有些课程涉及 的内容本该在低年级时候学习的,学校却没有安排授课,或者安排在同一年级阶 段上课,课程若有延误,则也会影响对其他课程知识的理解。这种对知识理解的 困难,增加了学生逃课的可能。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完全听不懂课而逃课去做其他 事情的,而一部分学生是逃课去自学相关的知识。 虽然各高校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对逃课行为的处罚, 但是真正付诸实施 的却很少,因此学生对逃课处罚没有忧虑。在调查中高年级学生的逃课率高于低 年级学生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明白了学校的所谓处罚不过 是走走形式,吓唬吓唬人而已,不会真正实施,以致他们更加放心的去逃课。 并 且,由于学校管理宽松,养成了较差的学风以及学习环境,一些很少逃课甚至不 逃课的学生受到了经常逃课的同学影响,也加入了逃课一族。如此的恶性循环, 只会让逃课现象愈演愈烈,难以抑制。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目前,社会对高校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逐渐转变为对其学历、学位以及具体 能力的要求,受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功利化、 务实化,他们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据调查显示,占 30%逃课 的高校学生在忙着考证、考研或进行社会实践。他们认为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与 实际相差甚远,甚至觉得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实在的用处,在就业形势如此紧张的 情况下,很多学生权衡利弊得失后,选择了逃课。 四 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四 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 调查显示,对于高校学生逃课的行为,有人认为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就赞 成,有人持中肯态度,有人持反对态度。占 61.9%的人认为“逃不喜欢或无效用 9 的课,做效率高的其他事情,值得” ;占 33.33%的人认为“有些课不得不逃, 身 不由己” ;16.67%的人则认为“逃课与否无所谓,是看个人的” 。只有 2.38%的人 反对高校学生逃课,认为影响了学习。对于高校学生逃课的行为,我们不能一味 的否认,也不能一味的赞成,要理性地思考他们的行为。 (一)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功利性”(一)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功利性” 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他 们的学习选择 3 。面对随时变化的、充满无情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校学生会从经 济学的角度考虑他们当前的学习选择, 他们会计算他们现在付出的成本在就业后 能否取得相应的收益。 当他们认为现在学习的知识对未来就业没有太大帮助的时 候,他们会认为这样付出的时间成本将来没有办法取得回报,他们就会选择放弃 学习这样的知识,转而把时间花在他们认为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的知识上, 例 如考相关的各种证书,考雅思、托福,研考,或者他们选择把时间花在社会实践 上,让自己提前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增加个人的社会历练,提升自己的市场适 应能力。 另外,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宽松,他们在第一次逃课后并没有受到所谓规章 制度上的处罚,或者处罚比想象中要小很多的时候,他们就认为逃课不需要付出 很大的代价,相比逃课后的时间自由选择来说,这样的成本太低了,太有诱惑力 了,于是他们便一逃再逃。 (二)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合理性”(二)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具有某种“合理性”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分析其他数据得以发现,逃课的学生分为两类,一是“理 性”的逃课生,另一类是“惰性”的逃课生, “理性”的逃课生具有自己一定的 学习目标和自我约束能力,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清晰自己的学习 目标 2 。他们选择逃课,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影响不大, 他们放弃这些课程的学习, 把时间腾出来专心学习有助于自己未来成长的其他课 程知识。他们逃课,但是并没有停止学习。他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知识, 研 究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 积累对自己未来发展就业有一定帮助的社会实践 历练。相对应的一类是“惰性”逃课生。所谓的“惰性”逃课生是指他们没有明 10 确的学习目标,他们逃课后的去向多与学习没有关系,这类学生逃课后的去向是 多元化的,是情感化的,即他们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例如玩游戏、 睡 懒觉、逛街等等,他们不单单是逃课,也是逃学 2 。 总的来说,高校学生主要是选择那些在他们看来属于低兴趣的、低价值的、 低风险的、对自身发展影响并不是很大的课程进行逃课。虽然他们逃课的去向是 多元化的,但学习、休息和社会实践是主要的去向,为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逃 课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 。一些因为生活困难而外出打工挣钱的学生, 他 们面对严峻的生活压力,他们想减轻父母的负担;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放弃 课程的学习加入求职大军的队伍,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学生确实是因 为有紧急的事情而迫不得已逃课,他们这些都是无奈之下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逃课。基于这些目的,这些无奈的逃课,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不能一概批判。 对于高校学生的逃课行为,我们要理性分析,理性思考。任何事情都是具有 两面性的,我们要理性对待高校学生的逃课的行为。对于那些“惰性”逃课的行 为,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对于那些“理性”的逃课行为,应该加以引导, 共同改善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 五 解决方法五 解决方法 (一)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一)改善教师的授课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教师的授课方式沉闷是导致学生逃课的一大因素。针对教师 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教师在讲台上不能做单向的授课者,应该适当的提升课堂的互动气氛,让 学生与教师有充分地交流与沟通,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欢喜程度,也能 减少学生逃课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课堂互动当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有更 加好的掌握,这样书本上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所吸收,为学生所用。 2.