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石化企业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分析摘 要: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易污染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事故,不易控制,且发生事故的损失较大影响恶劣。因此认识到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确立安全机制,普及安全教育,注重安全投入,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稳定运行,为石化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本论文通过大量材料的调查研究,论述了国内外安全经济研究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员工的健康保障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了石化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不同安全投资项目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联度的大小,从而决定影响安全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确定投资方向。最后再通过以上对石化企业资料收集分析,清晰的整理好的各种信息,并提出安全投资措施。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投资;安全效益;关联度;措施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The analysis o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safety investment and benefitAbstract: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belongs to high-risk industries 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to pollution,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dangerous, once the accident happens, it must cause big loss and affected badly. So we mus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in-production for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and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in-produ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as well.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running smoothly and safely,and create mor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ety benefit for the enterprise,its the sticking point to establish a safety-in-production system and teach universal safety-in-production knowledge and focus on safety plunge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In this statement,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as the study subject,base on safety-in-production statue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alyses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 benefit,employees health assur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afety-in-production plunge and the output, find out the problem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The gray relation analysis model on safety investment-benefit was established using gray relation theory. And the safety investment factor whose benefit relativity i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was known. So the safety investment direction was decided.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ut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clear up the information and rise up the feasible steps which is suitable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Keyword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afety investment;safety benefit;gray relation theory;Steps目 录1 绪论11.1 论文研究背景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1.3 国内外安全经济的研究现状21.4 论文的主要内容32 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分析42.1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概况42.2 国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概况62.3 中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比较分析72.4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83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效益分析103.1 企业安全效益的内涵103.2 企业安全效益的特点113.3 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分析123.3.1 企业安全生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23.3.2 企业安全生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123.3.3 企业安全生产对企业商誉的影响133.4 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133.4.1 企业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分析143.4.2 企业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析143.5 企业安全生产的员工健康保障效益分析154石化企业安全投资分析164.1 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分析164.2 企业安全生产的技术分析174.3 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分析174.3.1 企业安全投入来源分析184.3.2 企业安全投资的分类184.4 企业安全生产的投资与效益关系分析194.4.1 企业的安全投资合理性分析194.4.2 企业的安全投资方向分析214.4.3 企业的安全投资效益评价分析215 安全投资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235.1 安全投资和事故损失分析235.1.1 安全投资的构成235.1.2 事故经济损失的构成235.2 安全投资效益系统245.2.1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245.2.2 关联模型的建立255.3 石化企业安全投资效益关联度计算265.3.1 计算安全投资效益序列275.3.2 计算安全投资额与安全投资效益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285.4 灰色关联理论的总结296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资措施306.1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教育措施306.1.1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教育目标306.1.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教育环节306.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措施316.2.1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比例的确定316.2.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方向和规模的确定326.2.3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注意事项326.2.4 安全投入的建议及措施337 结论35参考文献36致 谢38401 绪论安全生产贯穿于各行各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企业的重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式尤为严峻,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做好了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1 论文研究背景众所周知,石油关系着一国的安全与发展大局,因此,它既是一种意味着巨大财富的重要商品,又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政治特性,能够造成国际斗争中的重大政治后果。