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1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2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4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专项方案XX铁路工程指挥部一分部20 年 月 日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自然地理概况12.2地质构造22.3水文地质22.4不良地质32.5地震震动参数33、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及内容33.1超前地质预报目的33.2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44、超前地质预报工艺及方法54.1地质调查法54.2地质雷达探测法84.3超前钻探84.4预报成果分析及处理94.5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95、超前地质预报资源配置105.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105.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仪器设备116、超前地质预报质量保证措施12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规范、标准、文件;、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新建铁路织金至纳雍线招标图;、现场踏勘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及设备技术能力,以及所积累的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织金至纳雍线标XX隧道,隧道起讫里程:D1K26+834D1K28+782,全长1948m,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上述里程范围内的洞身地质调查、超前钻探、物探法超前地质预报相关工程2工程概况XX隧道地处纳雍县,全长1948m,中心里程D1K27+808,进口里程D1K26+834,出口里程D1K28+782。属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程13411546米,最大高差205米,最大埋深约195米,山体植被较发育,多为松林及灌木丛,山坡地形较矮。交通条件一般。2.1、自然地理概况隧道地处中高山地貌,坡上植被较发育,多为松树林,局部山坡被垦为旱地,灰岩段溶蚀洼地多分布有居民,且部分坡顶也有村民居住,可溶岩段落开挖应避免大量抽排地下水,形成地表塌陷和村民用水枯竭。隧道进口端位于菁门口村,出口位于龙场村附近,进出口附近民房较多。可溶岩段落开挖应避免大量抽排地下水,形成地表塌陷和村民用水枯竭。2.2、地质构造隧道长度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上段灰岩,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石英砂岩、泥岩夹煤层、炭质页岩。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体破碎。区内地层总体上呈单斜,地层总体上倾向北东,线路与岩层整体定向一般呈小角度相交。2.3、水文地质隧址区域内存在地表、地下水情况如下:1、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稻田水、池塘水及季节性溪沟水,有个别沟槽四季有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融雪和地下水补给为辅。2、地下水(1)孔隙水赋存于局部冲沟沟床及坡麓松散堆积层,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由于堆积物分部零星,厚度不大,除冲积层内孔隙水受地表水补给而含水量大外,其余地段孔隙水补给差,径流排泄条件好、含量少。(2)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基岩各类结构面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测区丰富的降雨为裂隙水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条件。因受构造影响程度不同导致裂隙发育程度不同,富水条件差异较大,由于段内断裂发育,受构造影响,段内基岩节理裂隙坡发育,有赋存水的空间,总体看隧道基岩裂隙水较发育。(3)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可溶岩的溶孔,溶蚀裂隙中,通过洼地、竖井、落水洞、溶洞汇集大气降水的补给,以岩溶下降泉,暗河的形式排出地表。这类地下水含水量丰富。隧区灰岩地段有较多溶洞,且有暗河发育,岩溶水丰富。2.4、不良地质1、岩溶隧道洞身D1K26+835-D1K28+610段为可溶岩,主要为可溶岩内发育溶洞、岩溶管道。根据调查,隧区内岩溶现象很发育,主要表现为多外溶洞,大多为无水溶洞。2、瓦斯隧道洞身出口端穿越含煤地层,加之基岩很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故梁山组煤系地层的瓦斯仍可能有少量通过裂隙滥入隧道。3、顺层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32,横断面方向视倾角59,纵断面方向视倾角33,故隧道洞身顺层,进口仰坡顺层,但由于真倾角大,对开挖进出口边坡影响较小,对进口端仰坡有一定影响。4、危岩落石隧道进口左侧存在危岩落石,方量不大,建议清除即可。2.5、地震震动参数隧道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3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及内容3.1、超前地质预报目的通过地质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含水情况及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为优化隧道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突水、突泥、岩溶、软弱破碎围岩(含断层破碎带)、煤层瓦斯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使施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损失。通过预报,可以了解掌子面前方短距离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级别,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于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避免重大事故损失,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2、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本超前预测重点段落:岩性接触带地段及出口含煤地层段。重点内容:a、地下暗河的形态、分布位置、规模、发育程度、发育规律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b、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赋存情况;c、隧道围岩级别变化趋势,d、出口段煤系地层煤层、瓦斯赋存情况。本隧应采用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采用宏观预报指导微观预报、长距离预报指导中短距离预报的方法。全隧道采用C类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类型表类型采取方法A类:极易发生突水,涌泥段1、地质调查法2、物探法(地震反射法+红外探测法+地质雷达探测)3、超前钻探法(超前钻孔5孔+加深炮孔57孔)B类:物探显示异常地段、受岩溶竖井影响段、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非可溶岩断层破碎带1、地质调查法2、物探法(地震反射法+红外探测法+地质雷达探测)3、超前钻探法(超前钻孔3孔+加深炮孔35孔)C类:可溶岩一般地段或地表环境要求较高的非可溶岩地段1、地质调查法2、物探法(地质雷达探测)3、超前钻探法(超前钻孔1孔+加深炮孔3孔)D类:非可溶岩一般地段1、地质调查法2、物探法(地质雷达探测)注:B、C、D类通过超前物探若发现异常,应增设超前钻孔验证地质异常地段,正洞不小于5孔。超前地质预报数量表类型C类合计长度m19481948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m19481948地质素描m19481948地质作图m19481948超前钻探法加深炮孔m77927792超前钻孔孔数7878m23402340物探法地质雷达次数7878m23402340基地探测m196419644超前地质预报工艺及方法4.1、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1、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对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底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地表岩溶发育位置、宽度及其产状变化情况。、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分析其与空间的关系。、煤层、石膏、膨胀岩、含石油天然气、含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层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及其产状变化情况。、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文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2、洞内地质素描隧道内地质素描是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煤层、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表,是地质调查法的一部分,包括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隧道内地质素描主要内容:、工程地质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特征、力学性质,分析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填充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完整程度。