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 姓 名 学 号 61011020314001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次/层次 102/专升本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校 本 部不同路由协议重分布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不同需求,衍生出了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其中以RIP、EIGRP、OSPF为重点协议,也是在各行业中使用最多的路由选择协议,但是随着20世界80年代到90年代网络的迅速发展,单一的局域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平台需要有相互通信的能力,这就对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实现通信提出来要求,由此产生路由重新分布这一技术,但是此技术在实现的过程中会由于不同路由选择协议的不同度量方式以及不同的管理距离等问题而产生诸如路由环路和次优路由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重分布的实现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全网路由器包含全网所有路由之外,还要保证每台路由器上的所有路由都不会产生环路并且都是最优路径。此课题主要研究三种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并且学习GNS3模拟软件的使用,从而对三种路由协议的重分布操作进行模拟。关键字 网络 路由协议 RIP EIGRP OSPF 路由重分布Different routing protocol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eavy realization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 size of the network continues to exp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areas, different regions are derived from a variety of routing protocols, RIP, EIGRP, OSPF, the focus of the agreement, is also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most routing protocols,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1980s to 1990s, a single local area network has been far can not meet demand, the different industries, different work platforms need to hav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hich is different between routing protocols, the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the resulting route re-distribution of this technology, but different metrics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different routing protocols, and different distance problems that arise, such as routing loops and suboptimal routing such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 of addition to ensure that the whole network contains the entire network routing,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all routes on each router will not produce the loop and are the optimal path. This subject three routing choose the protocol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the use of the GNS3 simulation software, thus re-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routing protocols operating simulationKEYWORD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 RIP EIGRP OSPF routing