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岳麓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岳麓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岳麓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岳麓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1.原因 (1)资本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市场的争夺。 (2)经济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促使列强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但在殖民地争夺中所得份额有限。 自主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2.结果 (1)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 (2)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中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最为尖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的建立 (1)原因: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过程: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缔结三国同盟条约。 (3)影响:形成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促使英、法、俄日益接近,形成三国协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2.三国协约的形成 (1)原因:三国同盟使法国和俄国形成共同的战略利益、经济联系;德国的竞争迫使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2)过程:1892年,法、俄签订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3)影响:促使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最终成立;欧洲形成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面临严重的战争威胁。 自主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什么? 提示:法德矛盾主要源于历史上的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背景 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思考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 提示: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目的 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积极扩军备战,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被转化为空前庞大的战争机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3.表现 (1)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以陆地为主的限制。 (3)新的交通手段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 (4)新的通讯工具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 地域条件的限制。 4.影响 科技成果被用于军事,使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充满了更大的危险性。,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军国主义 (1)原因:近代以来欧洲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西方列强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2)典型代表:德国崇尚用军事力量“夺取阳光下的地盘”,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掀起军国主义浪潮。 2.极端民族主义 (1)背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致使国际危机频频发生。 (2)表现: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 (3)特点: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动员民众支持战争。 (4)影响:使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日益激烈,加速了 战争的爆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自主思考一战前夕的欧洲,“民族情绪远远超过了对自由的热爱,人们甚至愿意怂恿统治者去摧毁那些非我族类的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当时欧洲民众积极支持战争,民族主义走向畸形,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史料导入 英法和解后,德国更感到英俄对抗的特殊价值,首相毕洛夫说,所有希望都系于他们所相信的英俄正在接近冲突。1904年,法国驻英大使认为,英俄发生冲突,是一场大灾难,唯一得利的是德国。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利益与我们在欧亚大陆关系是紧紧相连的。 摘编自全球通史 探究: (1)史料中德国和法国对英俄冲突的看法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2)史料说明英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不同:德国希望英俄冲突;法国认为英俄冲突只对德国有利。原因:法德矛盾尖锐,法国要对付三国同盟,不愿看到英俄互相削弱。 (2)变化:由对立走向结盟。原因: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协调同法、俄的矛盾。结果:三国协约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了最主要矛盾。其矛盾演变的结果是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1.英德矛盾的主要表现:德国实力迅速增强,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上升。 德国统治集团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对英帝国是一个严峻挑战。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的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矛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斗争、妥协与勾结,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军事结盟与军事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走向和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是( ) A.英、法、俄与德、奥、意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都是表面现象,也是具体原因,只有D项是根源,也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 摘编自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探究: (1)史料中是如何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 (2)史料中又是如何强调发动战争的责任主体的?你有何认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起因于人性的弱点。不同意。一战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2)将发动战争的首要责任推到德国身上。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总爆发,不能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归罪于一个国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根本原因是( ) A.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同 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必然原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永恒的规律,故选D项。而A、B、C三项是具体原因。 答案:D,2,3,4,5,1,1.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在议会发表演说:“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该讲话表明( ) A.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 B.德国要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C.德国要争夺欧洲霸权 D.德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解析:“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就是要加入分割世界的行列。 答案:A,2,3,4,5,1,2.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商业收入”以及“一战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冲突激烈。 答案:D,2,3,4,5,1,3.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答案:C,2,3,4,5,1,4.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 ) A.军国主义 B.霸权主义 C.极端民族主义 D.乐观主义 解析:由材料中“火药”“剑”“目标”“力量”可看出德国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 答案:A,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对世界大国的向往有着牢固的地理学及地缘政治学的根基。帕奇等地理学家以及瑙曼等政治学家强调,与奥匈帝国结盟对于德国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人们深信,只有通过发展海权,才能真正夺取世界权力。因此,威廉二世重申了他的信条:德国的未来铺设“在水上”。 英杰弗里帕克地缘 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时任德国海军上将的穆勒)就向贝特曼通报了所讨论的“军事政治形势”的情况。如果战争在奥地利塞尔维亚冲突中爆发,政府现在必须让人民了解德国的利益所在:“不应该让人民对一场欧洲大战的爆发一味地瞎猜应该(让他们)预先就习惯于这样一场战争的思维模式。” 美科普兰大战的起源,2,3,4,5,1,2,3,4,5,1,(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对德国政治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