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_第1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_第2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_第3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_第4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当我将一面五环旗出示在学生面前时,有的同学脱口而出:“ 咦?五环旗! ”“ 它是奥林匹克旗帜! ” 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却故做吃惊的样子说: “ 你们知道这么多呀,看来关于它的话题你们有很多很多话要说,是吗? ” 话音刚落,树林般的小手在告诉我: “ 我知道!我知道! ” “ 五环旗是奥林匹克的象征,是奥运会的标志! ” “ 旗帜上的五环有五种不同 的颜色,分别代表世界五大洲! ” “ 五个不同色彩的环子连在一起,象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 急性子的张津跑到前面,由于激动小脸涨得通红: “ 老师,听我爸爸说,原来奥运会主席是萨马兰奇,现在他退休了,新上任的主席叫罗格 ” 还没等他说完,学生中又一次响2 / 7 起 “ 我知道 ”“ 我也知道 ” 的声音,显然,张津的发言进一步拓宽了其他同学的思路,稚嫩的声音相继响起: “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举办奥运会要提前申请。 ” “ 我知道 2000 年的奥运会在悉尼举行, XX 年奥运会在雅典举行, XX 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 “ 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还得等到 XX 年? ” 这个深层次的问题竟然从一个二年级小,生口中提出,这是我始料未及!好在我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涉猎了一些于是我很清楚地为同学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刚才那热烈的场面在我的讲述中渐渐趋于平静,甚至沉寂下来。当 “ 中国申奥史 ” 展现在学生眼前时,我感觉得到他们那份忧伤、那份焦虑、那份欣喜、那份荣光!这时,我将课前准备的 “ 今夜无眠 ” 的狂欢场面通过媒体提前呈现在学生眼前。 “ 如此壮观的场面,作者仅用 200 多字就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你一定想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吧?就请你用自己3 / 7 喜欢的方式读文吧! ” 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们把全部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向文静的张帆读到 “ 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人们一遍遍高呼: 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 时声音是那样的激动而洪高;淘气的骆仕读到 “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 时,声音也硬咽了 学生的情感已经饱满到了极限,如果让他们入情入境地表现不但使饱满的感情得到释放,也能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果然,在我的提议下,他们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挥舞着手臂,好像每个人的手中 都紧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尽情高呼: “ 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 话音刚落我适时引导: “ 群众可是一遍遍高呼的啊! ” 随即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遍遍发自肺腑的呼喊: “ 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 此起彼伏的激情舒放,把课文内容做了最好的诠释。 教学中燃烧起的激情,调动了我头脑的储备。如此壮观的场面,有多少好词妙语可以描绘呀!刹那间,一串成语闪过,我便脱口而出: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学生们及时将这四个成语记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尔后,他们纷纷把适合描写这个场面的词、句进行了互动交流。 4 / 7 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成功之处令我欣然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幕幕 点评 在验证实验教材、验证课程标准的研究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区二年级教师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听了钟老师执教的我们成功了一课,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留给我颇深的是钟老师教学思想给予我的思考: 上课伊始,钟老师向学生出示一面五环旗。这一做法立刻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致,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情况 有一个小男孩心愤愤而口悱悱地说:“ 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为什么等到 XX 年? ”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在几乎凝固了的氛围中,钟老师用深沉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讲述在 1993 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 2000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 2001 年 7 月 13 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办 XX 年奥运会成功了,那是个怎样的不眠之夜啊!让我们再用心感受一下。随即钟老师播放喜讯传来时人们狂欢的录像。 5 / 7 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开课形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诸多精神: 1教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关于五环旗,学生在不经意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了解它,但那是无 意识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学生对五环旗的了解相对全面了、认识相对深刻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较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说明: “ 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 。 2教师个人的知识被激活。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钟老师向大家声情开茂地讲述 “ 为什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呀? ” 这个问题时,是在向学生们介绍中 国申奥的历史,其艰难历程告诉我们:成功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在学生激情涌动的时刻,回放实况录像,学习心6 / 7 境水到渠成。 3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是形式多样的朗读。 朱作仁教授说过: “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 ”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钟老师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钟老师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钟老师 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 “ 登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 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 “ 我们成功了! ”“ 我们爱北京! ”“ 祖国万岁! ”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钟老师适时向 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7 / 7 语: 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 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关于积累,包括篇章(合写作样式、语言)、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积累。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朗读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文章样式的积累、情感的积淀。而对于同语的积累,很多教师的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