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doc_第1页
专业课.doc_第2页
专业课.doc_第3页
专业课.doc_第4页
专业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感 官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外感受器是指人与内、外环境直接接触和联系的部分。() 2、内感受器在接受刺激后,能引起主观上的清晰感觉。() 3、视觉的形成是由眼的折光系统和感觉系统的机能共同完成的。() 4、瞳孔的机能是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增强视觉准确度。() 5、辐射肌收缩时瞳孔缩小,它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6、视野是指眼注视前方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看近物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被牵拉。( ) 8、看近物时,瞳孔会扩大。( ) 9、看远物时,瞳孔放大,这是由于辐射肌收缩所致。() 10、对光反射是指看强光时,瞳孔放大,看弱光时,瞳孔缩小。() 11、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分,对弱光敏感。() 12、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时,可以引起身体平衡失调,眼球震颤和植物神经反应。( ) 13、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遗传,后天训练很难改变。() 14、腱梭主要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 ) 15、运动员的一切运动技能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 16、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 17、当人体的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时,将会出现夜盲症。() 18、视觉只有分辨物体形状大小、颜色和空间感觉的机能,而无维持人体平衡的机能。( ) 19、壶腹嵴是感受人体直线变速运动的,囊斑是感受人体旋转变速运动的。( ) 20、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它们是位觉和平衡器官。( ) 二、选择题: 1、外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引起的感觉一般是()的。 A、清晰 B、不清晰 2、眼睫状肌的功能是调节( )的大小。 A、瞳孔 B、折射率 3、( )具有感觉功能。 A、纤维膜 B、血管膜 C、视网膜 4、在运动或疼痛,愤怒恐惧,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瞳孔( )现象。 A、放大 B、缩小 5、辐射肌收缩时瞳孔( ),它受( )神经支配。 A、扩大 B、缩小 C、交感 D、副交感 6、虹膜内的平滑肌收缩和舒张调节( )改变。 A、折光率 B、瞳孔 7、看近物体时,眼睫状肌( )悬韧带放松。 A、松驰 B、收缩 8、看远物时,睫状肌( )悬韧带被牵。 A、松驰 B、收缩 9、看近物时,晶状体(),曲率()把物象()到视网膜上。 A、减小 B、增大 C、前移 D、后移 E、变扁 F、变圆 10、看远物时,晶状体(),曲率()把物象()到视网膜上。 A、减小 B、增大 C、前移 D、后移 E、变扁 F、变圆 11、对光反射是指看()时瞳孔缩小,看()时瞳孔放大。 A、弱光 B、强光 C、红色彩 D、绿色彩 12、眼外膜的前部有屈光作用,称为( )。 A、巩膜 B、角膜 13、物体光线通过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上,而成为一个()的实像。 A、正立 B、倒立 14、正常眼观看()米以外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恰好聚集在视网膜上。 A、2 B、4 C、6 D、8 15、当视()物体时,瞳孔会放大,当视()物体时,瞳孔会缩小。 A、近 B、远 16、前庭器官在维持人体( )机能上起重要作用。 A、呼吸 B、平衡 C、兴奋和觉醒 17、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部分,感受()刺激 A、中央 B、周围 C、强光 D、颜色 E、弱光 18、视锥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部分,感受()和()刺激。 A、中央 B、周围 C、强光 D、颜色 E、弱光 19、视杆细胞有缺陷的人,表现为( ) A、色盲 B、夜盲症 C、近视 D、色弱 20、眼肌运动不平衡,将导致( ) A、近视 B、斜视 C、远视 21、当身体作旋转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向身体运动的()流动,冲击( )的毛细胞兴奋。 A、正方向 B、反方向 C、囊斑 D、壶腹嵴 22、前庭机能稳定性高的运动员在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较( )。 A、强 B、弱 23、不同颜色的视野不相同,其中()视野大于()视野 A、绿色 B、白色 24、当人体在产生加速度变化的器械上感受加速变化的刺激,是提高前庭机能的( )训练法。 A、主动 B、被动 25、当人体做直线变速运动时,可被()感受器感受。 A、囊斑 B、壶腹嵴 26、肌梭和腱俊在机能上的主要差别是肌俊可以感知肌肉的(),腱梭可以感知肌肉的( )。 A、张力 B、长度 C、痛觉 27、肌肉活动时所产生的本体感觉是( )。 A、明确的 B、不明确的 28、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 A、肌梭 B、腱梭 29、前庭机能稳定性较高的运动项目是()和()。 A、跑步 B、铁饼 C、体操 D、游泳 30、感受旋转加减速度的感受器位于()和()中。 A、椭圆囊 B、球囊 C、半规管 31、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大,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不能聚集于视网膜上,而聚集于视网膜之(),需用()透镜矫正。 A、后 B、前 C、凹 D、凸 32、足球运动员的( )视野范围比一般人大 A、红色 B、白色 C、黄色 D、绿色 33、实现空中方位感受需要()、()、()、的相互配合。 A、听觉 B、视觉 C、痛觉 D、本体感觉 E、前庭感觉 34、眼之所以能清晰看见远、近物体,是因为对()和()进行了相应的调节。 A、晶状体 B、角膜 C、玻璃体 D、瞳孔 三、概念题: 1、视力 2、视野 3、感受器 4、前庭机能稳定性 5、中央视觉 6、立体视觉 7、色觉 四、简答题: 1、当视近物时,眼要发生相应的调节反应才能看清物体,这种调节包括哪些方面? 2、视网膜内有哪二种感光细胞?它们分别有何机能? 3、位觉与平衡器官包括哪些? 4、运动员的一切运动技能必须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本体感受器包括哪些?它们的机能是什么? 五、问答题: 1、眼球有哪些机能。 2、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时机体会有哪些反应? 