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析字联》教学设计_第1页
《对联——析字联》教学设计_第2页
《对联——析字联》教学设计_第3页
《对联——析字联》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对联 析字联教学设计 对联 析字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故事、佳联赏析等方法,了解析字联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试着对出析字联。 3.培养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析字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试着对出析字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张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请你试着对出下联,不知你们是否对出了?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揭题。 二、认识析字联 1.微视频故事:析字联。 2.析字联 欣赏。 师:知道了什么是析字联,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欣赏几副析字佳联吧。请男同学读上联,女同学读下联。 (课件出示对联) 2 / 4 ( 1)墨泉 ( 2)苗是田头草愁为心上秋 ( 3)子女合心恰好日月比白皆明 ( 4)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3.师:在这几副对联中,你猜猜毕老师最喜欢哪副?为什么呢? 4.学生交流。 三、试对析字联 1.师:欣赏完几副析字佳联,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来对上一联 ?因为对这种对联的难度稍大些,所以毕老师稍作处理,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后来补充下联。 请看屏幕: ( 1)鸿是江边鸟 蚕为 ( 2)一明分日月 各丘山 ( 3)踏破()桥三块石 劈开()路两重山 ( 4)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典木置屋,曲,直。 ( 5)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 3 / 4 2.小组合作完成对联填空。 3.集体交流。 4.师讲对联故事 “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 四、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汉字的趣味无穷,古时候的人们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创作出了有趣的析字联。如今,人们还将析字联作为谜语供大家益智,今天的作业就是这样一副对联,请大家课下猜一猜。 十月十日,一鱼一羊。 这副对联中隐藏着一个国家的名字 附对联故事: “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 关于这副对联,还有两个不同的故事呢!第一个和清朝的著名画家郑板桥有关。相传,郑板桥特别喜欢上茶楼喝早茶。一日去喝早茶,走到城门口时,由于人多拥挤,一个进城的樵夫不小心用柴担把郑板桥的长衫挂破了。樵夫很不好意思,赶紧放下柴担向郑板桥道歉。后来,他看出郑板桥是个读书人,就提出: “ 我有一首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赔一件新衣裳给你,好吗? ” 郑板桥想,吟诗作对正是自己的长处,还害怕一个区区的樵夫吗?于 是就爽快地答应了。4 / 4 樵夫的上联是: “ 此木为柴山山出 ” 。此联乍听上去并不难对,但仔细一想,是个析字联,很不好对哟!郑板桥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下联,只好认输,挥挥手让樵夫走了。郑板桥上了茶楼,苦苦思索了一天也想不出下联来,眼看天色见晚,已到黄昏,不走也不成了。于是站起来往窗外一看,家家户户的房顶上炊烟缭绕,好美的一片景色啊!这时,他不禁触景生情,下联也就有了: “ 因火成烟夕夕多 ” 。 那么第二个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所经之处,只见两岸群山绵延,树木葱翠,便想出一个上联: “ 此木为柴山山出 ” ,随 行的大臣纪晓岚才思敏捷,便以水乡人家暮色中的炊烟对之: “ 因火生烟夕夕多 ” 。 两个故事的谁真谁假,我们已无从考证,但足以说明这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