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霍俐娜(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推导能力、文化判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法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交际法外语教学;语境;语用推理能力;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6) 02-0211-02 一、言语行为理论 2 / 6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次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1955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讲座用以纪念语用学的先驱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并在讲座中发表了以言行事(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在以言行事中句子可被分为两 种:施为句( 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 constatives)。随着研究的深入,奥斯汀发现施为句理论存在一些不够严密的地方。施为句和表述句本质上没有区别。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用以实施行为。在施为句研究的基础上,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语行为理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说话实施三类行为: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以言指事,以言叙事,包括发出声音和组成有意义的词语,即 说话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指以言指事,以言施事,即示言外之力,用说来做事或传递交际意图;言后行为指言后之果,以言成事,即说话后改变对方和产生的效果。之后,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间接言语行为( Indirect Speech Act) 指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间接地实现,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言语行为指对字面意义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需要 借助说话双方共3 / 6 知的语言信息,背景知识和所处语境来推断得出,因而,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二、交际法外语教学 1.交际法外语教学理论 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先驱人物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含四种成分:即语法性( grammaticality);可行性( feasibility); 适 宜 性( appropriateness;现 实 性( reality)具体地讲,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 社 会 语 言 能 力 (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对应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通过语言做事”( Doing things through language)是对交际法最新的概括。学习的任务在于交际,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会外语,而是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这种语言。 2.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外语教学法的联系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贡献是言语行为理论与语言研究 之间联系的体现。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是发展学生4 / 6 的情景理解能力,语用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 Richards 和Rodgers 认为交际法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掌握四种语言技巧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交际并获得交际能力,即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重点强调了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言语行为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密切相关。 三、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1.语境的利用 交际法外语教学注重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体现在说话人和听话人根据语境来实施言语行为,语境研究的是具体情景下的话语意思, 对语言的使用,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语境不仅影响了我们说什么,更5 / 6 重要的是影响我们如何去说。以自行车失窃一事为例,向朋友讲述与向警察讲述是不一样的,因为两种行为涉及不 同的情景模型。 Van Dijk 认为,情景模型由简单的图式( schema)或有限的常规范畴构成。这些范畴可以切分为交际情景,包括:场景( setting)(交际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参与者( participants )( 交 际 双 方 的 各 种 因 素 ), 意 图( intention),(背景)知识( knowledge)等。来看以下例子: -Are you writing a letter to your wife? -Yes, I am. -How often do you write to your wife? -Once a week. 这段对话适用于课堂上操练句型,但是一旦放入交际情景模型,就会认为提问人无礼,甚至别有用心。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