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从呼吸运动的产物-二氧化碳入手,引出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用途,并且通过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总结和归纳出碳酸的性质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而说明了二氧化碳性质的重要性。b5E2RGbCAP(二)地位及内在联系 初中化学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介绍的相对较多,尤其是物质的性质,是考察学生能力和中考的重要考点。而此前的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引出,提出了学习性质的思路,对顺利地掌握二氧化碳有关性质作出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为本章的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性质,以及第六章的铁的性质和第八章的酸、碱、盐的中酸与指示剂和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打下一定的基础。p1EanqFDPw(三)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练习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DXDiTa9E3d(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激发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兴趣,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RTCrpUDGiT(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其次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准备以及他们的思维特点都决定了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节课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比较、实验等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得出相应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性质的知识为本节课的难点。5PCzVD7HxA2重点与难点的突破:(1) 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来把知识直观化。(2) 尽可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给予充足的素材和必要的启示帮助,使之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jLBHrnAILg二、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讨论归纳为主的探究型教学模式。xHAQX74J0X教学序为: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实验探究 引导分析 引导归纳 学生得出结论 应用于实际此法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探究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使得素质目标的实现。LDAYtRyKfE三、指导学法:本节课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归纳、实验、对比、分析等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推理分析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中找到事物的本质。Zzz6ZB2Ltk学习序为: 明确问题 实验探究分析现象 形成概念 理解迁移四、教学程序:(一)采用动画“死狗洞”设疑导出课题: “为什么人和狗同时进洞后,狗死,而人未死”,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为研究方向和知识的延续指明道路。dvzfvkwMI1(二)利用讨论的方法,引入教学内容讨论:1、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2、研究物理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3、研究化学性质的重点在哪里?(三)通过观察物质、分组演示实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用途:l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颜色和状态:得出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2. 通过观察演示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得出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平均相对质量大小的比较判定)。3. 通过观察演示汽水打开后二氧化碳的逸出实验: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以及二氧化碳溶解性大小与压强有关。4. 通过观看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过程演示:得出气体在降温、加压条件下,由气体变为液体和固体的过程,并指出固态二氧化碳升华的特殊性质,提出干冰名称的由来。rqyn14ZNXI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并且比较二氧化碳与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的异同点,进一步巩固物理性质。EmxvxOtOcol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观察演示向装有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实验:得出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的结论(同时再次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 讲述人的呼吸运动以及学生演示菜窖灯火实验: 得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3. 学生演示二氧化碳与石蕊固体、石蕊溶液及盐酸与石蕊溶液的变色反应: 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碳酸使石蕊变色,4. 学生演示加热反应后的两只变色试管内的溶液的现象: 得出碳酸的稳定性差的结论, 5. 学生演示并观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实验: 得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即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用相应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释一些现象如“死狗洞之谜”、为什么用石灰新粉刷的房间一开始反而变潮等。l 二氧化碳的用途通过性质的学习以及观看投影显示,得出二氧化碳的用途,并联系实际解释其用途应用到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四)归纳总结,形成概念:这节课教学容量大,学生探索实验多,内容教学结束后,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框图,并简 要用性质来解释二氧化碳的用途。然后作巩固练习来加以强化。例如:请你至少三种方法鉴别出二集气瓶气体中哪一瓶为空气,哪一瓶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把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SixE2yXPq5(五)作业: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设计三种类型试题(即基础版块、能力拓展、热点追踪),使学优生和学困生都有所收获,达到通达教学的目的,同时以小卷的形式做一教学效果的最终总结。6ewMyirQFL(六) 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三、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第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运用问题。(2)培养学生猜测、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实验前对现象、结果的理论预测,实验中的观察、思考,实验后的分析、交流、总结。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欲望和激情。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3、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4、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的探究实验教学仪器:二氧化碳发生装置1套、导管、集气瓶(3只)、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小烧杯3只、小型喷雾器个、镊子4把、软塑料瓶只、石蕊染成紫色的小花数朵、酒精灯等。kavU42VRUs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石蕊、稀醋酸、水、澄清的石灰水等。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重庆公园风景图片带领学生一起做深呼吸,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感受研究二氧化碳的必要性。师:空气中二氧化碳虽然含量少,但自然界中却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一起来对它的性质进行一翻探究吧!板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一:二氧化碳具有那些物理化学性质?1、观察两瓶老师已经收集好的两瓶二氧化碳(请同学注意观察并完成学案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参与教师完成探究活动中的活动1、活动2实验活动1:把二氧化碳倾倒进放有蜡烛的烧杯中(一位学生参加,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要求:观察倾倒方法和蜡烛熄灭,想到了什么?活动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1/3的水,振荡。(随机抽3位同学参加)学生要求:观察饮料瓶的变化情况,思考说明什么?2、思考:探究活动完成,展开小组讨论,填写学案相关内容,推荐同学当众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完成学案收获内容一的内容。y6v3ALoS89投影: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支持燃烧否性质归类(学生表述完成,显示上表结果)3、从二氧化碳状态引领学生看一段关于干冰运用的录像,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固体(干冰) 气体(升华), 吸热板书:2、化学性质: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现在来学习它的化学性质,刚才大家看到了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中,现在大家观察我手中的饮料瓶,向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使之变红,(学生必惊叹!) 