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 教育技术学 学号: 1911120204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人文科学)全套设计加扣3012250582 题 目:建筑摄影微视频课件设计与制作 院(系、部): 教育学院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讲师 2016年6月5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1.学术声明11 页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15页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11 页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4 页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11 页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11 页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汇总表12 页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12 页资料目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建筑摄影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院(系、部)名 称 : 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教育技术学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4 指 导 教 师: 2016年5月28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学 术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人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摘 要摘 要微时代下的教育领域,“微课”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微视频对于建筑摄影教和学来讲,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建筑摄影是一门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学科,需要实践与理论并行。目前微课处于研究应用的初期,相关的理论和资源的建设还正在完善充实中,针对建筑摄影学科的相关微视频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整理分析了建筑摄影的微课内容体系,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建筑摄影器材、建筑摄影技术以及专题建筑摄影。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和媒体技术的表现力,采用录像机拍摄、PPT录屏和Flash动画三种技术手段制作了教学微视频,以案例演示、理论讲解和演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微视频的编辑。希望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相关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促进微课在建筑摄影教学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学习者能够开展基于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水平。关键词:建筑摄影;微视频;微视频设计制作I摘 要AbstractEducation in the micro Era,Micro class came into being and became the focus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focus.For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teaching and learning,Micro video Is a kind of important curriculum resource.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rchitecture,which need to practice and theory in parallel.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is in the early stage,so its related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are still being perfected.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micro video of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is very few.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system of the micro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nd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contains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equipment,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technology and special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the media technology,the author used three kinds of techniques to make the teaching video which contains video camera, PPT screen and Flash animation.To complete the micro video editing ,the author choice the wa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case, the theory explanation and the practice operation.Hop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of the related teacher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o the learners are able to carry out autonomous learning based on micro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learning. Keywords: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Micro Video; Micro Video DesignII目 录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1.研究背景1 2.研究意义1(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 1.建筑摄影1 2.微课2 3.