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pdf_第1页
苏教四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pdf_第2页
苏教四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pdf_第3页
苏教四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pdf_第4页
苏教四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1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研究空气的性质。实验项目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断空气的性质纸团会不会湿(气球吹得大吗)纸团不会湿,气球吹不大空气占据空间刺破气球后是否平衡不平衡,刺破的一段向上翘起来空气有质量对着脸松开气球口能感到空气吹到脸上空气具有流动性手压“气垫”有弹性,很紧,松手后恢复原样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我概括的空气的性质。(1)空气要占据空间。(2)空气有质量。(3)空气具有流动性。(4)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3.我发现将“子弹”射的更远的方法是:(可以从管子的粗细、纸团的大小、发射的角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要让纸团射的远,湿纸团就要把“枪筒”密封好,不能漏气,而且两端的湿纸团相隔的距离要远,这样空气占据“枪膛”的空间大,被压缩的程度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子弹”就射得远,发射时尽量斜向上发射,会射的更远。(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2.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手放在蜡烛上方的感觉:空气是热的,有股热气往上冲蛇转动说明:热的空气在向上升,带动了纸蛇转动。2.加热一只纸杯里的空气,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后,发生的现象是:热的一段上升了,冷的一端下沉了。实验现象说明了:同样多的空气,热的空气比冷的空气轻。3.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冷热空气的流动情况。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有烟的热瓶倒放在冷瓶上我的结论是: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里流动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2的过程中手冷,因此下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4.用箭头补充大自然中封的形成示意图。3.空气中有什么1.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蜡烛熄灭后,出现的现象是:瓶子里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插入燃烧的火柴后,出现的现象是:火柴立即熄灭了。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2.对二氧化碳的认识。(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蜡烛熄灭。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调查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根据周围环境实际填写)地点调查方法污染状况可能的污染源小树林在镜子上涂上凡士林,放置3填后观察较轻因为绿色植物多,污染很轻教学楼顶在镜子上涂上凡士林,放置3填后观察较重周围工厂排放的烟尘、粉尘、汽车尾气垃圾堆旁边在镜子上涂上凡士林,放置3填后观察很严重燃烧垃圾的烟尘2.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1)植树造林,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2)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3)不焚烧垃圾。(4)向环保部门建议处理好工厂的排污治理。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3木屑在水中的运动情况:木屑在水中翻滚到上面,又翻滚到下面,一直重复不停。第二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三杯水的温度是:(数字仅供参考)冷水:1922温水:32-42热水:85-912.一杯热水变凉的记录。(1)我的预测: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降温速度是。(预测可以随便选,无论对错)A.均匀下降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实际测得的结果:(数字仅供参考,具体规律先快后慢)时间(分钟)0246810温度()927660524641(3)我画的曲线图:(略)我的结论: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我的进一步预测:下降越来越慢。两个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将变成:和周围环境温度一样。热的传递1.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导现象。(用箭头标出热的传导方向)2.研究热在液体中的对流现象。(可以在水杯上画出来)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43.加热和冷却1.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举三个例子,可以从固体、液体、气体三个方面考虑,也可以从热涨冷缩方面考虑)糖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蜡烛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冰加热后会变为液体(水),冷却后变为固体。二氧化碳在室温下是气体,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干冰)。铜球加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缩小。2.加热和冷却后产生与糖相似变化的物体有:(举三个例子)蜡烛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松香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巧克力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3.写出加热和冷却后,其他金属、水、空气变化的实验设计。(1)其他金属加热和冷却后。我的设计图:(可以照图片画出示意图)设计说明:1.加热前让铜球通过铁环;2.给铜球加热后让它穿过铁环;3.铜球在水中冷却,再让它通过铁环。实验结果:加热前铜球能通过铁环;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金属存在热胀冷缩现象。(2)水加热和冷却后。我的设计图:设计说明:1.在锥形瓶内灌满水,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使液面升到管内。2.将锥形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3.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实验结果:加入热水后,玻璃管中的页面升高;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后,玻璃管中的液面降低,液体存在热涨冷缩现象。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5(3)空气加热和冷却后。我的设计图:(可以照图片画出示意图)设计说明: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再将放在热水的瓶子取出立即放入冰水中观察。实验结果:放入热水中,气球变大,放入冰水中,气球变小,空气存在热胀冷缩现象。4.吸热和散热1.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对比的实验记录。我的预测:水的吸热性能比油强水的散热性能比油强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我的记录:加热时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水21273236404345油21293744515764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水45403735333231油64625649433834我的结论:油的温度上升速度比水快,6分钟后的温度也更高,说明油的吸热性比水强。停止加热后油的温度下降速度比水的温度下降速度快得多,说明油的散热性比水强。我画的曲线图。(图例建议用红蓝两色表示)2.记录不同颜色、同一种物质的吸热、散热性能实验。实验设计:1.取大小一样的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的卡纸各一张,用双面胶粘在同一块木板上。