在许多情况下,油气产品常被某些国家当作战略武器使用,以威慑或制约他国,达到某种经济的或政治的目的,这就凸现了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性。同时,石油化工企业又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低温负压等特点,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甚至人伤亡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状况如何,在石油化工产品产量逐年递增的同时是否能够同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到这些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旨在找出适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文化等措施,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使这些企业能够在正常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安全是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这一观念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但由于安全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潜在性、滞后性等特点,一些企业经营者只看到了安全投入增加的成本,只看到某个安全法规的实施影响了生产进度,对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尚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要知道安全投资到底应针对哪些方面,安全投资的效益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合理地进行安全投资,才能以最少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财产损失,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分析企业安全投资结构,找出安全投资结构中与效益关联度大的因素,将其作为安全投资方向而进行投资方案调整,以提高企业安全投资的效益。石化企业属于多工种的综合性企业,其生产过程是从寻找油气资源开始,到加工生产出合格的石油工业产品的整个过程。它包括了油气资源的勘探、钻井、油(气)田建设、采油采气、井下作业、油气集输、石油炼制等。除此之外,石油企业内部还有为各主要生产环节服务的辅助生产部门和生活服务部门,如供电、通讯、供水、机械修配、汽车运输、物资供应等辅助生产过程。与其它产业体系相比,石化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在安全生产的要求方面有共性也有差异。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生产工艺的多样性、产品的易燃易爆性给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诸多事故隐患和难题。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研究石化企业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是搞好石油安全生产的突破口,是安全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实施的源头,也是国家制定安全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基础。1.3 国内外安全经济的研究现状尽管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安全科学的研究工作,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现代事故管理理论还没有被很好地运用,经验型管理还占主导地位,非常有必要运用事故预防控制理论来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进程中形成的安全管理理论如:事故三角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单因素理论、风险分析理论、故障树分析理论、科学安全管理活动等;关于安全效益中事故损失的研究,国内的宋大成,王立杰等研究了企业经济损失问题,国外则经历了Heinrich(1930)Simonds(1956)Andreoni(1986)HSE(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的阶段;关于企业安全效益的问题,K.S.SON等对韩国的建筑行业进行了最佳安全投入的研究;Kenneth等使用“风险地图”技术研究了企业投资决策的问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等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工伤事故死亡指数与GDP同步增长,他对经济增长率与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死亡弹性系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周善华等论述了安全经济及量化,把安全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并运用直间比作为估算安全效益的依据;封雨等根据实践研究了油田的安全效益的量化问题,通过对安全效益的论述以及分析,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安全效益由安全管理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投入后转入的经济效益,潜在的经济效益等组成的观点;朱亚珍等研究了煤矿的安全效益的量化问题,把煤矿安全投入按照专业系统划分为十个问题,并根据双鸭山矿务局的实践得出了煤矿事故损失和职业病危害损失相当于吨煤的2.0824元;崔雪、徐莉等研究了电力系统灾害防治投资的最优决策问题,通过费用效益法得到对电力系统灾害防治效果的定价方法,进而通过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方法来进行最优的防治灾害投资;黄盛仁、罗云等研究了地质工程安全增值效益及其量化,通过构造Douglas生产函数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在地质工程中安全生产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陈万金、王大业、王大承等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安全投资优化分配模型,确定了安全优化分配比例系数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辛篙,程卫民采用边际投资分析技术对矿井通风系统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利用边际分析理论研究了煤炭企业最佳安全投资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最佳安全投资的数学模型;梅强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安全投资效益关联模型,为安全投资方向决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李余昌、曹东、王金南等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的有关环境价值的计量方法;郭敏、李健夫等研究了安全信誉的评估问题;西安科技大学李红霞、田水承教授提出了提高安全经济效益还须重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安全科学和安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推广,注重安全经济教育和安全经济管理。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企业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效益的系统理论分析很少,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点来进行研究的,并且把其研究结果应用到具体的企业生产中还缺乏一定实践基础。1.4 论文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简要的叙述了在安全经济方面国内外的相关情况,以及相关的几个重要术语和概念。对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和归纳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对石化企业的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健康保障效益分析等得出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效益。然后通过对案例分析,根据各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因素、安全投入因素、安全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在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系统中,由统计得到的各项安全投资项目对安全效益的影响不同,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不同安全投资项目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联度的大小,从而决定影响安全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确定投资方向。最后再通过以上对石化企业资料收集分析,清晰的整理好的各种信息,并提出安全投资措施。2 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的现状,既可以深入了解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又可以找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差距,有利于在了解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到取长补短,从而可以帮助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做好自身的安全生产工作。