微视频2(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2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2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2(四)研究思路及方法3 1.研究思路3 2.研究方法3二、建筑摄影微视频的设计的理论基础3(一)“理实一体”教学模式3(二)混合学习理论理论3三、建筑摄影微视频设计的前期分析4(一)现状和需求分析4(二)课程与学习对象分析5 1.课程分析5 2.学习对象分析5(三)教学目标分析5四、建筑摄影微视频教学设计5(一)教学内容设计5 1.教学内容选择5 2.教学内容组织6(二)教学策略设计6(三)教学评价设计7(四)教学活动设计7 五、建筑摄影微视频制作7(一)选题8(二)素材采集8(三)微视频的录制9 1.录制工具9 2.录制过程9(四)微视频的编辑10六、建筑摄影微视频开发需注意的问题11(一)开发环境11(二)录制过程11七、总结 11(一) 结论11(二) 研究不足及反思11 参考文献12致 谢14IV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 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方式相继出现,标志着人类正逐步进入“微”时代。教育领域也紧跟微时代的步伐,掀起了一场“微课”热潮。在国外,一家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可汗学院,利用微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提供初高中必学学科等科目的学习内容。在国内,微课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率先正式提出来的,后又补充与完善,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新型网络微课程资源。这里所谓的“微”,指的是在线课程长度比较少,以及可以观看的视频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依据于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曾经,各级相关部门都录过有关于教学视频。但是有很多都采取的是一整堂课都在录制的方式,因为时间太长,一般都在45分钟左右,所以全国收到教学视频的教师和学习者很难将整个教学过程全部都看完,这导致了误用教学资源的浪费。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录制了很多视频课例,但是应用的效率不高,这有违资源建设的初衷,也促使了微课的出现和发展。 建筑摄影是一门摄影爱好者和建筑学相关学科专业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微课的出现正好满足建筑摄影课程自主学习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展开。2.研究意义 目前,针对建筑摄影学科的相关微课研究还不太多,本课题探究如何设计和开发建筑摄影微视频,具有以下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理论意义。对于很多建筑摄影教育教学的教师而言,研究如何具体去设计开发建筑摄影的微课将在理论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提升教师们在建筑摄影方面的教学授课能力。除此,从长远来考虑,这也将丰富微课的相关研究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第二,实践的意义。微课的出现,允许建筑摄影教师有更加更多种教学的的体验方式,而微课资源尤其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筑摄影的学习者来说,大约7-8分钟的微视频,能使学习者不用拘泥于课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摄影知识中的“疑难杂症”,提升学习水平。而且,微课尤其适合学习者结合时代要求开展网络自主学习,通过有效使用微课资源还能培养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建筑摄影上海建筑拍摄大师何惟增出版的现代建筑摄影中说:“建筑摄影是以建筑物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建筑摄影属于应用摄影, 是以某一建筑物或建筑群为拍摄对象, 表现其地理位置及外部整体造型、建筑结构、建筑气势、建筑的材料质地等, 用二维空间的照片完美地表现出来。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主要拍摄对象, 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建筑的专题摄影, 是建筑的三大表现形式之一;在捕捉器材、选题、拍照瞬间、画面构图拍摄用光有很高的的专业要求。建筑摄影是摄影课程的一个专题,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摄影理论和技巧,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去进行影像记录,通过建筑摄影的学习,可以拍出高水平,反映时代特征的建筑物。2.微课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微课下了定义并给予解释,如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张一春、郑小军、吴秉键等。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认为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实际教学内容。3.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窗体顶端(微视频)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窗体顶端微视频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微视频的内容涉及面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微视频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随时随地,学习随意性非常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综合以上,作者所研究的微视频是通过小而精短的视频的形式去呈现一门课程某一知识点的内容,将视频的内容传递给学习者的过程。(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在国内,自从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率先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后,许多专家学者包括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或实施。伴随着的微课的出现,很多专家学者便对微课是什么、微课有什么特点、微课有哪些分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说明。相关文献资料显示, 国内胡铁生老师最早于2011年发表相关微课的论文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关于微课的设计,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17条建议,如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等。这 17 条建议较全面和详细,对微课的设计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1993 年,LeRoy AMcGrew教授开发了“60s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这一课程取得了相应成功。