教师授课的时候,方式不能过于沉闷,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尽量把书本上 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多引用生活中真实的案列来解说课本内容,这样容易引起 1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能更容易消化所学的知识,也不会认为在学无用的 东西浪费时间。 (二)加强课堂管理,落实处罚制度(二)加强课堂管理,落实处罚制度 课堂日常管理松懈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 一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逃课 行为不闻不问,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也不加以制止,这样宽松 的教学环境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并且,作为教师,这样放纵学生的行为是不 负责任的,应该制止。教师可以用学生的出勤与期末考试挂钩,上课点名,提问 等的相关措施严格课堂的管理。 从学校管理方面看,学校作为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应该落实制度的实施, 严 格执行对逃课学生的处罚。学校管理方面可以与授课老师互相配合,除了授课老 师要严格课堂管理外,学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不定期查课,向授课老 师询问学生出勤情况等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逃课情况, 并按实际需要制定相适应的 对策,抑制学生的逃课行为。同时,我们注意到,很多学生的逃课行为是与身边 的同学有一定关系的,即如果身边的同学经常逃课,则容易带动一些很少逃课的 学生也经常逃课。所以学校方面更加要加强管理,落实处罚。若能抑制一部分经 常逃课的学生逃课,则能减少整体的逃课情况。 另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逃课的行为与社团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学校管 理方面可以与社团进行沟通协调,甚至调控,不能让学生的社团活动时间与上课 时间有冲突。落实处罚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提升自我的约束力(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提升自我的约束力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都属于外在因素,真正对学生逃课行为产生影响 最大的还是归于学生自身。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改善授课方式,学校严格落实规 章制度,严格执行处罚等都是从外部环境引导学生不逃课,用制度与惩罚来规范 学生的行为,但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改善学生的逃课现象。 1.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一部分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可能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进入的专业不是自己 所喜欢的,以至于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引发逃课行为。只要学生 12 明确了自身的学习目标,可以向学校提出转专业,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知 识。当所授知识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时,那么逃课现象也会有所改善。 一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专业是感兴趣的,只是其中的某课程不感兴趣。 这个时候学生可以与授课老师沟通。既然学校安排了这个课程,必定是考虑到与 学生自身发展或者是与专业知识有挂钩的。 学生可以向授课老师了解这个课程对 学生的学习意义,从而正确对待这个课程的学习。 2.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尤其在大学期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学 校管理相对宽松,学生很容易一下子对自己放纵起来,上课不认真听课,或者逃 课去做其他的事情。逃课后去睡懒觉、玩游戏、上网等都是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的 行为表现。很多学生明明知道逃课不学习对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可是 他们就是抗拒不了自己的惰性情绪,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坚定不了自己认真学 习的心。 还有部分学生逃课是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由于自我约束力差,一旦受到身 边同学的影响,或是看到身边同学逃课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处罚,从而自己也加 入逃课一族。 为此, 加强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是对于逃课现象 都是有利的。学校可以开展关于约束力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约束力对自身发展的 重要性。当然,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对自己的严格约束。 六 总结六 总结 大学生逃课心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尽管高校学生逃课行为有一定的 “合理性” ,但是这种现象毕竟影响到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以及教学 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加以抑制。通过对高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长沙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南充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4年哈密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省汪清六中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信阳市重点中学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南充市重点中学2026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长治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外语听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过程自动化技术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一中2025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铜及铜合金的水平连铸课件
- 金属材料凝固原理与技术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iso9000基础知识解读课件
-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完全版)
- 皮带通廊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YS/T 617.2-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铝镁合金粉中铝含量的测定 氟化物置换络合滴定法
- 传热学-第9章辐射计算
- 安全教育登记表(三 级)
- 情态动词 完整版课件
- 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九年级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 腹膜透析平衡试验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