2.1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概况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等三大公司构成,原油加工能力约占世界的6.6%仅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按照“实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遵循“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的原则,通过“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机构、人员”等方面的整体重组改制,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虽然近年来石油和化学工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未来具有广阔的空间,但也必须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发达国家在石油和化工领域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出现新的表现,特别是我国行业发展存在的粗放经营、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将使该行业今后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安全生产问题。石油化工生产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部门,有其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我国石化行业中,虽然三大石油石化公司事故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甚至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一些地方性质的石化企业更是事故多发,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1) 化学事故多据美国CSB化学事故报告中心有关资料报导,2007年因化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人数从多到少的国家依次为中国(216人)、刚果(l79人)、乌克兰(112人)、尼日利亚(90人)、美国(65人)。尽管如此,这个数字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一是我国的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一些企业尤其是地方、乡镇企业存在漏报甚至瞒报事故的情况;二是如果按同样化工产量所造成的死亡数(即用相对死亡率)来进行比较,则统计结果会更加严峻。(2) 石化行业重大事故频发我国石化行业也发生过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不仅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及我国的形象和声誉。1979年12月28日,吉林液化石油气厂由于在液化气球罐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运行中球罐破裂,酿成大火,造成36人死亡、5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在社会上造成极大影响。1984年1月1日,大连石化公司丙烷脱沥青装置的丙烷抽出管线因焊接质量差,在运行中突然破裂,造成大量液化丙烷气体漏出,迅速扩散,发生空间爆炸,死亡5人、重伤18人,另有62人轻伤。近年来,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在装卸石脑油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石脑油油罐满,石脑油外溢,石脑油油气在大气中迅速扩散,遇火源发生爆炸和大火,邻近的乙烯球罐受外部烧灼并发生爆炸,引发特大爆炸和火灾事故,事故中死亡9人、伤3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7亿元。1998年l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肥厂期硝铵装置生产运行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6人重伤、52人轻伤,中和岗位被夷为平地,周围的厂房、装置、设备等遭到严重破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7000万元。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11号液化气球罐底部阀门垫片损坏,液化气体发生泄漏并扩散到58m处,遇到配电室电火花发生爆炸燃烧,造成14人死亡,在西安城10万居民中造成重大影响。1999年5月16日,抚顺石化公司乙二醇车间空分装置精馏塔主冷器发生粉碎性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2003年11月27日,安徽合肥市西市区六方深冷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的合肥化工机械厂精工车间发生氢气外泄,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2007年2月23日,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新聚乙烯生产装置因物料管线泄漏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19人受伤。这些重大、特大事故教训十分深刻。(3) 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多发除了发生在生产装置区的事故外,由于石化生产所需的原料、添加剂、催化剂、溶剂以及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害的化学危险品,这些危险品大多利用槽车、罐车通过铁路或公路运送,途经城市或乡镇的市区街道,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危险物品外泄,引起扩散、燃烧、爆炸、中毒及其他无法预测的重大灾害,事故后果影响极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4月至2004年11月,我国在运输化学品中发生的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126起,造成114人死亡、200人受伤、64人中毒。如2003年5月8日,一辆满载40t甲醛的大型槽车在黎湛铁路与一列火车相撞,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列车9节车厢出轨,铁路中断7个多小时,大量有毒气体泄漏扩散;2003年6月18日,一辆载有17t丙烯的槽车在沈大高速公路上倾翻,大量丙烯外泄,方圆1km范围的安全受到威胁;2004年11月1日,河南省洛阳市一辆装有11 t氰化钠的东风大货车翻入洛宁县兴华乡窑子头村的河沟内,致使氰化钠泄漏,随河水流向几千米外的洛河,河水中氰化钠超标300倍。(4) 石化企业管理不善和人员素质差分析石化行业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涉及到管理不善、违章违纪、人员素质差和设备存在着隐患等等。经对某石化企业事故原因分析,其中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占46.5%;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占25.7%;职工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事故占21.8%;隐患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事故占6%。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管理不善和人员素质差。更为严峻的是,尽管一些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一些事故隐患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2.2 国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概况由于石化行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国外石化行业也经历了事故多发、严格立法、强化治理的过程。国外石化行业曾经发生过一些重大、特大甚至灾难性事故,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1984年墨西哥城发生石油液化气爆炸,使650人丧生、几千人受伤;1984年12月印度BORAL毒气泄漏事故,厂区附近2500名居民死亡、25万人受伤,事故的赔偿至今还没有结案;1980年西班牙奥尔吐爱拉发生丙烷气爆炸,使51人丧生、许多人受伤;1976年意大利萨维索,由于工艺故障引起四氯双苯并二恶英(TCDD)泄漏,导致31人受伤,22万人从当地村庄被疏散;1988年7月英国北海阿尔法采油装置平台因一台凝析油泵的安全阀未装好,操作过程中凝析油大量泄漏引起爆炸,造成167人死亡的灾难性事故;1989年10月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工厂发生爆炸,财产损失高达8.12亿美元;2001年9月21日,法国AZF化工厂(生产化肥)发生大爆炸和火灾,2座厂房全部被毁,工厂40公顷的建筑物受损,造成25人死亡、20人失踪、650人受伤;1978年7月11日,西班牙一辆满载23.5t液化丙烯的槽车在圣卜罗迪拉道路上发生爆炸,造成282人死亡、67人烧伤。所有这些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另外,石化行业安全事故损失具有海上冰山的形态,即潜在的经济损失要比显露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得多。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100亿美元,其潜在社会经济损失可高达300亿美元以上。石化行业由于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导致的重大甚至灾难性事故,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各国的石化安全管理工作。(1) 各国制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规范石化行业的安全管理为严格规范石化行业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和安全管理,美国在1970年颁布了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英国在1974年颁布了英国劳动安全卫生法,日本在1972年颁布了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法国在1976年颁布了法国事故预防法,俄罗斯在1993年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劳动保护基本法等等。(2) 国际劳工组织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国际劳工组织针对石化行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重大危险”的概念和“重大事故控制”的思路,即根据装置处理的危险物质及其限量,划分重大危险装置,对这些装置制定有效的事故控制措施,防止重大甚至灾难性事故发生,相继颁布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公约等等。