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1页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2页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3页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热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换热器的结结构及用途。2、 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3、 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4、 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5、 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二、实验原理根据传热方程Q=KAtm,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面积A,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释放出的热量Q1与自来水得到的热量Q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2为准。三、实验流程和设备实验装置由列管换热器、风机、空气电加热器、管路、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等组成。空气走管程,水走壳程。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管径、管数和管长进行计算。实验流程图:水进口温度计列管式换热器温度计温度计空气电加热器空气进口温度计调节阀风机转子流量计转子流量计传热系数K测定实验流程图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1、熟悉设备流程,掌握各阀门、转子流量计和温度计的作用。2、实验开始时,先开水路,再开气路,最后再开加热器。3、控制所需的气体和水的流量。4、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的有关参数。重复一次。5、保持空气的流量不变,改变自来水的流量,重复第四步。6、保持第4步水的流量,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第四步。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风机和自来水阀门。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换热流型 错流 ; 换热面积 0.42、 实验数据记录序号风机出口压强mH2O空气流量读数m/h空气进口温度空气出口温度水流量L/h水进口温度水出口温度11.6 1611029.2 8018.9 21.9 21.6 1611029.4 8018.9 21.9 11.6 1611029.9 6018.9 22.4 21.6 1611029.9 6018.9 22.3 11.6 1611031.9 2019.0 24.8 21.6 1611032.0 2019.0 24.9 11.6 1111029.6 2019.1 23.0 21.6 1111029.6 2019.0 23.0 11.6 611027.8 2019.0 21.3 21.6 611027.8 2019.0 21.3 3、 数据处理序号空气流量m/s水流量kg/s水的算术平均温度水的比热容J/(kg)传热速率J/s对数平均温度tm换热面积m传热系数K W/mKK的平均值W/mK10.0044 0.0222 20.40 4183278.867 36.2479 0.419.2333 19.1717 20.0044 0.0222 20.40 4183278.867 36.4816 0.419.1101 10.0044 0.0167 20.65 4183244.008 36.9177 0.416.5238 16.2817 20.0044 0.0167 20.60 4183237.037 36.9456 0.416.0396 10.0044 0.0056 21.90 4185134.850 38.2991 0.48.8024 8.8696 20.0044 0.0056 21.95 4185137.175 38.3740 0.48.9367 10.0031 0.0056 21.05 418490.653 36.1782 0.46.2644 6.3345 20.0031 0.0056 21.00 418492.978 36.2936 0.46.4046 10.0017 0.0056 20.15 418353.449 34.5811 0.43.8641 3.8641 20.0017 0.0056 20.15 418353.449 34.5811 0.43.8641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计算数据如上表,以第一次记录数据序号1为例计算说明:2、对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分析数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答:比较一、二、三组可知当空气流量不变,水的流量改变时,传热系数变化不大,比较四、五组可知空气流量改变而水的流量不改变时,传热系数有很大变化,且空气流量越大,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综上可知,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值,实验中,提高空气侧的值以提高K值。3、转子流量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校正读数?答:转子流量计不能用于流量过大的流体测量,使用时流量计必须安装在垂直走向的管段上,流体介质自下而上地通过转子流量计。读数时应读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玻璃管刻线相交处的数值,可以读初始值和最终值,取两者之差来校正读数。4、针对该系统,如何强化传热过程才能更有效,为什么?答:该系统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热流体,所以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量,提高其所占比例来强化传热效果;减小水的流量;内管加入填充物或采用螺纹管,加热面在上,制冷面在下。因为由实验可知提高热阻大的流体的传热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5、逆流换热和并流换热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吗?答:逆流换热时热流体是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反;而并流传热时,其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同;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逆流换热器比并流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小。可以改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方向,测得在相同传热效果下,逆并流所需传热面积大小,从而加以验证。6、传热过程中,哪些工程因素可以调动?答:增大传热面积S;提高传热系数;提高平均温差;换热过程的流型(并流,逆流,错流)。7、该实验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冷凝水流通不畅,不能及时排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