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二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典题举例 (2011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 _,解题思路 步骤一: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步骤二: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 步骤三: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 答题建模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评价。 规范解答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分析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典题举例 (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_,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一般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或“表达了”等。从暮春一诗中的“愁”字和“老”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伤春之愁、流年之叹”。从暮春山间一诗中的“缓步”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闲适之情”。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子规、斜阳等暮春意象来表达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通过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幽美的暮春景象来表现作者的闲适之情。,答题建模 本诗表达了(抒发了)_的思想感情。(步骤1)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_(结合有关语句具体分析)。(步骤2) 规范解答 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典题举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_,解题思路 解题模式三步走: 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此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 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具体分析参见答案。 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根据自圆其说的分析,得出结论该词为旷达之语或并非旷达之语。 答题建模 同意(或不同意)。(步骤1)起句(二、三、四句)_。(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步骤2)因此,_。(归纳总结)(步骤3),规范解答 (示例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示例二)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评判;二是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三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近年来对第一点的考查越来越热。 2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考查的题型越来越多。 3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一、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1要学会知人论世 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的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短暂的快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的境界。 2要结合时代特点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3要利用暗示信息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释。 4要抓住关键词语 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的关键性词语,联系全诗,整体把握其内容及情感。,二、分析诗歌思想感情 1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 5抓住典型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6抓住注释 思考注释所暗示的内容。,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体悟要深入 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 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