redistribution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理解路由重分布11.1 理解路由重分布11.2路由重分布原则21.3路由重分布问题及解决方法2第二章 学习使用GNS3模拟软件22.1 GNS3模拟软件使用32.2 Secure CRT虚拟终端介绍4第三章 三种路由选择协议概述53.1RIPv1和RIPv2的对比63.1.1 RIPv2和RIPv1的对比73.1.2 RIPv2协议的特点73.2 EIGRP协议介绍73.2.1 EIGRP简介73.2.2 EIGRP四个关键技术73.2.3 EIGRP的三张表:73.2.4 EIGRP中的距离和角色73.2.5 EIGRP影响邻居关系的因素73.3 OSPF协议介绍83.3.1 OSPF简介83.3.2 OSPF三张表83.3.3 OSPF区域的划分83.3.4 RID的选举以及MA网络中的DR/BDR83.3.5 OSPF影响邻居关系的因素83.3.6 OSPF邻居关系状态机9第四章 路由重分布典型案例分析9第五章 GNS3搭建综合网络拓扑,实现路由协议重分布13结束语211参考文献215 网络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网络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必要组成部分,会因为企业性质以及规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网络架构以及此平台上的不同网络协议,而不同的路由协议在公司进行重组的时候,默认是不可以进行互相通信的,因此必须要对不同的路由协议进行重新分布 对于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进行重分布之前,需要充分理解各种不同路由选择协议的不同点,包括不同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的不同,以及对于度量值的不同衡量标准;而不同的衡量标准在进行重分布的时候是造成困难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进行重新分布的时候要注意手工指定度量值,以便能够达到全网互通并且选择最优路径的目的 此课题通过7台思科路由器构建成一个运行了多种路由协议的综合拓扑,默认运行不同协议的区域之间不能够相互通信,通过路由重分布的实现,达到相互通信并且选择最优路径的目的通过研究这个课题,能充分理解路由重分布的实现过程以及这个实用技术在现实的网络合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以大大节约公司合并或者网络整合过程的网络开支;此课题重在理论和实验互相结合,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第一章 理解路由重分布1.1 理解路由重分布 定义:重分布是指连接到不同路由选择域的边界路由器在不同自主系统之间交换和通告路由选择信息的能力。1在整个IP网络中,如果从配置管理和故障管理的角度看,我们通常更愿意运行一种路由选择协议,而不是多种路由选择协议。然而,现代的网络常常迫使我们接受多协议IP路由选择域这一事实。当部门、分公司乃至整个公司合并时,必须统一他们原来的自主网络。2在大部分案例中,将要被合并的网络在实现和发展上都不相同,他们满足不同的需求,是不同设计理念的产物。这种差异性使得向单一路由选择协议的迁移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在某些案例中,公司的策略可能会强制使用多种路由选择协议,而在少数场合还会出现因网络管理员不能很好的协同工作而采用多种路由选择协议。3而进行路由重新分配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由多厂商环境引起的,例如:一个运行CISCO EIGRP的网络可能会与使用另一个厂商路由器的网络合并,这台路由器仅仅支持RIP和OSPF,此时如果不进行路由重分布,那么CISCO路由器需要使用一种开放的协议重新配置或者使用非CISCO路由器代替CISCO路由器。4在拨号环境中,如果单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其周期性的管理流量会导致拨号线路始终保持接通状态。此时,通过阻止路由更新和HELLO信息通过线路,并且在局端配置静态路由,管理员可以确保线路只有在有用户流量的时候才接通,而向动态路由选择协议重新分配静态路由,可以使拨号线路两边的所有路由器知道链路对方的所有网络。1.2路由重分布原则进行路由重分步的前提是路由必须位于路由表中;IP路由选择协议的能力相差是非常大的,对于重新分配影响最大的协议特性是度量和管理距离的差异性,在重新分布的时候如果忽略了这些差异性,最好的情况是出现某些或者全部路由交换失败,最坏情况是造成路由环路和黑洞的产生。1度量RIPv2的度量参数是跳数(hop),EIGRP的度量参数是带宽和时延的复合度量FD,OSPF的度量参数是开销值COST;因此各种路由协议之间的度量标准不同,在执行重分布的时候必须为重新分配的路由指定度量值。2管理距离(AD)管理距离是比较不同路由协议选择次序的参考值,如果路由器正在运行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并且从每个协议学习到一条到达目标网络的相同路由,而每种路由协议有自己的度量方案定义最优路径,此时,需要用到管理距离(AD)来进行选择,其可被认为是一个可信度测量,AD越小,协议的可信度越高。