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 (1898 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 自清 ” 。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1925 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 “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 ” , “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 (1)本体 (2)喻体 (3)原句 (4)相似点 (1)叶子: (2)亭亭的舞女的裙 (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1)白花: (2)一粒粒的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1)清香: (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2 / 10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1)月光: (2)流水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 (1)光与影: (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 (1)树色: (2)一团烟雾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 (1)灯光: (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 )诵读、鉴赏第 4 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 明确:写了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月下荷塘美景。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3 / 10 (第 1 组 )荷叶: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 “ 出水很 高 ” 联想到 “ 亭亭的舞女的裙 ” 。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 2 组 )荷花: “ 层层的叶子中间,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 袅娜 ” 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 “ 羞涩 ” 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 3 组 )荷香: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运用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 缕缕清香 ” 与 “ 渺茫的歌声 ” 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 “ 清香 ” 与 “ 歌声 ” 同属美好的事物,把“ 清香 ” 比喻成远处的 “ 歌声 ” ,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 4 组 )荷波: “ 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 “ 有一丝的颤动 ” 化为 “ 一道凝碧的波痕 ” ;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 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4 / 10 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 5 组 )荷韵: “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 “ 脉脉 ” 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 “ 风韵 ” 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 “ 脉脉 ” 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小结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 月 ” 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二 )诵读鉴赏第 5 段。 1提问:本段写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 明确:写荷塘上的月色,通过 “ 叶、花、树 ” 来表现月色,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提问:月色本是难 状 之 景 , 作 者 用 了 一 些 传 神 的 动 词 ( 如:“ 泻 ”“ 浮 ”“ 洗 ”“ 画 ” 等 ),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泻 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5 / 10 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 写 “ 叶子和花 ” 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 有 “ 人为 ” 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描绘 “ 倩影 ” ,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三 )诵读、鉴赏第 6 段 1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 2 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阅读比较后回答 ) 明 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2提问:本段写荷塘周围的 “ 树 ” 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 “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 等 )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 6 / 10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3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 2 段中 “ 蓊蓊郁郁 ” 的树, “ 阴森森 ” 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四、分析采莲赋西洲曲 采莲赋梁朝皇帝萧绎撰制,宫体文学范畴,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和风丽日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从而引起对心上人的思念; 西洲曲南朝民歌,写女子盼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怜子 ” 勾起对情郎的思恋; 共同主题:歌颂青春,赞美爱情。 五、课文结构 (一 )对照两个部分:写景和回忆 段落虚实内容空间时间 4 6 实观赏荷塘、月色北京眼前(现实) 7 10 虚回忆采莲,爱情江南旧俗(历史) (二 )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1、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7 / 10 2、 “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现在都可不理 ” 3、 “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4、 “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5、 “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三 )表格与心情结合,分成三个阶段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 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呆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在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 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 所以,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 简单地说,朱自清面对现实世8 / 10 界是孤独寂寥的,所以他深夜到荷塘边排遣,短暂的逃避后清醒;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了一个热闹风流自然美好多情的世界来与之抗衡。 包容 曾问滴水 “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第一个生命诞生在水中 ?” 滴水不语。看过显微镜下一滴河水,无数小生命簇 拥蠕动;看过海纳百川,雍容的接纳千山万水 我懂了,是包容让生命的种子款款入水,孕育了奇迹。于是,我掬一捧清泉,感悟这天地惠赐的哲理。 有容乃大,静静的水在说。于是森林包容了鸟群的焦躁,有了鸟语花香;山峰包容了草木的撩扰,有了郁郁苍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闪烁,有了幻漫星空;地球包容了生物的繁多,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善若水,汩汩的流水从古至今淙淙地淌过,将这自然之道浸润在每一寸土地里。齐小白饮这水,忘记了管仲的旧过,终成一代霸业;李世民望这水,请来了李建成的旧部,终成一代明君 这水萦于宰相胸怀,撑起 宽容之船;这水绕在九土城郭,漾起和睦民风;这水流入每个人的身体里,于是华夏民族以它的博大胸怀屹立于世。 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一环环扣去着人们的心弦,于是智者们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包容,意味着一种大度的接纳,滤其渣滓后尽取精华。有哪个聪明人会放弃这样明智的选择呢 ?学会了包容,路易 威登力排众议,大胆采用了敢于挑战他9 / 10 多年苦心经营的品牌的年轻人的创意,推陈出新,再创时尚新潮流;学会了包容,凯特在制酒时广泛听取葡萄农的建议,尝试了混合多种葡萄酿造 “ 杂酒 ” 的方法,一举新创,震惊餐饮业 包容,囊括的是敏 锐的发现、谨慎的判断和拼搏的勇气。学会包容的人,必能用他博大的胸怀赢取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历史如滚滚江河,奔流不息。流水不腐,史册也历久弥新。大江东去,浪花淘尽日常琐屑的浮沫,却包容下所有的是非功过、忠奸善恶。水清可以濯缨,水浊可以濯足;历史不语,一切自都留待后人评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广博的包容,历史才能发展 正如因为有了包容,江河才能渊博浩瀚。 滴水不曾语,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这就是包容的真谛吧。因为包容,小溪成长为大海,汪洋恣肆;因为包容,海浪蒸腾为浮云,布满天空;因为包容,云气凝聚为雨滴,笼罩了 整个世界。这种大气磅礴的容纳,才是水最真、最本质的精神吧。 【评语】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作诗有托物言志、托物寄情之说,作文亦如此。本文以水的包容立意构思,展示了作者的智者情怀。一句 “ 上善若水 ” 锁住全篇,这 “ 善 ” 中包蕴了怎样的内涵呢 ?从自然界寻找印证,水孕育了草木,包容了鸟语花香,乃生命之源;水洗尽铅华,使人感受到世间的智慧,最终海纳百川水包容了历史。从人类社会寻找印证,古今中外不乏正面之例,从 “ 小白 ”“ 李世民 ” 相容相惜,坦10 / 10 坦荡荡,到路易、凯特成功创业,业绩斐然的事例 可以说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哲理 散文,说理并不抽象更不玄虚,而是思接千载、眼观中外,将哲理用确凿的实证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三班级上册 小篮球6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中级面试题答案及备考技巧
- 2025年炼油装置操作基础进阶面试高频考点解析
- 【教案版】小学三班级上册 跳跃2
- 《细胞能量通货 ATP》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物理教育专业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物业管理专业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行业工程师招聘考试试题土木工程
- 2025年金属焊接材料及选用策略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仓库保管员应聘必-备知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教材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部单词默写版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中层班子会议上校长精彩讲话: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 GB/T 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顾客财产清单验证确认记录表、产品发放登记表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 家谱电子版模板2
- 地下室抗浮计算含锚杆计算表格(自动版)
- 职业健康体检表
- DB43∕T 990-2015 辣椒耐弱光性鉴定技术规程
- 简单娱乐yy频道设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