3、提高前庭机能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A,C) 6、(B) 7、(B) 8、(A) 9、(F,B,C) 10、(E,A,D) 11、(B,A) 12、(B) 13、(B) 14、(C) 15、(B,A) 16、(B) 17、(B,E) 18、(A,C,D) 19、(B) 20、(B) 21、(B,D) 22、(B) 23、(B,A) 24、(B) 25、(A) 26、(B,A) 27、(B) 28、(A) 29、(B,C) 30、(C) 31、(B,C) 32、(D) 33、(B,D,E) 34、(A,D)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晶体状调节和瞳孔调节 看近物时,晶状体凸起,增加曲率,使物象前移到视网膜上,同时,瞳孔缩小,以限制进入眼内的光量。 2、答: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是视维细胞和视杆细胞,视维细胞感受强光并分辨颜色,在白天起作用,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在夜晚起作用。 3、答:位觉与平衡器官是指内耳迷路中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它们引起的感宫称前庭感觉。 4、答:本位感受包括肌梭和腱梭。肌梭感受肌内收缩长度变化的刺激,而肌腱感受肌肉收缩张力变化的刺激。 五、问答题答案: 1、答:眼球有折光机能和感光机能。 折光机能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的折光系统完成的,光线通过折光系统的折射和晶状体、瞳孔的调节后,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感光机能是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实现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象的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质,最终形成视觉。 2、答: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久的刺激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躯干肌肉张力的正常关系失调,从而导致动作或身体平衡的失调,并且引起眼球震颤。另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植物性神经反应,如心率、血压的变化;呼吸加速;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全身软弱,头晕等。 3、答:前庭器官的稳定性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提高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三种。 (1)主动训练法,主动地选择有加速度的旋转运动,如摇头操、体操等。 (2)被动训练方法,被动地感受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如坐在转椅、离心机上等。 (3)综合训练法,将主动与被动训练法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此法效果最好。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 2、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向外周的部分叫树突。()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出现了超级化。()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出现了去极化。() 5、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 ) 6、兴奋和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过程。() 7、兴奋过程加强它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相继负负导。() 8、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对大脑皮层有激醒的作用。() 9、植物性神经系统传导兴奋的速度比躯体性神经系统慢是因为经过的突触数目多。( ) 10、 11、神经元间的复杂联系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高度杂化的结构基础。( ) 12、体表的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后回。() 13、本体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后回。() 14、体表感觉投射区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身体各部面积的大小呈正比例关系。( ) 15、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 16、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向外周的长突起叫轴突。() 17、时间总和是指许多神经纤维同时把冲动传到中枢,从而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 ) 18、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兴奋。( ) 19、植物性神经纤维和躯体性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是一样的。( ) 20、交感神经对肌肉能起到营养作用是因为它的兴奋能改善肌组织的物质代谢过程,改变肌肉的营养状况,从而增加肌力。( ) 21、肌紧张是由于骨骼肌的肌纤维轮换交替产生微弱收缩的结果。( ) 22、肌紧张不属于牵张反射。( ) 23、头后抑时,人体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没有什么变化。() 24、头前倾时,人体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加强。() 25、在跳马推马时,若头部的位置不正,落地身体会向头歪的方向偏斜。( ) 26、人体的一切随意运动,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的活动实现的。( ) 27、锥体系的机能是支配同侧肢体远端关节肌肉的精细运动。() 28、大脑皮层的视区在枕叶。( ) 29、听神经终止于大脑皮层的颞叶。( ) 30、当脑电波由高振幅的慢波转为低振幅的快波时,表示兴奋过程加强,而由低振幅的快波转变高振幅的慢波时,表示抑制过程的发展。() 二、选择题: 1、将神经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导的突起叫( ) A、树突 B、轴突 C、末梢 2、()接受另一种经元传来的冲动,并把它传向胞体。 A、树突 B、轴突 C、末稍 3、突触后膜出现()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去 B、超 C、复 4、连续给予数次阈下刺激而引起的反射称为中枢兴奋的()总和。 A、时间 B、空间 C、时空 5、同时在不同感受区域内分别给予几个阈下刺激而引起的反射,称为中枢兴奋的( )总和。 