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期末考试答案小抄【考试必过版】.doc_第1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期末考试答案小抄【考试必过版】.doc_第2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期末考试答案小抄【考试必过版】.doc_第3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期末考试答案小抄【考试必过版】.doc_第4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期末考试答案小抄【考试必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3.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无结构访谈法 (2)实地观察法 (3)非参与观察法 (4)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内容分析法。 (2)二次分析法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方法: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 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 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 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 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 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 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学近期发展的表现1 .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1)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2)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3)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5.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能力。(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3)重视本土资源(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6.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1.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六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超级总统制,以瑞士为代表的委员会制。2.政治类型:从内容上划分(1) 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2) 战略、策略、战术(3) 依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3.依横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和执政党政策五个基本类型(1) 立法决策。(2) 国家元首决策。(3) 行政决策。(4) 司法决策。(5) 执政党政策。4.依纵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可划分:单一制与联邦制。中国的纵向政策类型:第一,当代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第二,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有两个、三个、四个层级美国的纵向政策类型: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虽然宪法规定联邦地位高于各州,但是中央政策与州政策之间确实决定与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5.公共政策的功能:(1) 管制功能。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就必须使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2) 引导功能。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3) 调控功能。政策市公共权力机关实行治理的手段、工具。(4) 分配功能。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6.公共政策与法的异同公共政策的制定须经过合法化这一环节。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与法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相同的,即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政策分成两个部分:获得法的形态者;未获得法的形态者。政策的执行者主要是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法的执行者主要是国家司法机关。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并且对法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法为政策提供保障,定型化为法律的政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7.简述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1.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2.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公共政策是被组织于一定体制内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制定的权威性行动方案。3. 公共政策具有偏好性。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来说始终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方案的择定、政策工具的配置、政策的实施以及怎样进行政策评估等,所有的环节和功能活动的安排都是主体选选择的结果。而每个选择都体现着政策主体的偏好。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 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2) 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 应然与实然的统一。(4) 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1.公共政策的主体与主体系统: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政策客体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公共政策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2.政策支持系统健全和完善政策支持系统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1)信息传播系统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其基本功能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信息的传递。(2)政策咨询系统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过有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3)政策监控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以个特殊子系统,有直接决策者和执行者以外从事 政策监督和控制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构成。其基本功能是:建立政策监控标准;监测政策绩效;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由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五大要素构成。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政策的优劣、存废以及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事实和价值依据。3政策环境:对于具体的政策主体系统来说,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环境:(1)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2)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一国的国情是政策的工作环境。4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总统制(典型:美国);议会制(典型:英国);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又称双首长制(典型:法国);超级总统制(典型:俄罗斯);委员会制(典型:瑞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典型:中国);军人独裁制(主要有两个两个类型:以军人决策取代政府决策;在军人主导下形成的政府决策)。5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有哪些?(1) 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利。(2) 通过投票或代议的形式,选择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3) 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或者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4) 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影响政策过程。(5) 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6) 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态度,使政策过程扭曲。(7) 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 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6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来说,有哪几方面的作用?(1) 政策信息沟通(2) 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3) 稳定公共政策秩序(4) 角色替代7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1) 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2) 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3) 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意义: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2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理性主义模型的含义是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理性主义被赋予了工具理性的本质,其内涵包括:抽象还原、定量计算的标准化逻辑;预测和控制外部对象的基本旨趣;追求最佳方案、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思维;人类物质需求相对于其他需求的绝对优先性。3渐进主义模型的含义: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德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4简答有限理性模型(1) 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他认为:“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是指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程度内适于达到给定目标的行为方式。(2) 西蒙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度的,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结果。(3) 客观理性是存在的,但是对它的追求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步步地向它逼近,永远不能使这个过程完成。5集团模型:戴维.杜鲁门,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德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 6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主改造;戴伊和齐格勒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7简述“上下来去”(1)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我们从总体上称之为“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2)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执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3)“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政策过程的内容具有容纳性和开放性。