1.3路由重分布问题及解决方法路由重分布最容易形成路由环路,为了避免此问题,往往采取某些工具和策略进行避免,比如:修改管理距离、路由过滤、路由图。管理距离是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种路由协议按照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叫做管理距离,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CISCO各个协议默认管理距离为EIGRP90、OSPF110、RIPv2120,但是这些管理距离都可以根据策略来调整。路由过滤和路由图(route-map)是在重分布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路由环路或者路由黑洞的产生,利用此工具进行路由条目的流量抓取并采取相应的拒绝或者允许操作。第二章 学习使用GNS3模拟软件2.1 GNS3模拟软件使用GNS3是一款优秀的具有图形化界面可以运行在多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的网络虚拟软件。网络相关问题基本都可以通过此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是dynamips的图形化前端呈现,相比直接使用dynamips这样的虚拟软件更容易上手,操作性也更强,GNS3的具体组件有: 1dynamips:可以让用户直接运行cisco系统(IOS)的模拟器,便于在虚拟环境中构建路由器配置以便之后在真实路由器上完成部署。 2wincap: windows 平台下的一个免费、公共的网络访问系统,目的在于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底层的能力。GNS3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双击GNS3软件源程序,进入安装界面,选择GNS3的相关组件,选择默认操作即可 第二步:安装完毕后,桌面生成GNS3快捷方式,双击打开如图2-1所示:图2-1 然后按照步骤进行安装,点击第一步,为了方面阅读,语言选择中文,其余按照习惯选择文件放置位置,如图2-2所示:图2-2 点击测试进行测试操作,如果提示成功启动,则表示安装没有错,否则进行错误排查测试成功后如图2-3所示:图2-3 对qemu组建进行安装时,仍然要进行测试操作,提示成功表示没有错误第三步:点击步骤二,进行IOS(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如图2-4所示:图2-4选择3725型号,根据需求调节RAM大小,一般为128M或者256M,点击保存即可完成网络拓扑的搭建,从而对路由器进行模拟仿真。2.2 Secure CRT虚拟终端介绍Secure CRT是一款支持SSH(SSH1和SSH2)的终端仿真程序,同时支持Telnet和rlogin协议。Secure CRT是一款用于连接运行包括Windows、UNIX和VMS的远程系统的理想工具。通过使用内含的VCP命令行程序可以进行加密文件的传输。流行CRT Telnet客户机的所有特点包括:自动注册、对不同主机保持不同的特性、打印功能、颜色设置、可变屏幕尺寸、用户定义的键位图和优良的VT100,VT102,VT220和ANSI竞争。能从命令行中运行或从浏览器中运行.其它特点包括文本手稿、易于使用的工具条、用户的键位图编辑器、可定制的ANSI颜色等.Secure CRT的SSH协议支持DES,3DES和RC4密码和密码与RSA鉴别;在本课题中主要配合GNS3模拟器使用,用于远程登录GNS3程序开启的路由器,并对其进行命令行的配置操作。第三章 三种路由选择协议概述3.1RIPv1和RIPv2的对比3.1.1 RIPv2和RIPv1的对比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分为两个版本,版本一属于有类别路由协议,在路由更新过程中不携带子网掩码,而且属于广播更新,并且不支持认证和路由汇总,因此很少采用,应用较多的是RIPv2,此版本在路由更新过程中是携带子网掩码的,并且替代了版本一的广播更新而采用组播更新,组播地址地址为224.0.0.9,此改进的好处在于本地网络上相连的和RIP路由器无关的网络设备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对路由器广播的更新消息进行解析,大大的节省了网络资源。3.1.2 RIPv2协议的特点RIP协议在传输层是基于UDP的,对应端口号是520;仅仅支持等价负载均衡;RIP协议的度量单位只与跳数(hop)有关,最大跳数是16跳,这也是RIP协议防止路由环路发生的方法之一。其余解决环路方法为:1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从一个接口收到的路由不会再从此接口发送出去2路由毒化(route poisoning):将不可达路由直接标记为16跳,即路由不可达3抑制计时器(hold down timers):所有邻居将此路由冻结,在冻结期内如果收到路由恢复,则继续采纳该路由;如在冻结期收到更好的路由,将采纳更好的路由;如在冻结期收到更差的路由,不采纳该路由4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s):避免周期性更新占用带宽,只有当拓扑发生变动时才发送更新,需要手工开启。 3.2 EIGRP协议介绍3.2.1 EIGRP简介 EIGRP是cisco私有路由选择协议,底层采用DUAL算法。 