1995年,TPKee教授提出了“一分钟讲座”。他认为认为学习者应当掌握核心概念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并要求演讲须做到精炼,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习者在家观看学习录制好的课程讲解和PPT演示,节省下来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协同学习、研究性学习。(四)研究思路及方法1.研究思路建筑摄影微视频课程研究的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是前期分析阶段。了解关于建筑摄影有关的微课经典案例,查找建筑摄影的有关文献和书籍,进行文献综述;界定微课的概念,明确建筑摄影微课课程的优点。再进行建筑摄影教学状况的分析,这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摄影新课程标准及现行常用的建筑摄影教科书的编排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建筑摄影教学内容特点;进一步分析建筑摄影教学内容,了解建筑摄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微课特点及建筑摄影教学特点,探索建筑摄影学科中适合开发成微课的内容,整体规划建筑摄影微课内容其次进行建筑摄影微课的设计开发。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丰富的网络资源等对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电子资料等文献进行大量查阅、梳理总结,了解研究动态,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案例研究法通过查找网站上的经典案例进行提炼,学习到案例的设计目的,表现手法,和课程的逻辑,页面的编辑,课程的梳理,达到为本设计作为制作标本的目的。二、建筑摄影微视频的设计的理论基础(一)“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范式。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强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混合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后出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黄荣怀认为混合学习是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根据“合适”的个人学习风格、应用“合适”的技术、传递“合适的”技能,最终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提倡的是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从而以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三、建筑摄影微视频设计的前期分析(一)现状和需求分析 由于班级教学,老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然而建筑摄影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老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无法及时的得到汇总和综合。加之传统课堂的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明显不同,相当一部分传统课堂学习者只知理论,不重实践。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建筑摄影只能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时间是固定的,地点也是固定的,所以这样的课程不适合普通的上班族的业余爱好者,而且以往的建筑摄影传统课堂授课时间长,大多都以理论为主,大多数学习者接受起来会非常吃力和费劲,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学习者的自信心受挫。针对于上述问题,建筑摄影的传统课堂的授课教师会抽出课余时间为学生重复讲解与演示,大多热爱学习的建筑摄影学习者也会通过互联网的各种途径去学习建筑摄影教学的视频,综上所述的这些方式与微视频的网络教学形式不谋而合,所以爱好建筑摄影的学生们需要系统的教学视频,才可能获得到更专业的建筑摄影的学习内容。 结合本课题对建筑摄影的研究,具体到摄影学科中,目前已有一小部分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白然(2015)在高校摄影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策略探析中,总结了微课的设计策略和制作策略;杨建强,何洲童(2016)在其作品在数码摄影课程传统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中总结了将微课引入实践教学中的经验等。从现有的微课网上关于摄影微课资源的研究来看,摄影微课的设计和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对摄影视频的研究的层次也比较浅显;针对建筑摄影微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的谈摄影微课资源的内涵、意义、研究深度等,而且现有的建筑摄影的微课资源也比较少,作者希望本次微视频的设计可以为建筑摄影的微视频设计做一份贡献。(二)课程与学习对象分析1.课程分析建筑摄影课程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首先需要认识相机,在拍摄之前,对相机上一些相对经常会用到的按钮做到熟练操作,学会操作相机的外观按钮,了解相机的内部功能,然后需要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步骤,和现场的实拍技巧,以及不同风格种类的建筑拍摄手法。只有这样,在面对一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时,才能灵活的运用相机,达到自己当初的预设效果。建筑摄影的传统讲授课堂还停留在看、听、说、讲、答等形式上,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建筑摄影学生对建筑摄影学习的需求。微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与建筑摄影需要突破的地方不谋而合,通过本次微视频的设计,希望可以将建筑摄影的操作、使用、拍摄上的讲授特点呈现出来。2.学习对象分析本次建筑摄影微视频课程相对于资深的大师而言比较浅显,比较适合建筑专业学习的学生和建筑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和业余爱好者来说,他们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大多的时间都比较零散,适合碎片化的学习,加之他们乐于接受新鲜的学习方法,所以利用微视频的讲授形式,方便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就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而言,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完整的基础知识,就拍摄经验来说,他们几乎没有途径去获得拍摄的机会,就学习动机而言,他们是自主的,而并非被动的,通过微视频讲授的形式学习建筑摄影是每一个学习者从生疏到熟练一种方式。