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总 体 设 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时期,本课主要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初期阶段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镇压过程中豪强四起,争夺地盘,形成混战。经过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经过赤壁之战,曹、刘、孙分别占据中原、四川、江东等地,三国鼎立形成。 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较熟悉,学生有一定的材料储备,但是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待历史事件 的辨别能力较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辨别史书和小说反映历史的不同之处。 教 学 目 标 知道相关的重要人物,区别文学描述和历史原貌之间的关系。 2 / 13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认识其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系。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历史影响,指出三国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 点 难 点 曹操统 一北方的原因;(第一字目以 “ 官渡之战 ” 为重点,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但这仅仅是军事上的表现,政治上的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经济上的 “ 屯田制 ” 学生不易理解,需简单点拨提升,全面分析。)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对比两场著名战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一种德育,也是一种情感启迪和升华,是学习历史的最直接收获。) 教 学 过 3 / 13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继秦汉大一统之后,中国又进入到一段时间较长的分裂混战的状态,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大家了解更多的是三国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微视频,看看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句话?思考三国鼎立局面是建立在什么社会背景之下的,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设问:东汉末年的局势如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在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最终都像那翻飞的浪花消逝 了。其中有一个人物被称为 “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 。 曹操既是小说里的人物,也是历史上存在人物。而他参与的两场战役最恰当的体现了这一句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一转头之间有胜有败。是哪两场战役呢?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呢? 课前我们对这两场战役已经进行预习,一起来交流一下4 / 13 吧。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一个人物 两场战役 三个国家 学生观看微视频,认识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统一的分裂 与统一的变化。 学生答:政局混乱,军阀割据。 学生答:曹操 5 / 13 学生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讲解知识要点。 明确目标,对于本课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 2 分多钟的微视频,对于本节课的大致关系做一个了解。包括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三国鼎立政权建立的 基本信息等。 用简单问题来进行师生互动,为课堂活动热身。 6 / 13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设问:曹操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仅仅是因为这一场战役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或有利条件呢? 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一系列优势,曹操统一了黄 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军阀,那他下一步的目标将会是什么呢? 曹操欲统一全国,将会遇到哪些力量的阻碍? 展示赤壁之战。 板书: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结合咱们的自学,我们一起来将两场战役做一个归纳和比较吧!一起来思考两个问题。 7 / 13 1.完成表格,归纳一下两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意义。并思考两战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2.两场战役仅间隔 8 年,应了那句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一次以少胜多,一次以多败少,曹操在两次战役中表现迥异,这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由此可见,战争的成败是不是仅仅靠兵士的多寡来决定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不能骄傲,虚心谨慎。 学生答:屯田制(大力推行屯田,保障了粮草供应,也解决了灾民生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据优势,借天子之名发号施令。) 学生答:统一全国。 学生答:南方的孙权和刘备。因为在北方混乱之际,他们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学生答: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8 / 13 都有曹操的参与。 对于交战双方都非常重要。 学生答:不能骄傲轻敌、不能刚愎自用、要多听取建议、要灵活应用战法 学生对生硬知识点加以整合,认识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引入到赤壁之战的学习。 表格没有问题,相同之处适当启发:从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结果,从两场战役产生的影响和 意义来看。 学史以明理,加强德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情感收获。 教 9 / 13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我们在谈曹操,大家长久以来,对曹操是怎样认识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曹操的看法。 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不能仅仅依靠文学作品和故事传承来确定呢?一起来看几段材料。 体恤灾民,开发经济,坚持理想,崇尚节俭。(包括陈寿和鲁迅对曹操的评价。 ) 你对曹操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学完两次战役,我们做几道例题,加以巩固。 对照板书:曹操在官渡之战后,逐步统一北方。挥师南下,想要一统天下,却不料在赤壁大败,再也无力南下。而孙权、刘备在此战之后也逐渐在南方站稳脚跟。局势正如诸葛亮当年在茅草屋中所预测, “ 三分天下 ” 的鼎立局势逐渐形成。 10 / 13 并对照地图,你能用简洁明了的几何图形,把三国方位表现出来吗? (不要你画地图,只要用基本几何图形,反映出三国位置,体现出三国鼎立。) 到公元 222 年,孙权建立吴国,三 国鼎立的局面就宣告形成了。 学生答:我们受到文学名著和民间故事,把这曹操看成是一个奸邪小人、篡汉夺权的恶人。 学生答:不能。 学生总结:曹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理想主义者。 学生回答,难度不大,稍加点评。 学生将知识点归纳到表格中,重点掌握国家名称、建立时间的先后、建立者以及都城所在。 学生汇报。 学生绘制,教师巡视,展示优秀作品。 11 / 13 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依据史实。不能偏听偏信,流于表面。 随堂巩固,讲练结合。 提升学生从文本中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加强阅读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提升学生绘图、识图能力。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教 学 过 12 / 13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我们再来做几道例题,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是否还存在什么误区? 总结:三国时,各个政权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加强生产,魏国实力渐强,吞并蜀国,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最终实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由分裂到统一,还是那句话: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板书:西晋统一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完成限时作业,看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圆满达成。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方案-售后服务
- 中继泵站运行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西企业咨询顾问方案
- 西式快餐管理咨询方案
- 户外拓展破冰活动策划方案
- 生产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 咨询客服绩效方案
- 房地产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 转型互联网营销外包方案
- 建筑垃圾保护方案设计要求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土储氢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CD13在肝癌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 宗教场所组织管理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培训解读课件
- 资产收购居间协议书
- 【《游客体验视角下广西平南北帝山景区游客调查及景区开发问题和对策》15000字(附问卷)】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库房供暖合同协议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