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_第1页
《秋水》教案_第2页
《秋水》教案_第3页
《秋水》教案_第4页
《秋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秋水教案 秋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2 / 9 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组识学生进行三次诵读: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领会主旨;第三次,背诵,领会庄子的风格。 2组织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3组织学生讨论庄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叹 的内容,深入把握主旨。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当堂背诵,领会主旨,鉴赏语言及表达技巧 二、整体感知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 ” 。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3 / 9 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秋水是庄子 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 “ 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 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 “ 其拿则汪洋 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这位作家是谁成语 “ 望洋兴叹 ”“ 贻笑大方 ” 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正音: 涘 (s)渚 (zh)少 (sho)殆 (di) 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卡片一:古今异义 4 / 9 至于北海(至:动词 “ 到 ” ,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卡片二: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 “ 辨 ” ) 泾流之大(泾,通 “ 径 ” ) 卡片三:词类 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 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 为轻)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 “ 之 ” 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卡片四: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5 / 9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第二次 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河伯为何 “ 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 “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 3组织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文中用两个 “ 于是焉 ” 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 “ 于是焉 ” ,说明河伯是在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 “ 于是焉 ” 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河伯引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 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 己 “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 的狂妄自大。 河伯引 “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 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6 / 9 造性,善用对比。 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 “ 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 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 布置作业 阅读秋水中紧接课文的一段,说说其中比喻的含义。 北海若曰: “ 牛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 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7 / 9 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附:板书设计 秋水 庄子 自 大自叹 黄河宽阔不辨牛马北海壮阅不见水端 于是焉过渡 于是焉 河伯自大欣然自喜 我之谓也 狂妄自大自大 望洋兴叹始吾弗信 盲目崇拜浅陋 殆 见笑大方 【背景材料】 一、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 ” 。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8 / 9 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 然, “ 安时而处顺 ” ,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 “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课文删节部分 望洋向若而叹曰: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 (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指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少,9 / 9 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 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 “ 萃 ” ,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三、参考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了。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