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 、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 “ 雪景 ” 的描绘。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结合历史背景,导入新课。 、播放沁园春 雪的朗读带,或者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如 “ 汗 ” 、 “ 俱 ” )、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 、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景象。 、结合自己摘抄 的描写雪景的诗句,如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等,体会意境。 、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词的感情。 、在心中默读,体会词的意境和音律。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让学生说出上阕中的动词和它们所描绘的景物,学生回答后及时补充和纠正。 2 / 6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示范分析 “ 封、飘、失 ” 所描绘出的北国雪景,重点比较 “ 望 ” 与 “ 看 ” 字的区别,暗示诗人登高望远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其它动词描绘的视觉景象。 、补充讲解: “ 舞 ” ,起舞 、飞舞,形容披雪的群山似 “ 银蛇 ” 逶迤曲折; “ 驰 ” ,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并提问: “ 山舞银蛇 ” 与 “ 原驰蜡象 ”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 “ 晴日 ” 映照下的雪景,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巨大的反差给读者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又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并提问学生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中 “ 欲 ” 字的用法。 、总结诗词写景语言的凝练生动,引导学生通过近景和远景的推移、实景和虚景的交错,发现诗人思维的跳跃和连贯。 、回答问题:有 “ 封、飘、望、失、舞、 驰、比、看 ” 等,分别描绘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和晴日的雪景。 、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分析词语的用法。 “ 失 ” 描绘出黄河结冰的壮观景象, “ 舞 ” 和 “ 驰 ” 运用拟物、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群山高原在白雪的覆盖下一望无垠、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色,富于生命力。同学问交流阅读体会,补充答案。 3 / 6 、通过教师讲解,体会诗歌语言的准确、凝练,并回答:“ 山舞银蛇 ” 和 “ 原驰蜡象 ” 运用了比喻、拟物、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讨论回答: “ 欲 ” 字把 “ 山 ” 、 “ 原 ” 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 气概。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感受诗歌形象的 “ 诗化 ” 特征,理解诗人借 “ 试比高 ” 抒发内心的豪迈之情。 、通过概括词中出现的景物,把握诗人的写景脉络,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三、组织活动。绘制 “ 北国风雪图 ” 、组织学生分小组,根据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 、结合图画,指导学生感受白雪与晴日的红白色调撞击,理解 “ 妖娆 ” 的内涵。 、引导学生发现,长城和黄河并非真实地出现在诗人眼前,诗中的许多景色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的壮丽图景。 、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上阕词意境的理解,修改图画。 、结合图画,选举小组代表,口头描绘词中的景象,尝试总结诗词表现的意境美。 、通过阅读和教师提示,发现诗中的许多景色是虚实结合,体会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尝试掌握这种写作手法,4 / 6 锻炼思维,将其运用到写作训练中。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诵读上阕词,复习已学内容,进入下阕词的学习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词的音律,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下阕词中所列举的历代帝王。学生回答完后,可视回答情况给 予补充。 、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阕词的知识点,并感受下阕词的意境。、畅所欲言,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下阕词 、提问:通过诵读全词,你发现上阕词和下阕词就内容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提问:描写景物和评点历史人物是不相关的内容,诗人是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的? 、总结:这句话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由景物自然过渡到历史人物,跨越时空,表现了诗人的大气豪迈和坚定信念。 、提问:诗人对历代帝王、 “ 无数英雄 ” 是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知道 的? 、组织学生讨论,理解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含义,并提示学生,作者曾自注: “ 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 但是从文本出发,即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5 / 6 会和分析,就会认识到,这首词是以作者本人为抒情主人公的,末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阕词是写景抒情,下阕词是评点历史人物表达观点。 、回答:是通过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连接起来的。 、结合教师的分析,谈论、体会诗人是如何把写景和抒情结合到一起,自然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 、经过讨论和交流回答: 诗人对他们是惋惜、感叹的态度,“ 惜、略输、稍逊、只识 ” 等词语都反映了诗人的态度。 、讨论,认识到这三句话是全词主旨所在,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代伟人的政治抱负和自信。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诗 列举柳宗元的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两首同是描写雪景、借景抒情的诗歌,这种比较讨论没有固定答案,关键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分组讨论,主动探究两首诗词的区别:从意境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各抒己见。 、总结全词,并告诉学生 “ 诗、乐、画 ” 一体的诗歌学习思路和我国 “ 诗言志 ” 的诗歌传统。 、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四、6 / 6 本课总结这是一首主旨鲜明、气势恢弘、意境壮美的词。通过这首词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零售电商行业智能客服在售后服务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节能灯能源用电协议合同
- 篮球馆租场地合同协议书
- 高速公路合同制合同范本
- 闺房哲学就业协议书模板
- 矿山生产加工合同协议书
- 瑜伽托管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电厂粉煤灰售卖合同范本
- 经营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理由拒绝签质量协议合同
- 2025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DB50T 959-2019 营运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规范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及控制要点
- 2025年度药品区域代理销售合同范本3篇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DB33 758-2015 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安宁疗护的护理常规
- 2025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语法填空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 医院内部便利店租赁合同
- 2024年创意市集承办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