A、时间 B、空间 C、时空 6、兴奋过程加强它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 ) A、同时正诱导 B、同时负诱导 C、相继负诱导 7、兴奋停止以后,兴奋中枢转为抑制状态称为( ) A、同时负诱导 B、相继负诱导 C、相继正诱导 8、肌紧张属于( )反射。 A、非条件 B、条件 C、阳性 9、突触前抑制是通过( )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 A、轴突树突 B、轴突胞体 C、轴突轴突 10、头后仰时引起上肢及背部的( )紧张性加强。 A、伸肌 B、屈肌 C、拮抗肌 11、头向一侧扭转时,引起()上下肢伸肌的紧张性加强。 A、同侧 B、对侧 C、两侧 12、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和其它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A、胞体 B、树突 C、轴突 13、如果兴奋冲动通过神经元的环路传递后得到加强和延续,属于( )反馈作用。 A、正 B、负 C、总 14、突触部位是反射弧中( )容易被劳的环节。 A、最 B、最不 C、一般 15、运动员灵活性的高低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有直接关系。 A、强度 B、均衡 C、相互转变 16、一条神经纤维连续传入冲动从而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称为()总和。 A、时间 B、空间 C、时空 17、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 )后作用。 A、有 B、没有 C、不一定有 18、交互抑制属于( )抑制。 A、突触前 B、突触后 C、回返性 19、牵张反射的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同一块肌肉中。 A、在 B、不在 C、不一定在 20、头后抑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 A、加强 B、减弱 C、无变化 21、锥体系的机能主要是支配()肢体的随意运动。 A、同侧 B、对侧 C、两侧 22、中央前回主要为( )区。 A、感觉 B、运动 C、联络 23、体表感觉在中央后回的投射位置( )倒置。 A、完全是 B、基本上是 C、不是 24、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支气管平滑肌( )。 A、收缩 B、舒张 C、无变化 25、交感神经兴奋对糖元分解,肾上腺髓质分泌起()作用。 A、促进 B、抑制 C、调节 2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 )胰岛素分泌。 A、促进 B、抑制 C、调节 27、做空中转体动作时,都要先转( )。 A、体 B、头 C、臂 28、下丘脑的后侧部是( )中枢。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植物性神经 29、非特异性传入系统有( )作用。 A、引起特异感觉 B、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导致睡眠 30、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肠胃活动( )。 A、加强 B、减弱 C、无变化 3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机能的基本方式是( )。 A、兴奋和抑制 B、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正反馈与负反馈 32、关于细胞间兴奋的化学传递特点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主要通过化学递质 B、不需Ca2+参与 C、单向传递 33、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a2+由膜外进入 B、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C、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对K+的通透性升高 3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于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 ) A、Na+、K+、Cl-,尤其是对Na+ B、Ca2+、K+、Cl-尤其是对Ca2+ C、Na+、K+、Cl-,尤其是对K+ 3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a2+由膜外进入突触的膜内 B、突触小包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其对K+、Cl-的通透性升高 C、突触后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36、交互抑制也称为( ) A、回返性抑制 B、侧支性抑制 C、周围性抑制 37、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少 B、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38、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 A、回返性抑制 B、侧支性抑制 C、交互抑制 3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 A、弥散地向大脑皮质区域投射狭窄区域投射 B、引起特定的感觉 C、受到破坏时,将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40、对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投射至皮质特定的感觉区,有点对点的关系 B、引起特定感觉 C、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出现昏睡 41、关于皮肤体表感觉区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重要投射区,第一体感觉区的传入投射具有交叉的关系 B、体表区的空间投射分布是倒置的,而头面部代表区的配布是正立的 C、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体表面积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42、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43、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高位神经元对脊髓的影响 B、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C、肌肉供血因瘫痪而减少 44、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感受器的敏感性 B、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C、中枢突触的多少 45、在下列现象中,哪个存在着正反馈?