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1页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2页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3页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4页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的名篇,有浪漫豪迈的诗篇,这些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个的美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审美成果和审美对象,它们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切实做好审美教学,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提供的物象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次我们在审美教育时就带有了间接性。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 / 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是现实存在是直接性,而三千尺却主观化了是间接性,诗歌在直接性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描写,如果将三千尺改为三十尺 ,直接性就突出了,但间接性却没有了,没有了想象 的空间,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美感,艺术的趣味也就消失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是表现直接性,而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中泻字用的最妙,境界全出,赋予月光动态,无形化为有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月光的间接审美想象远远大于它的直性。中国的文章讲究神与形、虚与实的统一,神与虚就是离开了直接性二进入了间接性。为什么审美的间接性要大于直接性?因为只有艺术的间接性才能表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概括性特 点 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必然引出审美的概括性大于3 / 6 个别性的特点。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对积累在脑海中的无数表象进行概括。经过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揭示出审美对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抽象出最有代表性、特征性的东西,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某一个更有血肉、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 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概况性,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里孔乙己概括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贫苦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祝福里祥林嫂概括了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劳动妇女的某些本质特征,药里华小栓概括了被封建迷信夺取了生命的受害者的某些本质特征,阿 Q里阿 Q 则概括了被封建压迫残害得麻木不仁的贫困农民的某些本质特征。所谓艺术审美的概括性就是之艺术内涵所提供的无限丰富性,它不等于科学思维中的概念,它体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 三、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内涵性特点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4 / 6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李白的行路难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在定风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遭困境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苏轼;在荷塘月色淡淡的哀愁和喜悦里了感到朱自清不满现实向往光明,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人们欣赏艺术,总希望从艺术中明 白些什么,感受什么启示,得到什么鼓舞,在对形式美欣赏的同时,更着重对艺术的领悟。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读这首诗,看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异常美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但是,当我们了解诗文写作背景再去进一步体会,才能深入领悟诗歌内涵。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尤甚。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时帝士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神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这说明诗中楼台是指寺院建筑。面对江南春景,诗人的心境迷茫,如今佛寺楼台处处尚存,可当年南朝那些笃信佛教的人又何在5 / 6 呢?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晚唐时期佛教也在恶性发展,杜牧诗歌的的弦外之音,以借凭吊南朝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审美教育呢?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当人们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就有可能对表象资料加以选择,调整,以及重新组合,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感性 形象,及美的形象。如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水、码头、枫叶、饮酒、弹奏琵琶等图式这些储存在脑神经中的表象图式,在特定语言描述的刺激下重新排列组合,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尤其是诗人对琵琶女弹奏技巧的生动描写,更是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6 / 6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