(3) 欧盟制定了萨维索指令欧盟针对意大利萨维索四氯双苯并二恶英泄漏事故,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982年发布了关于化学品重大事故的委员会指令,即萨维索指令;1984年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后,1994年又对萨维索指令进行修订,并命名为萨维索指令,指令中严格规定化学品的处理量和储存量,要求欧共体有义务在1999年2月前都要依据萨维索指令修订各国的相关法规。(4) 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一些发达国家采用了先进的管理体系强化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以及许多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提出了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和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实施,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培训、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不断进行审核纠正,达到持续改进,减少操作失误和违章作业引起的事故。2.3 中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比较分析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上看,可将企业分为4个档次。第一档是国际跨国大公司以独资或合资形式新建的大型企业,它们设备和工艺技术先进,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式;第二档次即三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公司都有一整套企业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管理制度。注意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以改善安全管理,员工素质相对比较高,设备设施状况比较好,工艺技术也比较先进,所以三大公司的事故相对较少;第三档次是石油化工系统县以上企业,这些企业执行原化学工业部的管理制度,有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管理有一定基础。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逐渐削弱,员工素质也呈下降趋势,设备更新和维护跟不上安全生产的要求,隐患较多,事故也相对较多;第四档是乡及乡以下个体、集体化工企业,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管理没章法,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隐患多,事故也多。与国外石油化工企业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投入历史欠账多,严重的投入不足,要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安全生产本质可靠性差的局面,困难相当大。第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在整体水平上和重大关键技术方面,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上工业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差距更为明显,必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第三,安全生产支持体系存在许多问题,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市场不规范,工伤保险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迟缓等问题函待解决。第四,在全员的安全意识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安全理念还有待加强。第五,在宏观上,安全生产法治程度不够。中国的安全法治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诸多现行法规标准不具备国际通用性。由此可见,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当前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切实改进安全节理现状、提高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在此方面石油化工企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尚需按照国际标准、惯例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脱胎换骨的变革。这对于具有几十年生产发展史、计划经济管理色彩浓厚的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2.4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防止和减少事故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努力方向。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推进,安全管理必须与之相适应,在经验型该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事故的预防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实践中,现代事故管理理论还没有被很好地运用,经验型管理还占主导地位,非常有必要运用事故预防控制理论来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借鉴和运用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进程中形成的安全管理理论,如:事故三角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单因素理论、风险分析理论、故障树分析理论、科学安全管理活动等,就避免了再去走发生大量事故、研究大量事故、分析大量事故最后形成人己有之的理论的弯路,从而加速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这些理论是他们用生产工艺、设备运行及工人的生命换来的,如果我们能巧以善用,就等于事半功倍,保护了企业的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尽管石油企业各层人员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控制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1) 经验方法多,系统理论少。在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教材所选的安全管理理论几乎百分之百来自西方,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成果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一些经验做法。如:石油企业全面推行的“三标”班组建设,通过创建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确实消除了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但这不具备理论指导意义,只是企业的个例。而对待这些个例,在国外己经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总结出了一些事故控制理论,如多米诺骨牌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单因素理论、风险分析理论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而行之有效的做法。(2) 就事论事多,追根溯源少。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就是要变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采用风险分析、安全评价、可靠度分析、心理分析控制等手段,对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从而进行超前预防控制;还要求对这些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宏观指导。(3) 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少。石油企业作为高风险的企业,现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有较大的改进。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从1997年起相继颁发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这些标准旨在推动国内油气和石化行业企业尽早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提高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改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一部分国内油气行业企业按照规范率先建立起了与之相适应的企业HSE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 一知半解多,深入理解少。随着中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国外的一些安全管理理论被介绍到国内。但是,由于受工业化水平和旧有管理模式的制约,这些理论要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的运用,从客观上讲需要一个过程。如:对海因里希的事故三角理论,大多数人记住了1:29:300这个数值概念,却对每个数字的含义以及怎样将这个理论运用到事故的超前控制中知之甚少。结果这个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生产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3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效益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效益包括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员工的健康保障等。