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语文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川东钻探公司子弟校林盛 在教学中,我们随时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似游离课本内容,天南海北如天马行空一般地神 侃,实则无处不紧扣课文内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因而深受学生欢迎。而有的教师上课则是循规蹈矩,严格 遵循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节外生枝,但学生学得沉闷厌倦,因而深受学生厌恶。实际效果,前者为佳, 这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前者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课堂教学中的旁逸艺术,把课上得别开生面,有声有色,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轻松愉快。 什么是旁逸艺术?所谓旁逸艺术,就是绕弯子,向目标迂回前进,让学生在绕弯子中接受知 识,发展能力。一堂课仅仅四十五分钟,每一分钟乃至每一秒钟的时间都是极为宝贵的。如果漫无边际地说一 大堆废话,无疑是对时间的浪费,因此,课堂教学节奏要紧凑,不能松散,要紧扣正题,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 来设计教学环节。但是,课堂教学又不能太死,把课本中的字词句章,太粘住书本不放。在教学中,围绕 课文内容适时适当地旁逸一2 / 9 下,更会使教学渠道畅通,使学生轻松 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说,旁逸 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的润化剂,运用了它,教学就灵活多变,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做的有益引导,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总括起来,课堂教 学的旁逸艺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每学一篇新课时,教师如果直接进入正课是不能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为了吸引住学生,教师就要作适当 的诱导。可以说,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是否浓厚,与教师的诱导有密切关系。有经验的老师,都要精心设计新 课的导语,使它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引得巧,诱得妙,就会吸引住学生,使他们 的大脑兴奋起来,处于亢奋状态。实践证明,在心理亢奋时最易接受知识。当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入亢奋激越状 态,就易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点可以谓之为旁逸艺术的求知性。 如在学习故乡时,就可这样地绕绕弯子。 师:今年暑假有哪些同学回过老家? 生:(纷纷举手)。 师:请回过老家的同学介绍一下老家的情况和回乡趣事吧。 3 / 9 生:(积极活跃地讲述回乡趣事) 。 师:通过回乡,你觉得家乡与过去相比,有没有变化? 生:当然发生了变化,乡亲们好富裕。 师:请你为同学们讲讲乡亲们的富裕。 生:(略) 师:通过这几位同学的讲述,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村的变化,大家再想一想,农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 化? 生:当然是党的政策好,实行了责任制。 师:农村政策好,实际上体现了什么好? 生:社会主义制度好(优越)。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图书,从中你们认识到旧中国农民生活 是怎样的? 生:穷得很。 师:是什么造成了农民的贫穷,知道吗? 生:(沉思,无人回答) 师:大家不知道不要紧,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故乡(板书)就可详细知道了。 生:(急于翻书) 师:同学们回乡是这样有趣,见着的乡亲们是这样的富裕,故乡中的我回乡又是怎样的心情,见 着的乡亲们又是怎样的?通过读这课我们就知道了。 生:(急于看课文) 4 / 9 就这样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入手,引导他们对课文的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学生谈起自己的 亲身经历当然是激动的、活跃的。在激动之时,步步诱导,水到渠成,迅速板书课文标题故乡。这样就迅 速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转移到课文的学习上,使他们进入强烈的求知状态。可以看出,讲授新课前的旁逸 ,不论是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对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丰富课文内容,补充有关知识 在教学时,仅仅就课文内容讲述,学生有时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 容,还需要补充有关知识来丰富课文内容。这一点可谓之为旁逸艺术有补充性。在 学习牛郎织女时,就可 以补充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来丰富织女与牛郎分离后在天上痛苦思念牛郎的情景,以便 完善织女的形象,使学生深刻领会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痛苦这一主题。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旁逸,表面扯得很远 ,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况且补充的内容是 课本上没有的,对学生来说,这就比较新奇。学生都是好奇的,于是,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 一般都能迅速地掌握教师补充的新奇的内容。由于补充的内容与课文内容直接有关,因此,这对5 / 9 课文内 容 的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由于补充内容的新奇,还能调整学生长时间看教材而产生的厌倦情绪 ,使精神振作起来。 三、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 在分析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迅速理解某一问题,可暂时避开拦路虎,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温故便可 知新,疑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对于书本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知识融 会贯通,使之系统化,便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这一点谓之为旁逸艺术的系统性。讲新课时,应该引导学生 把旧知识运用到新课的学习中,培养 他们的迁移能力。凭此就可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解决疑难问题,同时, 还可使学生的情绪轻松。因为学生遇到拦路虎时,由于一时除不了,心理便紧张,思维便滞缓了。