2.在阳光下直射1小时。3.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4.记录数据。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6我的结论:同一种物质,颜色越深,吸热性越强。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我认为空气中的水来自于:(此处可以让学生随便写,比如云,雨,雪,雾,霜等,都可以)空气中的水来自空气中的水蒸气。2.水蒸发的快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问题: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蒸发的面积有关。实验步骤:1.取等量的水(50毫升)分别放入试管、烧杯、水槽中。2.将试管、烧杯、水槽放置在讲台上。3.一天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实验记录:一天后,水槽中的水已经完全蒸发,烧杯中的水还剩下一点,试管中的水还剩很多。我的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大,蒸发的越快。单元测试题三、问答题(此题让学生选做一题即可,不用全部回答)1.温度的变回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写出两个即可)糖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蜡烛加热后会变为液体,冷却后会变为固体。冰加热后会变为液体(水),冷却后变为固体。二氧化碳在室温下是气体,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干冰)。铜球加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缩小。2.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那些事情?请举例说明。加热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加热可以弯曲玻璃管,冷却后玻璃管的形状就固定下来了。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是因为金属的导热性能好,而锅把用塑料制作是因为塑料的导热性差,可以避免烫手。4.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深颜色的衣服吸热性强,可以让人感觉更温暖,浅色的衣服吸热性差,可以保持凉爽。5.(略)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的产生1.我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的方法有种。做法方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摩擦揉搓保鲜袋摩擦吹足气用手指弹弹来回抖动抖动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72.不借助任何外物,我能发出声音的方法有:(让学生自己写)拍手,讲话,唱歌,跺脚,吹口哨,拍打身体3.我认为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1.记录三种物质的传声效果。(可以用五角星表示)听音方式隔着沙子隔着水隔着空气传声效果2.我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报告。研究项目实验方法结论通过固体传播用手敲门,耳朵贴在门的各处都能听到声音通过水传播在水中摇铃四处都能听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在空气中鼓掌四面八方都能听到我认为,声音传播都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3.我对“伏罂而听”的解释。“伏罂而听”意思是:制作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罂,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去听从底下传来的挖掘声,以确定方位。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物质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罂后引起罂壁的振动,又引起罂内空气的振动,于是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在方框里填出声音在人耳里传播的途径。2.用手捂住耳朵,体验一下听力障碍者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我们应该同情听力有障碍的人,对他们多关心、多理解,给予他们帮助。3.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让学生自主去写)汽车的喇叭声,超市外音响的声音,电锯的声音,挖掘机工作的声音4.不同的声音1.通过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橡皮筋振动得快,音调变高。(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橡皮筋振动的快,音调变高。(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弹粗的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的橡皮筋时,音调高。2.自制小乐器。(以水琴为例,还可以做“橡皮筋吉他”,“拇指钢琴”,参看教材)自制乐器名称:水琴所需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7个、水、塑料棒、音高标签。乐器的设计图:(画7个瓶子,里面的水位从低到高排列)调高音调的方法:放的水越多,音调就会越高。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8第四单元1.我们吃什么1.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卡片分类。动物类:猪肉,牛肉,羊肉,鱼,鸡,虾植物类:青菜,米饭,葡萄,西红柿,西瓜,胡萝卜说明:此题可以按照学生自己定的分类标准分类,比如:按喜欢吃的分类;按味道分类;按生活习惯分类;按食物结构分类;按食物来源分类等2.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食物。统计需根据实际统计。分析上面的统计结果,我发现:喜欢吃XXX的人比较多,喜欢吃XXX的人比较少。我觉得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有不少同学存在偏食现象。2.怎样搭配食物2.设计我的一周食谱,交给家人并陈述我的理由。(以下一周食谱供参考)三餐配餐营养标准: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标准宝宝营养食谱幼儿营养食谱,设计出平均每人每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来进行配餐。早餐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约占全日总需要量的30%左右,午餐占40%,晚餐占30%。每人每天约需2000-2400千卡热能摄入,其中12-15%的能量来自蛋白质,25-30%来自脂肪,60-65%来自碳水化合物。2、配制原则:1)食物多样,粮谷为主,保证乳类、蛋类,增加蔬菜、水果。2)保证吃好早餐,吃饱午餐,吃少晚餐,三餐比为3:4:3。3)少吃零食,少饮用含糖及碳酸类饮料,控制食糖的摄入。4)每日饮奶和喝6-8杯水。3、全天用油均建议用色拉油25克。以下按一周为单位,为您推荐的一日三餐健康食谱:星期一早餐:馒头,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酱黄瓜。中餐: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丝瓜汤。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星期二早餐:窝窝头、牛奶(或豆奶)、卤蛋1个、豆腐乳中餐:米饭、肉末茄子、鸭子海带汤。晚餐:干煸豆角、稀饭、豆沙包、青椒肉丝。星期三早餐:肉包子、牛奶(或豆奶)、咸鸭蛋(半个)中餐:馒头、黄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鸡蛋汤。2016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9晚餐:炒面、清炒菠菜、青椒土豆丝。星期四早餐: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中餐:米饭、黑木耳肉片、红烧平鱼、白萝卜海带排骨汤。晚餐:豆浆或稀饭、葱花饼、青椒芹菜肉丝。星期五早餐:菜包子、牛奶(或豆奶)、中餐:米饭、炒菜花、辣子鸡丁,香菇青菜汤。晚餐:芹菜肉包子、西红柿炒鸡蛋、肉末烧豆腐。星期六早餐:面包、牛奶(或豆奶)、煎鸡蛋1个中餐:米饭、五香鱼、黄豆芽炒胡萝卜、香菇汤。晚餐:馒头,玉米粥、番茄炒蛋、鱼香肉丝。星期天早餐:花卷、牛奶(或豆奶)、煮鸡蛋1个中餐:米饭、黑木耳炒鸡丁、糖醋白菜、南瓜汤。晚餐:韭菜猪肉饺子、豆豉油麦菜、肉末炒豇豆。3.我的食物金字塔。(根据自己的食物日记填写)它的优点:对照标准(油、盐、糖每天不超过25克,豆、奶类每天150克,鱼、虾、肉、蛋类每天125-200克,蔬菜、水果类,水果每天100-200克,蔬菜每天400-500克,粮食类每天300-500克)找出自己金字塔的优点。它的缺点:对照标准看一下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