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影响。3.1 企业安全效益的内涵安全效益是指通过安全的实现,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安全的直接效果是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保障和财产损失的减少,这是安全的减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功能。安全的另一重要效果是维护和保障系统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等)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安全的“价值增值能力”,安全功能如图3-1所示。因此,安全生产的效益包括: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直接的社会效益及间接的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危害的直接社会效益;减少事故损失造成的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促进生产作用的直接经济效益;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的间接经济效益;对员工的福利保障效益等。就性质来说,安全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无益消耗和经济损失的减轻,以及对经济生产的增值作用是安全的经济效益;生命与健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安定,是其非经济效益的体现。图3-1 安全功能体系3.2 企业安全效益的特点(1) 间接性安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安全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来体现其价值的。这一方面使社会、企业或个人遭受的损失得以减轻,实现了间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了生产的人和生产的技术或工具,间接地促进了生产的增值。安全费用的一大部分是为了实现使用价值,如为降低伤亡和损失的安全措施和手段。但诸如安全宣传和教育、劳动卫生保健与劳动保护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部分投入,则体现了安全的社会效益,因而这部分投入属于消费部分。虽然这种消费投入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起到间接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但相对于安全投资来说,它的作用是间接的。(2) 滞后性安全对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降低作用,不是在安全措施运行之时就能体现出来,而是在事故发生之时才表现出其价值和作用。但是安全投入活动不能等到事故发生之时才做,而应是超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因而安全具有滞后性。(3) 长效性安全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长效的,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或间接发挥作用。如安全教育措施的功效,不是当时当事的作用,通过安全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意识,将会使受教育者终生受益。(4) 多效性安全的活动能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安全保障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直接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安全保护了生产者,并使其健康和身心得以维护:安全措施使人员死亡和财产的损失得以避免或减少。(5) 潜在性安全措施的经济效益不是直接地从其本身的功能中表现出来,而是潜在于安全过程的背后。安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人的安全与健康,而人的生命与健康是很难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安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安全水平,安全在保护人的健康与发展经济上看,其目标是一致的。在保护人的安全的同时,保护了人类的经济条件和资源。(6) 复杂性安全效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是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经济的,又有非经济的;既有能用价值直接测量的内容,又有不能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方面。3.3 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分析3.3.1 企业安全生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使所有劳动者具有安全与健康保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社会协调、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与当前所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做不好,经常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得不到控制,这对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对社会的协调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损害和威胁,由此可能导致劳动者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改革的目标产生疑虑。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或突然发生震动性事件时,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之一。有关统计,在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职业安全健康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达5%,因此安全生产己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2003年底的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井喷事故,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向邻近的村庄和田野扩散,造成周围4个乡镇、28个村的部分群众受灾。死亡人数达到了243人。经专家认定,事故原因是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违规操作,在起钻过程中,泥浆的循环时间严重不足,不按规定进行灌注,没有及时发现溢流的征兆,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是产生井涌、井喷的直接原因。井喷失控以后,没有及时对放喷管线实施点火,以致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有害气体喷出,使这次事故进一步扩大和恶化。该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事故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相当巨大,而且这种影响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挽回的。3.3.2 企业安全生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如果企业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职业病发病率过高,对企业、行业甚至整个国家形象极为不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倾向。美、欧等工业化国家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不够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接受的,并已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而作为社会进步重要标志之一的安全生产却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在2001年中国上海安全生产论坛会议上,自美国的前劳工部副部长纪傅瑞在大会上作了安全生产规范的全球化为题的发言。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问题无法与社会问题分开,落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对参加国际经济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来,国际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卫生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进展迅猛,中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但比工业发达国家明显落后,就是与韩国、新加坡、泰国这些亚洲国家相比较也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法规体系不健全、安全卫生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落后等方面。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长期处于落后被动的地位,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3.3.3 企业安全生产对企业商誉的影响企业商誉是指企业由于各种有利条件,或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从事本行业的经验,比如企业因产品质量优异、生产安全,或组织得当、服务周到,以及生产经营效率较高等综合因素,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因而在客户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具备获得较好效益的能力。