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存档办理流程.doc_第1页
单位存档办理流程.doc_第2页
单位存档办理流程.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存档办理流程第一步:由委托存档单位人事负责人持委托存档凭证及拟调人员名单(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原档案存放单位名称),或由本人持单位介绍信、身份证到档案管理中心开具调函,领取相关表格、合同;第二步:持人才流动商调函、流动人员近期表现及生育状况调查表回原档案存放单位调出档案及行政、工资介绍信。“近期表现及生育调查表”需原档案所在单位填写盖章并放入档案;存档人员填写北京市人才流动登记表封面及第一页内容;委托管理人事档案合同一式三份由委托存档单位在乙方盖章,存档人员本人在丙方签字;第三步:将档案及行政工资介绍信、流动人员近期表现及生育状况调查表、北京市人才流动登记表、一式三份委托管理人事档案合同一并交回档案管理中心,领取存档卡及存档合同,按规定交纳存档费(20元/人月)。为无人事档案人员建档案服务对象户口属本辖区内女50周岁内、男60周岁内非本人原因没有建立档案的人员。办理机构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社保所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办理地址朝阳区安苑北里21号楼111室办理电话649744668111乘车路线328、387、758、108、124、18、803、985奥体东门站下车,或944、939、386、740路安慧桥东站下车。办理时限手续齐全后7个工作日办理收费标准本项目不收费收费依据本项目不收费办理条件户口属本辖区内女50周岁内、男60周岁内非本人原因没有建立档案的人员 所需材料(1)本人书面建档申请; (2)派出所出具的原身份证明(农转非人员转非证明及经过公证的自谋职业协议书;农转居人员的转居证明);知青子女要提供知青子女回京审批表复印件、随军家属和外地进京人员要提供进京落户审批表复印件;派出所出具的刑满释放证明;残疾人员出具的残疾证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第一页和本人页的复印件、一张一寸照片; (4)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表; (5)学历证明 (6)填写建立档案人员登记表 两年前毕业的小李一直在换工作,直到今年初,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事又找上了门:新单位需要人事档案,本以为毕业后人事档案会自动转移的小李发现,自己的档案已不知去向。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像小李这样的“弃档族”越来越多,全市各级人才机构存档的80多万份人才档案里,有4万份是失去联络多年的“死档”,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弃档族多是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小张已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当记者问他打算如何存放档案时,他表示根本没有想过此事,“档案不是存在学校吗,还需要迁出去?”记者随机调查了10名已经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对于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有4人甚至不知档案与自身有何关系。“现在都是聘用制了,反正也没有什么用处。”一位毕业生这样说。据了解,目前有些毕业生对档案的处置方式分以下几种:有的随意将档案丢在学校置之不理;有的干脆把档案“私藏”在家;也有人虽把档案转到人才中心,但一放了之,不再过问;更多人则完全将档案遗忘了,不知档案是转回了原籍,还是留在了学校。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是本市最大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存放了16万份人事档案,其中有6000多份是失去联络达5年以上的“死档”。据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有的档案从放进之日起,就无人来问津,工作人员多次联系仍无音信。“弃档族”主要是以下四类人群:大学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及办理移民手续的人员、非公企业员工及“跳槽”者和异地求职人员。原因:找了工作忘了档案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档案被忽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随着私企的增多,在录用和管理员工时不看重档案里的历史描述,而是看重工作表现;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创业或自谋职业,但因没有落实工作单位而把档案暂时留校,以后因身在外地或遗忘等原因,没有再回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还有的毕业生认为现在跳槽是经常的事,档案转移手续繁杂,而且放在人才中心每年需缴240元管理费,没必要,不如放在家里或学校安全省事。也有毕业生认为等到需要用档案时,再找也是一样的。“档到用时方恨无,”该负责人说,档案大多处于静止状态,但绝不是没用,毕业生如果没有及时将档案从学校转出,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麻烦。麻烦:“死档”难办养老保险档案对今后究竟有什么影响?据介绍,毕业生如果毕业后,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职称评定;有些人虽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另外,最主要的是档案中记载着本人的工作经历(工龄)等,没有档案单位无法缴纳社会保险,也将意味无法办理退休,难以领取养老金。此外,还有像继续深造、报考公务员时,都需要用档案。支招:如何激活“死档”据此,专家提醒毕业生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毕业报到手续,并把档案转入政府所属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存,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得到保障。把档案留在人才服务机构但一直没有理会的,只要办妥相关手续,就可将关系理顺。“私藏”在家的档案则要尽快交回原单位或政府所属的管理服务机构,如果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就得经过相关部门核实,如果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新的单位。对于那些不知自己档案“身在何方”的人士,专家也给出了答案:毕业生要与参加工作前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外地毕业生也可向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咨询;已经多次变换工作的人要向第一家用人单位进行咨询。如果档案被单位遗失,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该单位取得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如何存放档案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任档案“自由飞翔”;二是虽然托管到了相关机构,但从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时才回头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据了解,毕业生档案处理分几种情况,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主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做到“档随人走”。考研生,一般要在5月7月前将学生档案和思想政治表现表寄到所考学校;已参加工作的,档案去向是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不接收学生档案,会把档案寄到人力资源中心和人才市场。未找到工作的,学校只能将档案寄到学生原籍的教育局或人事局,一般来说,档案在毕业后择业期可申请两年内由学校代管,择业期内未被转走的档案将在期满后,由学校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参与西部计划或支教工作的,档案将由学校保管,等支教期满再来学校提档案。三种存档方式各有利弊目前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二、把档案留在学校。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由于毕业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弃档”有三大弊端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记录着学生的个人经历,包括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党团资料、工作经历等,并且都是原件。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醒高校毕业生,档案看似一时用不到,但“弃档”会使个人的一些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首先,会影响个人利益。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谋新职业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其次,会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毕业生想换工作,没有档案,在原单位的工龄就不能计算进来,虽然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