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物外》学案_1_第1页
《神游物外》学案_1_第2页
《神游物外》学案_1_第3页
《神游物外》学案_1_第4页
《神游物外》学案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神游物外学案 神游物外学案 第一模块:认知 探索 1.课文探索 庄子是先秦时代很具重要性的一位思想家。他将 “ 道 ” 的观念以寓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将他的生命哲学融入寓言中,使后世的人可以追寻。庄子的 “ 道 ” 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逍遥人格。从老子到庄子, “ 道 ” 的本体论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 “ 自然 ” ,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界限,一切顺归自然本性。庄子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然状态,一切人为的都是造作的,都将使之丧失原始的淳朴,为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庄子的 “ 我 ” 是原始的、自然的“ 我 ” ,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 “ 我 ” 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的浑浊,来自仁义道德对生命的污染,追求得到本质自我。 庄子告诉我们要忘掉自己,所谓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而现实中的我们,更多的却是还未找到自己,又怎么奢谈忘掉 ?从找到自己到忘掉自己的心灵历程,正是我们每个世间人解脱自己超越自己的必经之路。这种解脱和超越吸引了多少曾经有所追求而最终又不得不放弃的人。 苏轼文采斐然,一读庄子,慨然而叹: “ 吾昔有见,口未能2 / 7 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这种一见 钟情的知音之感,令人感动。在当今这样一个物质财富高度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读庄子的文章,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方向。 2.领悟导析 历来 “ 老庄 ” 并称,实际上两者间是有明显区别的。老子言“ 道 ” ,偏于客观,庄子则偏于主观。老子以 “ 道 ” 概括世界,庄子追求的是个体如何与 “ 道 ” 为一,其思想的核心是如何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 (节选 )主要讲的是 “ 无用为用 ” 的道理。惠施对庄子 “ 无用 ” 之说的指责,代表一般的世俗观点。他们认为庄子的学说整个就像一棵臃肿卷曲的臭椿,一点用处也没有。庄子的态度是,有用无用看怎样 说。用外在功利的观点看,狸狌有用,但难免 “ 中于机辟,死开网罟 ” 。大的犛牛不能捕捉老鼠,也是无用,但那是以捕鼠的功利标准强加在犛牛身上。庄子的意思是,有用无用不能仅从功利的外在标准看。臃肿卷曲的大椿无用,但这恰好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用处吗 ?庄子又指出,这些 “ 无用 ” 之物,是不宜在这个处处讲功用的世界中存在的,它另有天地,那就是 “ 广莫之野 ”“ 无何有之乡 ” 。这个世界,也是庄子追求的摆脱功利目标的自在世界。 养生主 (节选 )主要讲的是依 “ 道 ” 而行、 “ 道法自然 ”的自由境界。这是一个著名的寓言,人们常从中引 申出 “ 把3 / 7 握规律将如何 ” 的解释。实际上,这则寓言要表达的本意,是寻求如何在矛盾丛生的世界里,获得自由的生存。牛的机体错综复杂,但总有其天然的构造和连接的缝隙。这便是客观上的 “ 道 ” ,自然而然。有道者即 “ 道法自然 ” ,就是要找到这些构造的边际和缝隙。它们是完成 “ 解牛 ” 之途的“ 道 ” ,犹如由此及彼的道路。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到 “ 心 ”与 “ 道 ” 的合一,也就是彻底解除自己的主观性,而使全部精神与客观的存在 (牛身上的 “ 道 ” 即边际、缝隙 )合二为一。如此方可做到 “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 ” ,才能从容于这些边际、缝隙而 “ 游刃有余 ” ,无限 宽阔,无限自由。 秋水 (节选 )记录的是庄子与其论敌惠施之间一场意趣盎然的哲学对话,内容关乎认识的相对性问题,带有诡辩色彩。作为展示哲学家生活的文字,却非常具有文学价值。它突出的是庄子的机趣。他说的 “ 鱼之乐 ” ,是禁不住惠子追问的,人类如何能知鱼类的情感呢 ?庄子知道自己从这方面已不能取胜,于是偷换概念,利用惠施 “ 安知鱼之乐 ” 的 “ 安 ” 做文章。 “ 安 ” 在惠子的本意是 “ 怎么 ”“ 如何 ” 的意思,庄子偷换了这样的语义,把 “ 安 ” 解释为 “ 在哪里 ”“ 何处 ” ,并说你既问我在哪里知鱼之乐,就等于承认我知鱼之乐了。这是一种朋友之间 的耍赖,无伤大雅,反增意趣。试想:两位哲学家,徜徉在流水之上,河水清澈,游鱼往来。哲学家睹物生知,兴致勃勃,就 “ 鱼之乐 ” 为题,一个追问4 / 7 不舍,一个在滑头地躲避,并且回身放箭。天高地迥,流水倒映之间是一场亲密无问的智斗,锋芒相对的言辞中闪烁着机智,流动着幽默,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 第二模块 :演练 评估 (课堂大练兵 )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谓之樗 (ch) 不中 (zhng)绳墨 狸狌 (shng) B.中于机辟 (b) 死于罔罟 (g) 砉 (x)然 c.膝之所踦 (q) 技经肯綮 (qng) 儵 (tio)鱼 D.踌躇 (chuch)满志 怵 (ch)然为戒 濠 (ho)梁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子所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离开 ) B.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 (符合 )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剖开,分割 ) D.无非全牛者 (完整的 )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立之涂,匠者不顾 B技盖至此乎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组是 ( )。 A.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今人之言,大而无用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所见无非全牛者 c.官知止而神欲行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 / 7 五、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 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 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 “ 目无全牛 ”“ 批卻导窾 ”“ 游刃有余 ”“ 踌躇满志 ” 等都源于此篇。 六、阅读庖丁解牛。完成文后题目。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日: “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 庖丁释刀对日: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6 / 7 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 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 “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3.视为止,行为迟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 乎 1.技盖至此乎 ? 2.进乎技矣 3.依乎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