商誉是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赢得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是,只要发生一次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将企业商誉毁于一旦。一个具备良好商誉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安全状况良好、生产稳定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事故频发,劳动者职业危害严重,生产就不可能稳定,产品质量就不可能优异,企业就无商誉可言,也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不可能在同行业中获得高于平均收益率的利润。一旦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的商誉就会受很大的影响,甚至于企业积累了多年的良好信誉会毁于一旦。图32 企业商誉模块3.4 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企业安全生产除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外,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安全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企业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事故经济损失的降低;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的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另一方面,企业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也可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是直接经济损失;而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的价值是间接经济损失。企业安全生产做得好,就可以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起到了提高效益的目的。3.4.1 企业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分析根据事故损失管理的需要,我国制定了“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44186),该标准规定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如下:一是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二是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三是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对于参加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其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保险公司承担,剩下的由企业承担。对未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费用均由企业负担,这些费用包括:第一,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即医疗护理费、补助救济费、丧葬抚恤费和歇工工资;第二,善后处理费:即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第三,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第四,停产减产损失价值;第五,工作损失价值;第六,资源损失价值;第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包括排污费、治理费、赔偿费;第八,补充新工人培训费等。3.4.2 企业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析事故发生的时候生产力水平会下降。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损坏了机器设备和工具,损失了材料和产品,或由于失去了雇员以及由于更换人员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更加具体和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原因是事故和疾病对人力资源所造成的损失。在做出恢复生产的安排之前,生产操作可能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照顾受伤者,其他的雇员将花费时间;由于事故发生,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情绪会受到不利影响,并会影响生产进度:企业对事故的调查、报告、赔偿以及替换和培训受伤人员等方面,对正常的管理效率造成负面影响。按照“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44186)的规定,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如下:功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间接经济损失统计难度较大,于是人们就尝试如何根据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来估算间接经济损失,进而估计事故的总经济损失。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对5000余起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1:4的结论,即伤亡事故的总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5倍。这一结论至今仍被国际劳工组织所采用,作为估算各国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依据。由于国内外对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划分标准不同,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比例也不同。我国规定的直接经济损失项目中,包含了一些在国外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项目。一般认为,我国的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所占的比例应该较国外的大。另外,就行业而言,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国内曾有学者对仪表、机械、化工行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调研,得到的结果如表31所示,其中化工行业的直间比为l:2.14。表31 事故损失直间比仪表机械化工综合值1:5.881:3.51:2.141:2.313.5 企业安全生产的员工健康保障效益分析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职业风险,而安全和健康的标准也始终在发展。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机械伤害,也可能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致职业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改善人类生命三个阶段的目标为:生命的准备阶段(018岁)、生命的保护阶段(1860岁)及晚年生命阶段(60岁以上),其中保护职业人群的生命质量是最重要的。职业危害是指因职业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职业病是指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健康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性外伤。安全事故对员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具有突发性,受伤人员常为青壮年,且多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提供者;工伤事故不仅对遇难者造成损害,往往对一个和几个家庭形成灾难,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生活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重大损失,也是造成贫困人群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事故后,因工伤亡者的生命虽然早早结束了,而伤残者、职业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大打折扣。从遭遇事故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这种伤害妨碍了受害者的事业或工作,则会影响其收入。由事故所造成的永久性苦恼,诸如肢体残缺、失明、疤痕或毁容、智力衰退等,可能缩短寿命,并使身心遭受折磨。受害者为调整生活必然要进一步增加支出,家属为照顾受害者不得不放弃工作,可能造成家庭经济困难。4 石化企业安全投资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资分析可以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投入、安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抚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国家能源济源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中国广电漯河市2025秋招行业常识50题速记
- 中国联通贵港市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山东地区2025秋招面试无领导高频议题20例
- 2025年职高冲刺考试题及答案
- 七台河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50题速记
- 四平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信阳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中国移动白银市2025秋招面试无领导高频议题20例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公考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人保非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培训考试题土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