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三四单元测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气候生物水文土壤地貌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A有机进化 B化学演化 C生物演化 D有氧环境演化2、右图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C区域性 D单一性3、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45两题。4、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5、土壤有机质含量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6、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7、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A有序性和普遍性 B复杂性和整体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整体性和重复性8、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高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划 C中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9、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10、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11、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12、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时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间相隔3亿-4亿年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罗纪,那时恐龙繁盛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D、踞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13、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14、下列关于煤炭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516题。15、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16、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17、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18、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19、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太行山区皖西大别山区长白山区 武 夷 山 区 黄土高原 浙南山区20、读右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AB CD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1-23题。铁路公路河流聚落山脉沙漠湖泊2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2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2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回答2425题。24、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A植被破坏 B轻微地震 C连续降雨 D岩层破碎25、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 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 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二 综合题(4小题,共50分)30604026、右面是一张理想状态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大陆的简图。根据陆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分异规律,填出图中相应数码所代表的自然带。 成土母质吸收淋失腐殖质循环SCO227、右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8、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分析:(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2)最暖的年份是在_。(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 _;_ _。(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图中数值表示我国建国以来各地区旱灾出现的频次)29、读我国旱灾出现频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出我国旱灾出现频次最大的三个地区是 、 、 。(2)下列人类活动可导致此类灾害危害加剧的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开垦草原A BC D答案:2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27、(1)光合 矿物质 (2)降水 气温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28、(1)气温呈上升趋势 (2)1998年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FBGHECAD(4) 29、(1)华北平原,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 (2)D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经理公关能力提升培训大纲
- 七年级美术项目教学计划
- 2025年度健身中心市场发展计划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我多想去看看 课件
-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 三年级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指导计划
- 家政服务员应急处理能力提升计划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活动计划
-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与考试应对策略
- 十年(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专题17 神经调节(含答案或解析)
- 加温毯预防术中低体温
- 石材维修合同范本(2025年)
- 【MOOC】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I-内蒙古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南方航空公司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案例分析》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贵州茅台酒厂保健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农业发展史
- T∕CACE 0118-2024 改性磷石膏混合料道路稳定基层应用技术规程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善用互联网信息服务 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