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坐标】,中外近代史,【专题概览】,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主干排查,一、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内阁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宪会议于1787年制定宪法,实行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出现、拓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17世纪中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三、思想上: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3)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更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类生活的世界。,2.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性质:西欧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的社会、思想运动。(3)内容: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4)影响: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启蒙运动,(1)时间:1718世纪。(2)核心:理性主义。呼唤理性,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要求科学、自由和平等。(3)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1.伽利略,(1)成就: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意义: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牛顿,(1)成就: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2)意义: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系统概括和综合。,特征归纳,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也是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的阶段。,1.政治上:英、美等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2.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文艺复兴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专题考向,主题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视角1结合特定历史阶段,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及特点,【考题1】(2016课标全国,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关键信息1702年英国国王安妮女王即位,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_迁移知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解析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权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答案B,视角2运用历史文献,考查美国代议制的特点、影响,【考题2】(2014课标全国,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关键信息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迁移知识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的内容、特点。,解析天赋人权也译为自然权利,指人生来具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的众议员名额由各州的自由人总数加上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违背了独立宣言关于天赋人权的规定。答案B,精要点拨英国、美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1)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分权制衡。(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3)中央集权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联邦的权力由各州赋予,但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主题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视角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考题3】(2015课标全国,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关键信息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迁移知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据题干情境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掠夺贸易的开展,东西方交流不断加强,盛产于东方的茶叶逐渐成为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说明与东方的贸易不断扩大,输出到欧洲的茶叶数量增多,故选D。等级观念与茶叶的消费无关,A项错误;B、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答案D,精要点拨近代早期西欧大国兴衰的特点,(1)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导致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荷兰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对外贸易较工业占优势,成为其经济发展中的弱点。(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控制了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主题三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科技成就视角从历史结论角度考查近代科学家的重要贡献,【考题4】(2013课标全国,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关键信息“近代科学家”“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迁移知识近代科学技术成就。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表现,不符合“独立宣言”的特征。答案A,通史考向,主题四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跨模块角度考查重要历史阶段的特征、成因及影响视角从比较角度综合考查同一历史时期中外科技的特点、成因及影响,【考题5】(2014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结合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来分析;第二小问,“宋应星科技成果背景”结合材料一信息归纳;“牛顿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从材料二中“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的信息可概括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科技的产生来分析。第(2)问,“宋应星的原因”从明清固守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文化氛围等角度来分析;“牛顿的原因”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来分析。,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通史点拨工业文明前夕英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2)政治上: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思想科技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霍布斯、洛克等,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课标全国卷第41题热考题型系列之五主题论证阐述型,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示例论点:再美的制度构想也需要实践来检验、补充与发展论证: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肯定了直接民主制,否定了英国代议(间接)民主制。历史上,古代希腊的雅典实践了直接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出生于日内瓦的卢梭,受历史与现实的影响,对未来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天才设想:推崇直接民主制,否定英国代议(间接)民主制。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适合于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可能适合同样小国寡民的瑞士。而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度,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会逐步暴露出来。如瑞士的国土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1689年英国的国土面积约为二十多万平方公里;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广大,导致直接民主制难以推行,所以英、美等国,在民主制的具体选择上都注意结合本国的国情,英国选择了代议制君主制,法国选择了代议制共和制,美国选择了联邦制代议。结论:制度构想可以尽善尽美,但真正贯彻实践,可能存在诸多缺陷,需要调整、补充、发展和完善,需要结合本国国情,需要切合实际。(注:示例仅做参考,不作为评分依据。),1.(视角:主干知识英国君主立宪制)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B.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D.议会和君主权利的博弈,解析材料“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说明在英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斗争,此时的斗争就是英国议会和君主的斗争,这说明民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选D项。答案D,2.(视角:主干知识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A.内阁地位提高会削弱总统权力B.美国内阁的政治地位比较低C.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遭到破坏D.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制衡原则。解读题干可知,题干现象的根源在于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故选D项。答案D,3.(视角:历史概念“价格革命”)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解析英国麦价呈上涨趋势。结合题干时间可知,这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不是表格中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属于国际争霸意义,故C项错误;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属于霸权竞争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A,4.(视角:唯物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解析材料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对美洲、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或者片面评价,排除。答案D,5.(视角:主干知识评价宗教改革)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解析根据材料中“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教皇已经成为封建势力的代表,因此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为名进行的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故选D项。答案D,6.(视角:历史概念理性主义)18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A.社会契约B.民主共和C.宽容博爱D.理性平等,解析“社会契约”强调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强调人人平等,国家没有专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宽容博爱思想,故C项错误;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载入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而各门技艺体现的是科学理性,故D项正确。答案D,7.(视角:中外对比东西文明的差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其原因在于中国较与世隔绝,它仅仅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侵略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大批的排水工程、为长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