(三)教学目标分析使建筑摄影学习者学会并且掌握建筑摄影所用相机的操作技能,学习者可以对照相机的按钮和功能,将建筑摄影所常用的功能谙熟于心,为将来建筑摄影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建筑摄影微视频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掌握移轴相机的使用,以及拍摄建筑时常用的拍摄姿势,掌握建筑摄影的视觉要素、画面的构图以及拍摄时用光的方式,并且按照相应的环境模式和具体的情景,并进行建筑物拍摄的创新。四、建筑摄影微视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设计1.教学内容选择综合了佳能相机的实拍技巧和现代建筑摄影两本书,首先,认识建筑摄影:了解建筑摄影的概念、建筑摄影的拍摄方法、建筑照片的出处、建筑摄影照片的特点以及建筑摄影的主题。然后是正文部分,将建筑摄影内容分为器材篇,技术篇,实践篇三个模块,其中器材篇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认识建筑摄影的器材(机身按钮的功能与介绍),熟练建筑拍摄相机操作(佳能EOS 5D相机的指标介绍和建筑拍摄模式的选择),建筑摄影器材的持握姿势(建筑拍摄者正确的拍摄姿势和不同角度所需要的姿势)。在建筑摄影技术篇中对建筑摄影中的视觉要素、光对物体产生视觉效果影响的要素(拍摄时光的方向、品质、色彩)、画面的构图(拍摄者选择的拍摄点、用镜头观察世界、照片画面的前景与背景的应用、建筑物线条的运用)、拍摄者利用相机参数表现建筑物质感(建筑摄影相机的正确用光、合理曝光、精确聚焦)、拍摄者拍摄建筑时保证建筑不失真的常用方法(拍摄时保持相机水平、提高拍摄点高度、进行画面二次构图)和建筑的室内摄影(拍摄时均衡复杂光线照明、选择拍摄点)进行了详细的建筑摄影介绍与学习。实践篇中拍摄者对街景的拍摄(可以寻找有表现力的兴趣点、合理的安排人与景的关系、选择建筑物合适的角度,建筑形成对比、逆光拍摄古代建筑物的唯美剪影)、现代建筑物的拍摄(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保证现代建筑物本身的横平竖直、选择拍摄的合适的天气和恰当的拍摄时间、利用广角镜头的畸变拍摄现代建筑物强烈透视效果的画面、利用线条来表现现代建筑的形式感、利用现代建筑的玻璃反光表现景物)的建筑物的拍摄方法和拍摄步骤进行了演示。2. 教学内容组织步骤一认识建筑摄影:就摄影创作而言,摄影师既可以纪实记录建筑,表现对象;标新立异抽象表达建筑;建筑摄影可分为记录性和艺术性两大类。建筑摄影的记录性在于它能以视觉图像的方式局部的再现建筑这部凝固的史书。建筑摄影的表现性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商业性的特点。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建筑摄影会有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步骤二清楚相机的外观与功能:这里以佳能EOS 5D(文章中出现的相机都为此型号相机)为例,熟悉相机外观机身,了解相机内部参数、模式、功能,包括机身的外观按钮、系统功能方面的介绍,以及如何控制和操纵相机等。步骤三场景与实战: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的,因而建筑拍摄的六大基本要素就会成为建筑摄影视觉要素的主要成分,讲课步骤中会将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建筑进行分类讲解和实拍步骤分解。步骤四创意与提高:虽然人们普遍地把建筑摄影归为记录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填充艺术手法,需要善于发现、利用光影的变化来捕捉自然界或非自然界稍纵即逝的神韵,突出表现它给建筑和建筑环境带来的瞬间美,从而使摄影作品在纪实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写意性。(二)教学策略设计在设计建筑摄影微视频制作时,选择示范模仿和情境陶冶的教学策略。筑摄影教学设计阶段一,需要阐明建筑摄影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幻灯片上呈现建筑摄影的概念,教师通过PPT演示和语言的描绘,创设情境,确认阐明的建筑摄影的概念属性,给出建筑摄影的照片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建筑摄影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阶段二,呈现建筑摄影的任务和材料,使建筑摄影的知识结构显而易见,使用演示、讲解、对比等方式,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阶段三,图片的对比和展示,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扩充和完善建筑摄影的结构,要使用整合和协调的原则,将建筑摄影概念和学过的摄影概念相联系;阶段四,通过建筑摄影视频的学习,构成综合性能力,使同学们可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完成作品的拍摄,提高学生的整体拍摄水平。(三)教学评价设计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在教学前期,对学生的基础进行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摄影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评价,判断建筑摄影是否可以概括记录性和艺术性两大类。是否可以是确定建筑摄影微视频的学习者对建筑的保留、纪实、传播的能力,总结性评价阶段,对建筑摄影的评价目标、指标体系和建筑摄影的标准,学生们拍摄出来的建筑物体画面的是否符合教学材料评价的基本依据,确定收集资料的类型,阐明建筑摄影微课程课件的试用成果,和使用建筑摄影微视频的背景条件。(四)教学活动设计在参考了现代建筑摄影中对建筑摄影的的分析,首先书中讲述了,摄影透视的失真和建筑摄影的拍摄主题,继续讲述了移轴相机的特点、并且介绍了中画幅机背取景相机、大画幅机背取景相机、摇头移轴相机和镜头的配置。接着介绍了建筑的视觉要素,光对物体产生视觉影响的要素,画面的构图,表现建筑物的质感,提高影像的清晰度,控制建筑透视失真的常用方法,滤光镜的使用和室内摄影。在数码单反拍摄实拍技法宝典中融合了佳能相机的外观和功能,熟系外观的机身按钮,了解相机内部功能,掌握基本相机的操作步骤,以及更高层次的快速变焦、晃动相机、高速快门、多次曝光等更高一级别的拍摄技巧。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关于多媒体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对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资料文献的参考,作者的课程设计将围绕器材、技术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制作,首先认识设备、技术手法和时间步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较适合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这门学科,所以基础阶段,要先进行器材的学习,提升阶段,需要学习建筑摄影的光的使用,构图的方法,以及如何表现建筑物的质感等等。巩固阶段,针对于街景拍摄、古建筑拍摄手法、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介绍。五、建筑摄影微视频制作(一)选题 建筑摄影课程单元分为四个单元:一、认识建筑摄影;二、器材篇;三、技术篇;四、实践篇;第一个单元中,建筑摄影的认识作为了解,第二个单元中,需要器材的演示,参数的模式介绍和持握相机的姿势,第三个单元中,画面的构图和线条的使用作为重点作品对比展示,第四单元中,展示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具体拍摄步骤需要学生们完全掌握。(二)素材采集建筑摄影微视频制作素材主要包括视频和照片作品,视频来自于优酷网站,图片来自于网页或是光盘。收集的建筑摄影作品为主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摄影素材器材的限制,在移轴相机的操作使用说明时,使用到了网上的视频素材。