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铁矿层等应单独描述。人为坑洞: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空饼状岩芯等现象。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描述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水文地质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必要时应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以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发生围岩失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详细分析、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隧道施工围堰分级、影像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像或录像。 3、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资料编制内容、地质调查法预报报告、开挖面地质素描图、隧道洞身地质展示图、地质复杂地段纵、横断面图、地质检测与测试资料、有关影像资料4、地质调查实施要点、施工中根据掌子面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及部分炮孔加深2-3m的探测情况,对地层岩性特征、岩体破碎程度、地下水发育情况、结构面性质、支护变形特征等进行地质素描、对掌子面已揭露出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和特殊标志),给予准确定名,测量岩层产状和厚度。、测量该岩层距离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或界面的距离,并计算其垂直层面的厚度。、将该岩层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相比,确定其在地表地层(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施工过程中,每次爆破后由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素描,内容包括掌子面正面及侧面稳定状态、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产状、间距、长度、充填物、数量)、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涌水情况、水质情况、水的影响、不良气体浓度等。同时定期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记录,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表水的影响,确定施工控制措施,最终做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及时对洞内涌水进行水质分析和试验,提交分析和试验结果,对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水质提出处理意见,上报专管地质工作的项目副总工程师,以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地质观察在爆破后初喷前进行,绘制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调查记录表;检查喷射混凝土有无开裂及发展,锚杆有无松动,钢架支护状态等,并做好相应记录;查看边仰坡有无开裂、起壳,地表有无裂纹;地表水位有无异常变化。4.2、地质雷达探测法地质雷达是基于电磁波在有效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工作的。发射天线发出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后,遇到不均匀介质或介电常数有差异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由接收天线接收记录,经微机处理形成雷达剖面图。解译人员对雷达剖面图进行解译分析,提出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规模。该法对30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尤其是含水地质体探测效果好。地质雷达主要预报范围掌子面前方30m,25m/循环,搭接5m。4.3、 超前钻探超前钻探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其它探测手段成果的验证和补充。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对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气状况等诸方面的资料。本隧道采用单孔水平钻探取芯, 地质预报类型C类:设计单孔,孔深一般30m,25m/循环,搭接5m。采用地质钻机接杆钻孔。为防止遇高压水时突水失控,开孔采用120钻头,孔内放入3.0m长的108钢管做为孔口管,孔口管伸出掌子面50cm,孔壁间用环氧环脂加水泥浆锚固,孔口管伸出部分安封闭装置,并与注浆泵联接,以便遇高压水时及时封堵并注浆。钻孔时作业平台要求平稳、牢固,钻机施工时不晃动。施钻过程中,由地质工程师详细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并对岩芯进行统一编录、收集,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加深炮孔探测:在隧道开挖工作面上钻小孔径浅孔探测前方地质情况,在每一爆破循环钻设炮孔时布设3个加深3m以上作为探测孔。4.4、预报成果分析及处理地质预测预报的结果由地质工作室进行汇总,原始资料上报设计单位。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果,对各种岩性进行描述,包括岩体应力、应变特征。量化岩体参数、综合确定围岩级别,对不连续界面、层面的构成进行细化,着重查清地质构造、岩溶、断层破碎带。同时查明地下水循环规律和水流动特征以及地下水化学成份等。同有关专家对提交的成果进行再次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提出必要的安全措施,以指导现场施工。根据预报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单位,调整设计、改变施工方案。4.5、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图物探方法探测资料判释,提出预报意见和工程措施建议地质雷达超前钻孔钻探方法隧道围岩加深炮孔地质分析掌子面素描原始资料传统地质方法5 超前地质预报资源配置5.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由工程部组织实施,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并根据预报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单位,调整设计、改变施工方案。在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和施工补充勘探的基础上,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纳入到隧道施工的正常工序中,以探明前方围岩的变化情况,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隧道施工设计,为隧道的施工提出措施建议,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全面负责综合测试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组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试验等专业组成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日常工作;工程地质:负责隧道工程的地质超前预报和调绘、监测以及测试、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措施建议;水文地质:负责水文地质调绘、测试及隧道涌水量的预测与环境水文地质评价;物探专业:负责物探测试工作;试验专业:负责岩、土、水样的测试、试验工作。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图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副总工程师工 程 地 质水 文 地 质试 验 专 业物 探 专 业5.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及型号数量备注1地质雷达SIR2000或CR-20B1台2水平钻机MK-56台3数码相机canon2部4计算机4台5打印机2台6汽车2辆7地质罗盘6部6超前地质预报质量保证措施坚持标准,严格规范;严谨合同,履行承诺;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强化管理;内实外美,全面创优。以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工程质量,服务现场施工为宗旨,攻克工程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获得最大的科技、管理、资源、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小组定期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反馈、整改、优化。、质量控制措施按照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性施工组织所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