( ) A、减压反射 B、肺牵张反射 C、排尿反射 46、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 A、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47、肌牵张反射使( )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其它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C、伸肌和屈肌都收缩 48、当运动神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49、当运动神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50、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时( ) A、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 B、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C、对其它关节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51、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的收缩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 52、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 A、肌张力减弱,出现平衡失调 B、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动作时震颤消失 C、出现的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缓解 53、支配远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在( ) A、中央前回4区 B、中央后回6区 C、中央后回312区 54、下列哪种神经元联系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 A、单线式联系 B、环状联系 C、链锁状联系 55、运动单位是指( )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一个神经元及其末梢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 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群 56、根据神经元在反射弧中的地位,可分类为( ) A、中枢神经元,外周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C、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57、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 ) A、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B、促进胰岛素分泌 C、促进糖元分解 58、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全身 B、左半身 C、右半身 5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局部电位 60、运动区主要位于(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 三、概念题: 1、反射 2、反射时 3、交互抑制 4、同时诱导 5、相继诱导 6、肌紧张 7、牵张反射 8、姿势反射 9、状态反射 10、翻正反射 11、特异性投射系统 1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3、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14、突触 15、中枢延搁 16、兴奋的总和 17、锥体系 18、锥体外系 19、兴奋的后作用 四、简答题: 1、突触在传递兴奋时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突触前抑制? 3、什么是突触后抑制? 4、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有哪些规律? 5、反射时的长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植物性神系统的机能特点是什么? 五、问答题: 1、脊髓的机能是什么? 2、小脑对人体运动有哪些调节作用? 3、间脑有哪些机能? 4、状态反射在人体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5、翻正反射在人体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6、大脑皮层是怎样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的?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B) 6、(B) 7、(B) 8、(A) 9、(C) 10、(A) 11、(A) 12、(C) 13、(A) 14、(A) 15、(C) 16、(A) 17、(A) 18、(A) 19、(A) 20、(A) 21、(B) 22、(B、A) 23、(B) 24、(B) 25、(A) 26、(A) 27、(B) 28、(A) 29、(B) 30、(B) 31、(B) 32、(B) 33、(C) 34、(A) 35、(C) 36、(B) 37、(C) 38、(A) 39、(C) 40、(C) 41、(C) 42、(B) 43、(B) 44、(C) 45、(C) 46、(A) 47、(A) 48、(A) 49、(B) 50、(B) 51、(C) 52、(B) 53、(A) 54、(B) 55、(B) 56、(B) 57、(B) 58、(C) 59、(C) 60、(A) 四、简答题答案: 1、答:突触在传递兴奋时有单向传导、兴奋的总和及突触延搁等的特点。 2、答:由于某种生理机制减少了突触的递质释放,使得神经冲动传至突触时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而呈现抑制性效应。此时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并无变化,因为出现抑制效应的原因是突触前轴突末梢的变化,故称为突触前抑制。它是通过轴突一轴突突触的活动发生的。 3、答: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出抑制性递质,经突触间隙而使所有与它形成突触联系的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呈现抑制,由于这种抑制是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造成的,所以称为突触后抑制。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必须首先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再转而抑制其它神经元。 4、答: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有如下一些特点或规律(要点):(1)兴奋单向传导;(2)中枢延搁;(3)兴奋的总和;(4)兴奋的后作用;(5)兴奋的节律转化;(6)兴奋的扩散 5、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