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120分 附加题30分 计150分) 一、 单项选择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舰舸g 寥廓lio 峥嵘zhng 否极泰来fuB青荇xng 漪沦ln 罗绮y 休无咎言jiC长篙go 漫溯s 踟躇ch 众矢之的shD机杼sh 飞猱no 商贾ji 脉脉含情m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佃头 妆奁 陨落 及及可危B杂柔 鸷鸟 风糜 浪遏飞舟C残垣 发酵 霉菌 挥斥方遒D箜篌 芰荷 方圜 盍然长逝3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静女其姝,贻我管彤。B蒲苇韧如丝,便作旦夕间。C久在尘网中,复得返自然。D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其中“击”字使雄鹰的矫健双翅变得迅猛有力。B“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将自己比作康河中一条水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思恋之情。C“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明诗人已经从孤寂中走出,打开了自己的心扉,要“面朝大海”,歌颂“春暖花开”的生命季节,歌颂美好的幸福生活。D“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诗人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那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厌恶的反效果,从而在曲折含蓄之中表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的本意。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诗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B诗歌致大海的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其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诗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6.选出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塘前。 7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都可称作今体诗。 B. 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东汉时刘向编辑收录的。其中作品最多的是屈 原,他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填词、乐府等,按字句多少分成小令、中调、长调。宋词与 元曲小令是同一概念。 D. 婉约派是词中一大流派。其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作品情思曲折,含蓄深厚,语言婉转绮丽。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 8、对下列诗句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改写后,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太多情善感。)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来,眺望中还清楚地记得扬州路上一片烽火。)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还在,可是凄冷的月亮无声地倒映在湖中,月光随水波荡漾。) 9、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是“三曹”之一的曹子建。“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他们都是建安诗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颂大都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D屈原,名原,字平,是战国时代楚国人。西汉学者刘向将屈原的诗歌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品。10、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其家。 B、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派诗人,前者有诗集红烛,后者有诗集猛虎集。 B、“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C、中国新诗一般是指五四以后的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不属于现代诗歌。 D、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游,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曾与白居易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12、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既是对同学的亲切遥问,深情的怀念,也是激励自己和一切革命者应该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B“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白马带着金黄色的笼头,一白一黄,色彩鲜明;轻捷地奔驰在西北地区,何等有气势。表面写马,实则写人。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是回忆夫妻之间曾经有过的一段恩爱的家庭生活。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运用起兴,给全诗笼罩上了悲剧气氛。13、从实景、虚景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B、千里烟波,暮霭沉沉C、杨柳岸,晓风残月 C、波心荡,冷月无声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所起的修辞作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卷起千堆雪 B、江山如画 C、樯橹灰飞烟灭 D、人生如梦15、与越中览古后两句诗表达的感叹最为相近的一项是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阅读题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16古诗常用赋、比、兴。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了同一手法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7对文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 故意 B施 用C白 告诉、禀告 D公姥 公婆,这里专指婆婆18下面各句中的“相”与“及时相遣归”中“相”的作用不同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 B好自相扶将C嬉戏莫相忘 D儿已薄禄相19古诗中常用许多双声词、叠韵词或叠音词,使语言和谐优美,富有表现力,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五里一徘徊”中“徘徊”属同一类别的是A踯躅青骢马 B自名为鸳鸯C窈窕世无双 D二情同依依20、第二段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主要内容是什么?21、第二段表现了刘兰芝的那些品德?并举例说明。 阅读下文,完成22- 25 题虞 美 人听 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2此首词的曲牌名是,题目是 。 23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24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25.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0字左右即可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528题 蜀 相 杜甫 臣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6、“锦官城”是指 ,“三顾”是指 的故事。两朝是指 。27、“臣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中的“寻”字有何含义?加以简单分析。2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暗示了 ,抒发了 的感慨。29、赞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高贵品质,并表明作者敬仰缘由的一句诗是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931题。 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也飘飘,雨又萧萧。 ,银字声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30、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句子补在原词空缺处。 烟未敛,楚山杳 五湖秋晓 何日归家洗客袍 旧院隔霜帘不卷 楼上帘招 金粉屏边醉倒 A B. C. D. 31、作者让游子面对“风也飘飘,雨又萧萧”时,表达了什么心情?32、为什么是“流光”把人抛?这句与下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有什么关系?三、填空(试题见答题卷)四、作文 观书有感 朱 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渠,指方塘方塘为何而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先决条件。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附加题(学生自愿选做)33、填入下列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此第一境也。此第二境也。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A.abc B.bca C.cba D.bac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34、 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是。 。35、诗人没有直接写江色村景,而是通过对江上的钓鱼者的 描写,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36、从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方面对这首诗进行简要分析。(不少于30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