如图2所示:图2 视频素材制作各个章节的PPT,如图3所示:图3 PPT素材(三)微视频的录制1.录制工具录制微视频所用到的工具分别为:摄像机、手机、录屏工具、flash。摄像机用来拍摄移轴相机的使用,手机拍摄了大量的素材,flash制作了光线效果。本次微视频的主要选用Camtasia Studio来录制,这款软件是美国 TechSmith 公司旗下一款专门录制屏幕动作的工具软件,它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鼠标移动轨迹、菜单的选择、弹出窗口、层叠窗口、打字以及其他在屏幕上看得见的所有内容。综上可知,Camtasia Studio是制作视频演示的一款功能比较强大的工具软件,并且操作简易,能很好地用于微课的录制。2.录制过程第一步:打开camtasia studio,如图4所示: 图4 录屏界面第二步:选择录制power point,弹出如图5所示: 图5 录屏工具栏第三步:录制结束,按下快捷键f10,课程录制成功。(四)微视频的编辑首先,微视频录制好之后,需要将视频的序号,名称重命名排列好,如图6所示: 图6 视频成品然后,对微视频半成品进行视频剪辑、画面处理、声音降噪。最后,生成相应的web成品,如图所示: 图7 web成品文件夹六、建筑摄影微视频开发需注意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在微课开发时,还需注意一些不容易引起重视, 但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使微课的开发过程能更顺利,使微课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开发环境选择安静的微课录制环境开发微课时,选择一个安静的微课录制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和进行选择:一是无其他不相关的人或人少以及无噪音的地方,二是无其他人的干扰声、无其他噪音的地方。教师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微课的录制,能够更潜心地进行讲解或演示,不会轻易地因为外界嘈杂声的影响而被打断教学思路,这样微课的录制过程便能更顺利,所需录制时间也更少;而且还可以使微课的语音更加清晰、无其他干扰声,这不仅能让学生接受到更加完整的知识信息,也可以使后期编辑更省时、省心。(二)录制过程录屏时关闭其他无关工具软件在进行微课开发时,在微课录制、讲解之前,需关闭可能影响微课录制效果的其他无关工具软件,如手机,电脑上的QQ等聊天工具,迅雷等下载工具以及输入法软件等,以防止在录制过程中突然出现无关的消息、声音或图标,影响微课的视频画面及教师的讲解声音。七、总结(一)结论1.系统地分析了建筑摄影微视频内容体系,分为建筑摄影器材、技术以及专题三大模块。 2.进行建筑摄影微课的设计,制作建筑摄影微视频11个。(二) 研究不足及反思研究结束,经过反思,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之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改进。1.目前微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课作品日益层出不穷,我们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微课案例进行分析时,可能会受选取时间及浏览面的影响,致使选取的微课案例并不是最典型、最优秀的,使得相应的分析还不够精确。这在以后的相应研究中,需扩大浏览面,不断获取新的资料进行补充分析。 2.由于时间、精力及能力有限,所以我设计建筑摄影课程微课很粗糙。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进行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实践,才能设计开发出更多的建筑摄影相关的微课,以更好地促进教资源的优化。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参考文献1何惟增.现代建筑摄影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1.1-101.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4杨晓丹.建筑摄影构图方法谈J.成都:高等教育研究,2007,6.50-53.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7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8黎英.光线于建筑摄影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8).9白然.高校摄影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河北: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0):3-12.10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DB/OL./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2014-08-12.11郑小军.我对微课的界定DB/OL./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 2014-08-12.12吴秉健.微课定义万花筒DB/OL./s/blog_5f1cdbc60101awyt.html,2014-08-12.13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3(09):55-90.1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15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21.16潘崇峰.微课(视频)的概念特点及制作J.中国教师.2015(1).17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18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型石油化工产品绿色运输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环保设备购置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边坡生态修复及植被恢复工程劳务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起重机设备租赁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电动叉车操作员劳动合同模板及作业流程规范
- 2025年农业种子质量检测与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合同
- 2025智能展示柜系统定制化改造与维护合同
- 2025年汽车二手市场车辆过户协议模板及法律保障说明
- 2025新型儿童托管机构艺术教育与早期成长合作合同
- 2025年新型药品流通网络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模板
- 医院节能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初级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2025学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及会议记录
- 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护理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含答案
- 2025年我国优抚安置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快递驿站分区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