EIGRIP是IGP协议,直接封装在IP层,协议号为88号。 EIGRP使用组播更新,组播地址是224.0.0.10。 EIGRP支持等价和不等价负载均衡,也是所有路由选择协议中唯一支持不等价负载均衡的路由选择协议。 EIGRP是无类别路由选择协议,支持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以及超网汇总。3.2.2 EIGRP四个关键技术 1通过hello报文建立EIGRP邻居关系。 2使用RTP(可靠传输协议)来进行报文传递,因为EIGRP直接封装在IP层,IP层本身的无连接性决定了它的不可靠,因此使用单独的RTP协议来保证报文传递的可靠性 3使用PDMS(protocol dependable models)模块来为各种协议提供路由。 4使用扩散更新算法,使得EIGRP的收敛速度非常快,号称“收敛之王”,这种快速收敛对于网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3.2.3 EIGRP的三张表 1邻居表:确保直连邻居之间能够双向通信,将所有直接相连并且运行EIGRP的路由器放入此表。2拓扑表:存放着前往目标网络的所有路由,将所有从邻居学习到的可能路由放入此表。3路由表:经过DUAL算法,从拓扑表中选择到达目标网络的所有最佳路径放入路由表。注释:必须是满足FC(可行性条件)的条目才可以进入拓扑表里面,而进入路由表的前提是必须在拓扑表里存在该条目。3.2.4 EIGRP中的距离和角色AD(通告距离):邻居向本地通告的到达目标网络的度量值,即邻居自身到达目标网络的metric。FD(可行性距离):本地路由器到达目标网络的度量值,即本地路由器经过邻居(或者直接)到达目标网络的总成本。Successor(后继):到达目标网络的最优下一跳路由器。FS(可行性后继):符合条件的、到达目标网络的非最优路径的下一跳路由器。FC(可行性条件):能够成为FS的条件,即非最优路径的AD小于最优路径的FD,也只有这样,非最优路径才能够加入到拓扑表里面。3.2.5 EIGRP影响邻居关系的因素1双方k-value必须一致(k1=带宽 k2=负载 k3=时延 k4=可靠性 k5=MTU)。2AS 号码要一致(自制系统号码一致)。3authentication要一致(EIGRP仅仅支持MD5认证)。3.3 OSPF协议介绍3.3.1 OSPF简介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相比RIP、EIGRP这两个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OSPF路由器之间发送的是网络的链路状态通告(LSA),而不是具体的路由条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OSPF对于路径的选择更精确,而又因为OSPF不同于EIGRP,属于公有协议,并且和EIGRP一样,支持大型网络,并且在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中是可以进行对接操作的,因此应用十分广泛。3.3.2 OSPF三张表1邻居表:确保直接相连并且运行了OSPF协议的路由器能双向通信。2拓扑表:也叫做LSDB,即链路状态数据库,不同于EIGRP的拓扑表,这张表里面保存的是同一个区域所有路由器的LSA,而不是具体的路由条目。3路由表:对LSDB的LSA经过一次SPF算法,选择到达目标地址的。最优路径放在此表。3.3.3 OSPF区域的划分 因为OSPF属于链路状态型路由选择协议,路由器之间交互的是LSA,OSPF路由器需要对这些LSA进行计算,所以会消耗大量路由器的CPU资源,直接造成路由器的转发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SPF采用了分层的思想,将整个大的区域从逻辑上进行区域化管理,这样就可以把LSA限制在一个区域,而不同的区域在通过传输区域进行沟通从而获知整个网络拓扑信息,降低了网络的不稳定性,做到了区域化管理,区域名称如下:1骨干区域(area 0):此区域也叫传输区域,为不同区域的交流提供传输。2普通区域(area other):除骨干区域外的其他区域都是普通区域,网络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普通区域都是和骨干区域之间相连的,这样能保证普通区域间的通信。3.3.4 RID的选举以及MA网络中的DR/BDR 类似于在整个网络环境,唯一标识一台网络设备的是IP地址,而在OSPF网络中,使用router ID来唯一标识一台OSPF路由器,选举原则为:1手工指定RID(同一区域不能重复)。2自动选取loopback中IP最大的作为RID。3自动选取物理接口中IP最大的作为RID(物理接口必须激活)。注释:RID必须为IPv4地址,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而在MA(多路访问)网络中,由于运行OSPF的路由器之间会发送HELLO数据包彼此建立邻居关系,所以在MA网络中会形成大量邻居关系,并且会发送大量的LSA,影响网络的整体转发性能,所以在MA网络中,选举DR/BDR(指定路由器、备份指定路由器),而没有被选举为这两个角色的全部叫做DR other路由器,而其他路由器仅仅和DR/BDR建立邻居关系,彼此之间是不能形成邻居关系的,即不能进行数据包的交互,这样,在MA网络中就大大的减少了LSA的传递,从而为网络节省了资源; DR/BDR的选举原则:1比较接口优先级,默认是1,如果是0表示不参与选举。2比较RID,越大越优先;RID选举原则见上文。