教师一 引出相关的旧知识,便可打破僵局,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旧知识中找答案,从而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 ,使他们系统化,学生积累知识也更加牢固了。在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涵咏到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 木工人正回忆他亲切的笑语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时,就可联系到七根火柴,作如下旁逸: 师:学过七根火柴已知道,在寒冷中火有何作用? 生:使人身上温暖。 师:伐木工人围着火堆,他们身上感觉如何? 6 / 9 生:温暖。 师:仅仅是身上温暖吗? 生:不,心上也温暖。 师:有何依据? 生:伐木工人回忆总理和他们在一起时,觉得心中也充满温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关系,总理是人民的? 生:好总理。(迅速接着说) 课堂上随时温故知新,就打破了单一的课文内容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易 入难,学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有时课文写的内容,距学生的知识范围,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理解起来确有困难, 这时,如果举出一个学生知识范围之内或生活经验之内的事例,而这个事例和所学课文内容又是同类的,那么 ,这类事例将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这一点谓之为旁逸艺术的领悟性。例如回延安中有这样一节: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学生对诗人的这一行动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他们总觉得抓一把黄土 贴在胸前,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做,既不卫生 ,又不优美。他们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7 / 9 的东西、美好的东西, 才具有吸引人的力量,人们才会渴望它,热爱它,依恋它。像黄土地这种东西,没有这种魅力。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认为,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因而不可能理解诗人的强烈感情。为了使学生理解诗句表述的这 种感情,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诗人为什么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抓起一把黄土,还 不放手呢?为什么还要把手中的黄土贴在胸前,而且还是紧紧地贴着呢?显然,他对延安的黄土感情太深了。 黄土这东西,既不贵重,也不美观,诗人为什么对它有这样深的感情呢 ?你们知道,感情这东西常常是不受什 么约束的。比如说,不受价值高低的约束,不受外观美丑的约束,不受质地优劣的约束等等。我举个例子你们 就明白了。例如,世上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眉清目秀也好,眉秃目赤也好;聪明伶俐也好,愚 笨迟钝也好,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爱。她只要从外边回到家里,总是把孩子抱起来就亲。课文中诗人的感情就 是这样的。因为他热爱延安,而且又是离别多年,所以这次回到延安,延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像磁铁 一样吸引着他,使他爱不释手。通过举事例创设情境,使学生领悟较深奥的问题。 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 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并不总是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有时会产生间歇疲倦。教师就要见机说些富有娱乐性的笑 话,8 / 9 使学生情绪松弛,思维活跃,以便在高度兴奋状态下学习。这一点谓之为旁逸艺术的娱乐性。鲁迅说: 外国平易讲学术问题的书,往往夹些闲话或笑话,使文章添些活气,读者感到格外有趣,不易于疲倦(忽 然想到)。课堂教学中,为了消除学生的疲倦,也有必要说些娱乐性的笑话。当然,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些 娱乐性的笑话,自然是一举两得。如学故乡,分析杨二嫂的形象,时值下午第一节课 ,学生情绪普遍不佳 ,于是,我就仿效内容编了一则笑话: 师:同学们,不知你们观察到没有,当代学生,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最时兴留什么发型? 生:男生留长发,女生留短发,男不男,女不女(全班同学一阵哄笑) 师:男生留长发,现在当然是见惯不惊了。可在前五六年都不同了。大学第一个寒假回到家里,一个长辈 来看我,一见我的模样,便惊叫了起来。你们猜猜,她是怎么说的? 生:哈,头发这么长了,不男不女的。(又是一阵哄笑) 师:(指着班上一个长发男生尖声说 )哈,头发这么长了,哈这模样,不男不女的! 生:(随之抬头,哄笑) 师:她当时就是这么说的。我猛然一惊,觉得她的话9 / 9 很象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人说的。你们再猜,这个女人 是谁? 生:杨二嫂(精神振作齐声回答) 师:杨二嫂一出场,是这么说的吗? 生:(迅速翻书)不是,是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师:为什么单说胡子长了? 生:因为现在见面,我正值中年,而过去是小孩。中年人的一个标志就是有胡子了。(一阵哄笑) 学生就在这几阵哄笑中,昏昏沉沉的情绪被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临时电工临时用工安全责任书
- 二零二五年度危险品大件物品运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车辆借用安全责任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SAP Help Portal服务合同审核指南
- 二零二五版二手车鉴定评估及买卖合同
- 2025版电商企业客服人员劳务派遣合作协议
- 2025版无人机研发中心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园林景观承包安全责任书
- 2025年度绿色建筑劳务项目内部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展览场地承包使用权合同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真题(精校打印)
- 生态建筑理念演进-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线式溶解氧变送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银监会联合贷款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评价
- 公司食堂燃气改造方案
- 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建设框架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库及答案(100题)
- 数据资产目录建设方案
- 2023年江苏省社区工作者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职语文专项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