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 作者 张沪平 内容 一、引言 根据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 1989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高级中 学英语课本,在上海市全面推广 使用已经有三年,相应的初中教材全面推广使 用已有五年。期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从教育观念到教学态 度都起了相当 大的变化,最重要的自然是从 应试教育 向 素质教育 观念的转变。就英语 教学来说,改革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更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英语教学 的诸多 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进。但我们 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并不太乐观,那就是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 力仍较薄弱。现在大家普遍感到,我们的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 / 9 但是一旦要求他们将这些知 识和技能运用到现实的交际语境中,语言障碍仍明 显存在。学生们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书面成绩与他们在交 际场合实际运用语 言的能力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目前很有必要对我们的工作作出客 观的评估, 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依据。 英语教学改革涉及方方 面面的因素,其中大纲、教材的改革首当其冲。本文 重点讨论语言的输入问题,它 在大纲设计、教材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就现行大纲和教材中的语言输入问题作一个分析,接着对语言输入 在教和学方面的作用简要地作 一个理论回顾,并比较国内外一些以英语作为外 语的较有知名度的教材对于输入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然后对 上海市现行英语 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语言输入的质与量的改进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借 此参加有关上 海的英语课程教材改革问题的讨论。 二、问题分析 3 / 9 输入在 语言教学范畴内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人们在课堂环境或自 然环境中接受语言输入。让我 们先比较一下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英语 教学。在那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电台 节目、各种报纸、 杂志等多种媒介较多地接触英语。在香港,大部分学校开设的学科(除汉语和中 国历史部分 外)教材都用英语编写,教师授课也使用英语。然而上海的学生主 要是通过英语课和英语教材学得英语。由于 通过自然环境获取语言输入机会匮 乏,我们的课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大纲)与教材在 理 论 上、方法上以及整个框架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 听、 说、读、写得到全面的重 视,然而,在语言输入的质与量方面,却没有引起足 够的重视。显然,学生需要的“语言食粮”是不够的。这 是一个影响英语学习 方法和速度的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4 / 9 先从语言输入的量来分析,我们发现,语言输入量的不足首先反映在词汇量 的不足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 段(包括小学和初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积极词汇 累计 850 个左右,高中毕业要求学生掌握积极词汇累计2000 个左 右。与香港 小 学、中学的英语教材 On Target 和 Oxford English 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教材中 的词汇量明显不足。 我们有理由推测,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与菲律宾、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中。与他们的教材相比 较,消极词汇的不足更为 明显,因为以上所提到的地区和国家内的大部分学校,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学科, 不论 是教材还是教学语言都是英语,学生由此摄入大量真实、实用的词汇和语 言。 词汇量的局限在诸多方面影响了输入的质量。首先,很大程度上输入的 真 实性 被削弱。大多数原文素 材 需经过改写来删除教学大纲规定以外的词汇。 报刊杂志、广告说明等真实语言材料难以出现于教科书5 / 9 中。第 二,题材较为狭 窄。大部分的课文以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背景,语言活动环境多为本国,因 而一些课文的 语言显得不够自然、地道。第三,由于教材设计的主要目的和功 能是教授语言(而非传递信息),导致输入的 内容在信息量、知识性、趣味性上 都显得不够。第四,由于输入量的限制,使得教材缺乏足够的弹性,不能满 足 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内在机制和 智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 掘。由于输入渠道有限,教材提供的输入量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流畅、得体、正确地 使用英语。 三、理性思考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第二语言学习的进程看作类似于第一语言(母语)习得 的进程。它认为学习者应当有 大量的语言输入,这种输入的语言应当是真实的、 可以理解的 (comprehensible)。克拉甲 (Krashen,1982)认为 语言习得的成功在 6 / 9 于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的性质。这种输入应当包括学生已经 知道 的语言以及 学生还未见 过 的语言。换句话说,输入的语言要略高于学生能够运用的语言的 水平,相当于他能够理解的语言的水平。克 拉申提出的假设是只要提供给学生 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习得目的语。而 欧 莱特 (Allwri-ght,1977)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还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 语交际的语境之中。无论是克 拉申还是欧莱特都声称这些语言习得的方式要比 那种传统的有意识学习语法和教授语言的方法更为有效。 毋庸置疑, 可理解输入 的确可以帮助语言习得的过程,同时也正如欧莱 特所提出 的那样,学习者使用 语言交际的机会越多,他就能更善于用语言交际。 然而,无论是单纯的 可理解输入 的理论,还是语言交际 活动理论,两者都 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我们难以确切地预料,学习者在什么时候能够潜意识地习得语言;在 7 / 9 什么时候将有意识地学习语言 ,因为这取决于不同的学习对象。中学生学习一 门外语不同于幼儿习得母语。后者的学习过程时间充分,而前 者,需在非常有 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过程,能保证取得如此结果的方法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有意 识地学习语法 项目,同时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在交 际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其次,欧莱特描述的方法所基于的理论同样也有其局限性,他实验研究的对 象是在目的语环境中(美国) 学习目的语(英语)。而我们的情形完全不同,中 国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局限,大部分学习发生在课堂教 学环境之中,因此, 1 2 3 下一页 在语言学习和习得时,课堂中的有意识学习占据了主要位置。 输入和交往不仅是语言学习和习得的途径,而且还影响语言习得的速度。笔 8 / 9 者认为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 速度和效率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语言 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关于输入和交往对第二语言习得速度的 影响已有众多的 研究。塞里格 (Seliger,1977)进行了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的研究, 他发现了交往 数量与学习者最后获得成绩之间的密切关系。菲尔莫 (Fillmore,1982)在比较了幼儿园教室里 60个儿童学习第二 语言的进步后,认 为输入的质和量都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年来,上海引进了一系列初、中级英语教材,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英国朗 文出版社的 Look Ahead,剑桥 出版社的 Interchange,牛津大学出版社的 On Target 和 Oxford English,等等。这些教材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 1)语言真实 地道; 2)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 3)能够用来进行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Hutchinson & Waters 1 978/12/1)。比如在 Look Ahead这套教材中的语言大 多数取自于真实的生活或者稍经加工而成。这些素材分别9 / 9 选 自于报刊、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廉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东莞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定制版)2025
- 项目废橡胶再生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备案可修改案例
- 高三英语公开课教案大全5
- 黄花菜种植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网约配送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 2025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练习题(二)及答案
- 淘宝担保协议书 活体
- 自然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指南
- 客源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1年新《经济法基础》-第10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眩晕综合征护理常规
- 《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家政服务赛项技术文件》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 机械原理 课件 第4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2025电力企业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
- 飞行体验游旅行合同
- 赌博补偿协议书范本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