趁势发挥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色素石蕊变红了?(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同学发言!)M2ub6vSTnP1、瓶中存在的物质由学生争论,引导得出:水、二氧化碳、或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某种物质2、如何证明是何种物质呢?(小组争论,学生提出办法)探究二:是什么物质让石蕊变了色?请三名同学,分别完成探究的、三个实验,大家注意观察,并完成学案相关内容。分别探究紫色石蕊花遇到水、二氧化碳、潮湿石蕊花遇二氧化碳、稀醋酸的情况。学生讨论:为什么?完成学案,准备回答。投影:(小组代表发言,同时投影完成上表)操 作喷水直接放入二氧化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喷醋酸现 象解 释结 论实验提示:醋酸是一种酸,凡是酸都能让紫色石蕊变成红色。(教师完成这个实验做给学生看,让学生思考会不会是什么酸让石蕊变成了红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5并提问得出结论:二氧化 碳可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0YujCfmUCw探究三:下面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将刚才已经变色的红花在酒精灯轻轻烘,花从红色又变成紫色(学生惊奇!)趁热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指导阅读教材P115,请大家自主寻找答案。eUts8ZQVRd学生:(应该十分高兴找到了答案,自己获取了知识)因为碳酸不稳定,分解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蕊花恢复成了原来的紫色。sQsAEJkW5T投影:展示图形和化学方程式师:二氧化碳还有其它化学性质吗?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我们又如何鉴别它呢?联系小学自然课,大家知道用什么方法鉴别吗?(展开讨论)GMsIasNXkA探究四:如何鉴别二氧化碳?(2位学生完成)CO2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这也是二氧化碳的一条化学性质,可用于检验CO2气体。可见: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O2 + Ca(OH)2CaCO3+ H2O五、总结: CO2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干冰是CO2固体,能升华,升华时吸热。 CO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不能供呼吸。能与水反应CO2 + H2OH2CO3 。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O2 + Ca(OH)2CaCO3+ H2O六、课堂巩固:设计实验证明雪碧饮料中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七、作业: P120 8、9和学案提供板书设计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教学自我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为学习酸、碱、盐起到铺垫作用。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它对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的用途,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之一。TIrRGchYzg学生在上一课题时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本节是上一课时的延续,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7EqZcWLZNX二、教案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实验仪器准备紫色石蕊试液、盐酸、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胶头滴管、石灰水(两瓶,一瓶敞口,一瓶密封)。水、烧杯、蜡烛、试管、导管、集气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小纸花4朵。教学进程教学环节及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设计意图评价方法1、(讲述化学趣闻“死狗洞”引入新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猫、狗等动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会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这个洞,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有“屠狗妖”。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今天的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思考,积极“破案”,找出“真凶”。2分钟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2、(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收集、验满、检验方法,接着用这些方法制取和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指导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回顾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收集、验满、检验方法,接着用这些方法制取和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指导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3、演示实验: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蜡烛,往其中倒入二氧化碳(象倾倒液体一样),两支蜡烛先低后高都熄灭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同学们还能不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实验方案。3、提问:同学们还能不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打开学生思路。4、演示可乐瓶变瘪实验,(提问)为什么瓶子会变瘪了?(小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使瓶子变瘪。在降低温度、增大压强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溶解的更多。一些饮料中就用这种方法溶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饮料(可乐或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生观察、分析现象。(为什么瓶子会变瘪了?)小组讨论。演示可乐瓶变瘪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解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使瓶子变瘪。在降低温度、增大压强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溶解的更多。5、老师演示实验:(1)、在盛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引导学生猜想):是H2O?是CO2?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来验证。(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溶液不变红色,从而排除假设。)(2)、向紫色小花上喷水,(小花不变红色,再次排除假设。)(3)、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红色,再次排除假设。)(4)、将喷水润湿的紫色小花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变红色,从而证明假设成立。)(提问)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CO2+H2O=H2CO3 (实验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样H2CO3 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学生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学生猜想):是H2O?是CO2?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3)、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6、继续实验:将实验5中变红的溶液加热。(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小结)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培养实验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信阳潢川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招聘全日制公益性岗位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幼儿园招聘聘用制保健医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西桂林市长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小学数学教师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北碚区总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郑州城建职业学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聊城市莘县选聘法律顾问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博士研究人员(第二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快消品行业市场竞争与消费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美行业医美市场消费群体与产品需求分析研究报告
- 中国近代史课件
-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数学1》真题-1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件
- 常用截面惯性矩与截面系数的计算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办法
- 单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3年java程序设计试题库
- 初一英语英语语法总结课件
- 酸碱平衡紊乱模型的复制和解救课件
- 管理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的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