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1政策问题的含义:所谓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2) 问题的察觉(3) 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 团体或组织活动(5) 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2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有哪些政府部门、政治人物、政党组织、利益集团、大众传媒、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公民与社会团体、政策网络3问题认定的含义: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4问题认定的方法:边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类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法5简答,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6问题认定的步骤: 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3)搜寻事实依据4)列举目的和目标5)明确政策封套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7)在此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7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1)含义: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2)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8政策问题进入议程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条件:第一,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第二,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障碍:第一,事件或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未察觉其严重性;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 第二,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有双重关卡:一是社群的价值规范,二是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9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1、科珀等学者的理论: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式、内在创始模式 2、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四个阶段:议题确认、议题采纳、议题重要程度排序、议题持续。3、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的含义当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窗口就打开了。4、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1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意义:(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原则:(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2政策规划的含义:即政策构建: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3政策规划的特征: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与政府主导并存;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4政策设计的含义:是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并组合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要素,产生政策方案,使各政府要素间具有一致关系,并符合现实环境,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5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1)方案设计基本要素: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2)政策的联系机制分别由规制、工具和假定构成。6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的联系与区别:政策规划指的是公共政策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带有明显的“阶段论”的特点,偏重理性和技术层面的分析;政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打破阶段论的新概念。政策设计从范围来看更为广阔,它“不仅着重解决方案的研拟,也非常重视政策方案的执行问题;它将各个阶段融合起来,用更加系统的方法来探讨政策方案的形成及其执行问题。7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1) 紧扣政策目标(2) 规划多重方案(3) 方案彼此独立(4) 方案要有创新(5) 方案切实可行8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1) 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 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3) 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 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危机决策的构成有哪些第一, 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第二, 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第三, 事态的发展危机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1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含义: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手段的权威性。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时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公共政策执行时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2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a)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b)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林):c)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d)博弈模型(巴达克):e)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霍恩和米特提出的):f)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3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含义及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含义: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政策执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4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具体性;政策的稳定性5政策创新机制:1. 优化公共决策机制2.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3. 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4. 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6矫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1.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2. 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3. 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4.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5.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7政策无效执行的具体表现: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的缺陷;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8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及机制:忠实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机制: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 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 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1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作用:含义: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价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作用: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 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3.政策评估时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4.政策评估时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2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1)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3)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4)单一政策评估与复合政策评估3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政策成本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政策效益评估、政策过程评估、政策影响评估、政策价值评估。4公共政策评估事实标准的内容: 政策效率,即政策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政策影响,指政策产出所引起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变化。回应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5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1. 政策信息、资料2.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3. 政策目标4. 政策的沉淀成本5.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6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7.识记 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对象;政策监控的目的;政策监控的过程。8.识记 公共政策监控的类型:以实施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预防性、过程性和结果监控。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9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1、 通过政策监控活动,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使政策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们的各种利益要求2、 通过政策监控活动,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3、 通过政策监控活动,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4、 通过政策监控活动,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10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括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过程和政策调整过程四个方面。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1.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是现行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任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2政策稳定的意义:第一,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第二,政策稳定有利于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第三,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第四,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3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1)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2)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3)政策本身的稳定:第一,政策目标的长期性;第二,政策的有效性;第三,政策的合法性;第四,修改的复杂性;第五,持续政策的失败;第六,政策终结的失败。(4)政策环境的稳定4政策变动的含义: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5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决策者的变动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资源的现值政策的失效或低效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6公共政策变动的类型:按照变动的强度断裂型和渐变型按照变动的程度区分为部分变动、重大变动和完全变动 按照变动的内容区分 按照变动的形式区分为替代、合并、分解、废止和创新 按照变动的规律性区分为周期性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按照变动的动力区分为主动变动和被动变动7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周期型、Z字形、学习型。8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1)从内部动力看,主要有:政策主题的变革愿望政策本身的要求(2)从外部动力看,主要有: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9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则及原因:1.实事求是原则2.渐进调适原则3.追踪反馈原则原因:1.利益刚性的限制 2.现行政策的制约 3.公共意志的趋中 4.变革成本的约束 5.人类理性的局限 6.社会稳定的需要10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政策的增删、修正、更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重新界定问题提出调整方案选择调整方案执行调整决定11政策接续的内涵,意义及其对策 :内涵: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被新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