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观的拓展_第1页
谈德育观的拓展_第2页
谈德育观的拓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谈德育观的拓展 孩子们呱呱坠地,出生伊始,就面临着关心爱护教育培养的课题,如溯源头,还牵涉到胎教,这里就重点淡谈儿童品质能力的教育培养。孩子们来到世上,家长首先关心的是他们的温饱问题,其次是孩子们愉快生活问题,让其茁壮成长。 这样做,毋庸置疑是对的。但易被人们忽视的是:一是不重视孩子的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二是不给孩子创造一些锻炼能力或磨炼意志的机会与环境。学校教师们在开发智力、培养下一代时,亦只重视智育教育,未能把德育教育提高到第一 教育顺序,不注意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社会上关心和培养下一代的目标是培 养四 化人才。但如何多提供机会和环境锻炼儿童意志,培养孩子们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上亦是言多做少,雷声大雨点校如此长期下去,我们的下一代怎能担当历史赋予的重担,民族的兴旺,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特别是德育教育,必须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要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就必须拓展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听话孩子是好孩子,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的传统观念,不仅抑制了孩子们心理和个性的正常发展,而且抑制了我们的教育原动力,以致培养的多是缺乏创造力,目光短浅、缺2 / 3 乏意志力、自信力。诚如美国 一位教授所言“听话的是好孩子,不听话的也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决不人云亦云,如果学校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稍加引导,因材施教,这些“犟子”一定是素质健全、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见的好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如按照现在的教育灌输模式,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苦学上完,已年届 30,尚无研究创造能力,在世界上何以发明创造呢? 孩子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我以为:孩子们降世以后,就面对亲人老师社会的抚爱,他们易娇惯自己,事 事依靠他人,养成依赖思想,不愿吃苦,也受不了苦,自立能力差。较量文中例举的中国女孩子生病就躺下不走了;而日本孩子生病后挺住坚持走下去。中国的孩子们宿营地不知道烧扳做菜,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日本孩子一到宿营地就自己动手,烧扳做菜,表现出较强的求生能力。中国孩子乱扔东西,而日本孩子注意保护环境。“较量”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的孩子理应吸取日本民族的长处,注重培养求生能力、环境意识、竞争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先苦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