OSPF同RIPv2、EIGRP一样使用组播地址进行信息的交互,DR other发送LSA给DR/BDR使用224.0.0.6;DR发送LSA给DR other用224.0.0.5;而在非MA网络,所有路由器都用224.0.0.5。DR/BDR的特点:1DR和BDR具有非抢占性,即DR/BDR一旦选举完毕,即使有新的优先级比DR高的路由器加入,也不会对DR进行抢占。2DR工作正常时,BDR只接收所有信息,转发LSA和同步LSDB的任务由DR完成,当DR故障时,BDR自动成为DR,完成DR的工作,并选举新的BDR。3DR是一个基于接口的概念,即每一个MA网段都会存在DR/BDR的选举,同一台路由器在不同的网段DR/BDR角色有可能不同。3.3.5 OSPF影响邻居关系的因素1区域ID必须一致,区域ID是以点分十进制或者以十进制数字表示出来的。2hello/dead时间必须一致,即接口发送hello数据包的时间周期。3认证必须一致;认证不通过无法正常形成邻居关系。4RID一定不可以相同,否则出现网络重名,报错提示。5MTU不匹配无法形成邻居关系(一边是EXSTART,一边是EXCHANGE)。6当OSPF网络类型是MA网络时,线路的两端掩码必须一致,否则无法正确描述网段。3.3.6 OSPF邻居关系状态机1DOWN state:线路两端均未收到hello数据包。2INITIAL state:线路一端收到一个不包含本端信息的hello包。3TWO-WAY state:收到邻居的一个包含本端信息的hello包。4EXSTART state:选出DR之后,收到邻居的第一个LSDBD包,RID大的当选为主。5EXCHANGE state:收到第二个DBD包,进行DBD同步,同时进行LSA的同步。6LOADING state: DBD同步完成后,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LSA的加载同步过程。7FULL state:相同区域LSA加载同步完成后,完成收敛。第四章 路由重分布典型案例分析图4-1案例要求:1IP地址规划如图4-1所示,R2/R3/R4分别有一个本地环回接口,IP地址分别为2.2.2.2/24、3.3.3.3/24、4.4.4.4/24。2R2运行在EIGRP区域;R3运行在RIPv2区域;R4运行在OSPF区域。3实现全网互通。实现过程:R1配置:R1(config)#router eigrp 90 /开启EIGRP路由选择协议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EIGRP的自动汇总R1(config-router)#network 12.1.1.0 0.0.0.255 /将直连网段通告进协议R1(config)#router ospf 110 /开启OSPF路由选择协议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 /指定RID为1.1.1.1为唯一标识R1(config-router)#network 13.1.1.0 0.0.0.255 area 0 /骨干域通告直连R1(config)#router rip /开启RIP路由选择协议R1(config-router)#version 2 /指定RIP版本为2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RIPv2的自动汇总R1(config-router)#network 14.1.1.0 /路由协议下通告直连网段R2配置:R2#show running-config | begin router eigrprouter eigrp 90 network 2.2.2.0 0.0.0.255 network 12.1.1.0 0.0.0.255no auto-summaryR3配置:R3#show running-config | begin router riprouter rip version 2 network 3.0.0.0 network 13.0.0.0 no auto-summaryR4配置:R4#show running-config | begin rouer ospfrouter ospf 110 router-id 4.4.4.4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 4.4.4.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4.1.1.0 0.0.0.255 area 0当路由器把网段通告进相应的进程之后,因为R2、R3、R4分属于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所以要进行重分布操作,才可以实现全网互通:因为R1是不同路由选择协议的临界点,即R1上运行了以上三种协议,所以重分布的操作要做在R1上:1将EIGRP重分布进OSPFR1(config)#router ospf 110 /进入OSPF110进程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 90 subnets /将EIGRP协议重分布进OSPF110,subnet参数保证子网也能够一并被重分布成功,否则只有主类网络被重分布进OSPF2将OSPF重分布进RIPv2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103将RIP重分布进EIGRPR1(config)#router eigrp 