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五大连池市兴隆乡 朱亚珍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7-40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类推能力,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学情分析: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两段学习。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且在第三册中已经熟练背诵了7-9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只是数目大了些,因此,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做好认知上的准备。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应用乘法口诀求商。难点: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除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 旧知迁移引入 1、补充口诀。(课件出示) 二七( ) 六九( ) ( )八五十六 六八( ) ( )八三十二 九九( )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 2、游戏:开火车口算(课件出示题目) 366= 204= 186= 205= 43= 84= 246= 255= 306= 123= 55= 师:84= 你是怎样算的? 生:想(二)四得八,商是二 师:也就是说:“做除法想乘法,算式缺几商就是几” 3、谈话导入:同学们已经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比一比,看谁学得快。(板题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应用点】利用课件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出示卡片口算做练习,让学生熟悉7、8、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活动:(1)整体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2)分三个画面依次观察、思考,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3)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教师指导活动:(1)小朋友在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2)小组讨论,交流图中所给的信息。(3)根据所给信息,学生提出问题:生1:平均每行挂几面?生2:每个小组分几颗星?生3:摆了几行彩球?2、利用主题图提供的第一组信息,引出除数是8的除法。让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相机板书:568=3、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用口诀计算568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求商方法。)4、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口诀:(七) 八五十六5、变换条件,将“挂成8行”改成“挂成7行”,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除数是7的除法。(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567)6、 用主题图提供的第2、3组信息,让学生自主计算除数是7、9的算式。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7、课件出示 246= 205=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讨论交流。8、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点】信息技术的介入,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丰富了学生感知数学对象的途径,促进他们更加乐意接近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多样化,使老师对课堂驾驭相对容易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3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做完后讨论订正 。(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小兔过河采蘑菇的动画图片(39页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然后2人一组,一组说得数,一组当裁判。 3、教师课件出示小猴爬梯摘桃子的图画(练习八第4题),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学生分组比赛。教师适时评价。) 4、小鸟回家。 (1)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小鸟飞回了自己的家。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5、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6、游戏接龙指名回答。 7、看谁最棒。 8、在括号里填上“”“”“”“” 9、拓展题:( )( )=7( )( )=8( )( )=9(设计意图)加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求商的练习,将计算和活动、游戏、竞赛结合在一起,将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信息技术应用点】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在练习中利用课件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猴爬树摘桃、小兔过河采蘑菇、接龙等游戏进行求商的练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本课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我总结)2、师生共同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归纳概括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点】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五、板书设计如下: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有56面小旗 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 568= 口诀:(七)八五十六 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567= 口诀:_ 例2:有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79=3(行)1 识字二(1)说课稿 兴隆乡中心小学 朱亚珍 一、说教材: 识字二(1)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识字二第一课。本组教材以“识字写字”为主。本课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1部分是根据会意字的特点编写的歌谣;第2部分用文文的话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第3部分为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第4部分为本课要求写的12个生字和“舌”“鱼”两个偏旁。本课通过歌谣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读起来是那么的琅琅上口而又铿锵有力!于是,原本枯燥无味地识字过程变得活泼鲜亮起来!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从主观意识上大大降低了识字难度。在这种美妙的心理体验中识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识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三、说教法: 本节课是一节识字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识中去记,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寓教于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处于一种轻松自主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创设平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探究汉字构字规律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中识记、巩固、理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构字规律 比如说,他们把大山的形状画出来,就表示“山”的意思,把小鸟画出来,这就是“鸟”字,画出田地的形状就表示“田”字。后来他们又把这些简单的字组合到一起,造出了许多较难的字。(出示古代的一名男子在田里劳动的画面,指名说画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娱乐中轻松进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熟读歌谣,发现构字规律 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儿歌读熟,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同桌互读,多读几遍,然后指名读,男女生对读、接龙、开火车读、师生互读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倍感读书愉悦,在朗读中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与和谐。培养了学生用心读、用情读。在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朗读,使朗读对学生有吸引并能调动他们的朗读激情,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朗读中学习语文。 (三)、运用构字规律识字课件出示会意字动画演示并组词。按先后顺序找出歌谣中其他的会意字(动画演示这些字的组成)。简单的由学生说说表示的意思,较难一点儿的让学生组词记忆。 (四)、观察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写字指导是识字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课要求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甜、鲜、众、等。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字能力,因此,让学生认真观察,掌握字的结构,说说你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无论那种都无形中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个字的印象,补充时重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师在黑板田字格中示范,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匀称、协调。然后,学生把自己对这个字的观察感悟在本上写出来。书写时及时提示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