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_第1页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_第2页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_第3页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_第4页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转变 【内容提要】鉴于研究人员对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依赖程度愈亦低下,文章首先分析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馆藏严重不足的现状,继而介绍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研究文献信息资源,最后提出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 /网络环境 近年来,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遇到了新问题,一是现实馆藏的严重不足。书刊价格逐年攀升,而书刊购置费常年停滞不前,购 进的书刊品种逐年下降。二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网上信息越来越丰富,互联网成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摆脱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不再依赖院图书馆现实馆藏的尴尬现实,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反思,调整文献资源策略。 1 图书馆现实馆藏的严重不足 有限的购书经费与众多的学科设置使得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只能是“撒胡椒面”,结果是几乎所有的科研人2 / 6 员都在抱怨到馆新书及所订报刊太少,难以满足科研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不再依赖院图书馆。 1997 年徐亚男对全国 21 个省、 市、自治区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有的为图书情报中心)年购书经费的调查显示,上海社科院图书馆以130 万元位居榜首;浙江、云南社科院图书馆在 30 万元以上;广东、天津社科院图书馆在 20 万元以上;另有 10 个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 10-20 万元之间;还有 6 个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年购书经费在 6 万元以下 1。尽管近些年来各馆购书经费均有所增加,但幅度都不是很大,以河南社科院为例, 1987年至 1999 年的 13 年间购书经费一直维持在 15 万元左右,直到 2000 年经费才涨至 20 万元。面对书刊品种的激增和价格的飞涨,这点经费可谓是“杯水车 薪”。 与我国的书刊出版规模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反,河南社科院图书馆的书刊订阅数量基本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其他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情况比河南社科院图书馆的窘境也好不到哪去。这点连高校一个资料室购书费都比不上的经费却要满足少则十几个,多则 20 几个研究所的科研需求,确实是勉为其难了。在全国地方社科院学科配置中,基本上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法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应有尽有。如河南社科院科研人员不足百人,却设有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文 学研究所、历史研3 / 6 究所、哲学研究所、法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9 个研究所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墨学研究中心等 3 个研究中心;福建社科院科研和科辅人员加在一起不过 123 人,却设有经济研究所、亚太经济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现代台湾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所 9 个研究所和法学研究室、三角号码辞书编辑室 2 个直属研究室,此外还设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福建台湾文化研究中心、决策科学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管理科学研 究中心、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法律研究咨询中心、福建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国远东学院福州中心 10 个研究中心 2。图书馆为了照顾到各个研究所的科研需求,只能采取撒胡椒面的方法,结果是连每个专业的核心期刊都难保证。 2 互联网上丰富的社科信息资源 与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紧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些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 2002 年 11 月美国市场研究机构 eTForcasts 公司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到 2002 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亿人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做调查显示, 1997 年 10 月 31 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万台,上网用户总数 62 万人 4,时隔 5 年,到 2002 年 12 月 31 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 20834 / 6 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 5910 万人 5,分别增长了 69 倍和 95 倍。 因特网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根据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 Google 网站首页显示的数据,其网页索引数据库已突破 30 亿大关。 2001 年 9 月 7 日,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表明,截至 2001 年 4 月 30 日,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总数为 692490,网站总数为 238249 个,网页总数为 159460056个,在线数据库的总数为 45598 个 6。在这丰富的信息资源中不乏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 互联网上的社科图书、报刊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对象 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越来越多地被搬上互联网,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期刊群是其集中发布形式。 数字图书馆使信息的传递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包括国界和语言的限制。读者可不受时间、空间和文献数量的限制,自由索取自己所需 的文献资源,除特别情况外,可以是全天候开放服务。 2002 年,国内已建起了 200 多家不同规模的数字化的图书馆,其中比较成规模的主要有超星数字图书馆 (http:/)、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http:/)以及方正Apabi 数字图书馆 (http:/)。 5 / 6 我国电子期刊的发展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建立起中国期刊网 (http:/)、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 (http:/)等大型的网络电子期刊库。 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收录 1994年以来国内公开出版的 6000 余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目前积累全文文献 680 多万篇,其中文史哲专辑 58万余篇、经济政治与法律专辑近 150 万篇、教育与社会科学专题 50 余万篇、新闻与传媒专题 11 万余篇、出版事业专题5 万余篇、图书情报、档案及博物馆学专题 10 万余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CCND)收录 2000 年 6 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 400 余种重要报纸,文化、艺术、体育及各界人物、政治、军事与法律,经济、社会与教育、科学技术、恋爱婚姻家庭与健康等方面 180 余万篇文献,分 6 大专辑, 36个专题数据库。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数据库收录 1989 年以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 12000 余种期刊刊载的 600 余万篇文献,以科技类为主,但其收录的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类期刊比较完备,经济类 1600 余种,教育类 500 余种、图书情报类 269 种。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收录 1998 年以来的理、工、农、医、人文 5 大类 3000 余种期刊,大部分为科技期刊,人文科学专辑收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人文6 / 6 科学)、经济学、图书情报等方面的社会科学期刊 250 余种。 互联网上 的社科灰色文献 互联网还蕴含着丰富的,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灰色文献。因特网出现后,几乎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非正式出版文献,互联网上的灰色文献越来越丰富。那些大型的学科综合网站,如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国学网 (http:/)等,还有一些专业性学术网站,如道教文化资料库(http:/)、简帛研究 (ht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