90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当将基本重分布操作完成后,观察各个路由器的路由表:图4-2R2的路由表图4-2表明,并没有把RIPv2的路由条目重分布成功;原因在于将RIP重分布进EIGRP的时候,默认度量值为无穷大,即如果不手动指定度量而是采用默认度量的话,是不能重分布成功的;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544 1000 255 1 1500图4-3当手工指定度量值以后,R2的路标表象如图4-3出现了R3的两个直连网段,五个度量值分别代表:带宽、时间延迟、可靠性、负载、最大传输单元(MTU)从RIP区域重分布进EIGRP的路由条目不同于EIGRP内部学习到的路由条目,重分布得到的EIGRP路由的管理距离为170,并且路由标识如图4-3所以,而内部学习到的管理距离为90,路由标识为D;图4-4图4-4 R3的路由表表明,并没有把OSPF的路由条目重分布成功;原因在于将OSPF重分布进RIPv2的时候,默认度量值为无穷大,即如果不手动指定度量而是采用默认度量的话,是不能重分布成功的;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10 metric 10图4-5当手工指定度量值以后,R3的路标表象如图4-5所示出现了R4的两个直连网段,并且度量值即为重分布操作中指定的度量值10;图4-6如图4-6,R4路由表里面存在R2的两个直连网段,并且路由标识为0 E2,即OSPF重分布学习到的路由的默认表现形式,此类路由默认开销值为20,也叫种子度量值,并且在OSPF区域内部不会再次计算度量。注释:以上各个端点路由器仅仅存在已重分布路由的路由条目,想要实现全网互通,需要在R1路由器上在任意两个路由器间做双向重分布总结: 当在EIGRP/OSPF、OSPF/RIP分别作了双向重分布以后,并不能保证全网的路由是互相通信的,因为即使把EIGRP区域的路由重分布进OSPF,对于R4看到3.3.3.3的路由条目固然是显示O E2,但是对于R1仍然是D标识,而路由重分布是对本地路由器打相应协议标识的路由条目进行重分布操作,所以,此典型拓扑想要达到全网互通的目的,必须还要在RIP/EIGRP之间做双向重分布。此拓扑有助于熟悉路由重分布相关原理以及相应命令行的操作,重点在于理解三种路由协议在重分布的过程中典型的特点,防止由于某些参数的缺少而导致路由重分布不成功的事情发生。对于RIPv2,在通告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关闭自动汇总,否则会因为在主类网络边界发生自动汇总,从而导致网络可达性问题;在将其他协议重分布进此协议时,要手工指定度量值,否则默认是无穷大会导致重分布不成功。对于EIGRP,协议名称后面存在一个AS号码,想要实现路由的学习,不同的路由器的AS号必须一致,在通告路由的时候,同样存在自动汇总的问题,虽然EIGRP属于无类别路由选择协议,但是默认情况下会发生自动汇总,因此要手工关闭,在通告直连路由时,IP地址后面可以匹配反掩码,用来控制通告网段的精细程度;在将其他路由协议通告进EIGRP的时候,默认度量值为无穷大,因此要手工指定度量值,参数总共为5个,依次是带宽、时间延迟、负载、可靠性、最大传输单元。 对于OSPF,协议名称后面存在一个进程号,此进程号只具有本地有效性,进程号不同的OSPF路由器同样可以进行路由条目的学习,在通告路由的时候,IP地址必须跟反掩码,并且要指定直连接口所处的区域;因为OSPF的概念都是基于接口的,所以要手工指定接口所处的位置;在将其他路由选择协议重分布进OSPF时,要在命令行加上subnets字段,来保证子网也可以被成功重分布,否则只有主类络(A类/B类/C类)可以重分布成功。第五章 GNS3搭建综合网络拓扑,实现路由协议重分布图5-1实验要求:1实验拓扑如图5-1所示,R1-R7路由器上分别有一个loopback口,IP地址分别为1.1.1.1、2.2.2.2、3.3.3.3、4.4.4.4、5.5.5.5、6.6.6.6、7.7.7.7;EIGRIP123所处网段为123.1.1.0/24;OSPF区域所处网段150.1.1.0/24;RIP区域所处网段为200.1.1.0/24;EIGRP356区域所处网段为100.1.1.0/24。R2、R3、R4的环回宣告进OSPF,R5、R6的环回宣告进EIGRP356,R1的环回宣告进EIGRP1232路由器所在的路由域如图所示,通过路由重分布使得全网互通。3以EIGRP356为路由传输域。 对于每一个路由协议都不能保证是无环路的,环路通常发生在一个路由协议把自己内部的路由条目重发布出去然后又以外部路由条目的形式重发布进来,值得注意的是外部路由条目总是以距离矢量路由的形式重发布进来,而不管是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还是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此实验要求最终以EIGRP356区域为传输域名,所以数据包的传输要经过EIGRP区域路由器进行传输。R2正确配置如图5-2为: 图5-2R2、R3做重分布的时候,因为EIGRP356作为传输域,故R3要作为下一跳路由器,所以R2在重分布时指定度量值要稍大,此处为1 100 1 1 1 R3正确配置如图5-3为:R3向EIGRP123重分布的时候,指定度量值为1 1 1 1 1,小于R2指定值,所以R1会以R3作为下一跳路由器;EIGRP外部路由AD为170,此处指定OSPF外部为180,可以保证R3以EIGRP356作为传输域。 图5-3R4正确配置如图5-4:图5-4路由图ggx保证仅仅向OSPF域注入RIP路由;GGX是控制路由度量值的,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